分享

学而时习之——《论语》漫言①

 潜真道人 2021-01-29

《学而》是《论语》第一篇,其主要内容是讲个人学问的内在修养,讨论内容包括孔子所认为的教学目的、态度、宗旨和方法等。起首第一章,几乎所有人都耳熟能详。

但是因为太熟的缘故,也容易造成理解上的偏差。

原文是这样的——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窃以为,这一段是本篇乃至《论语》的总纲,而其中的关键是“学”和“习”。

一般而言,我们理解的“学”,是与“教”相对应的,是从老师或书本中“得到”未有的知识。但这个“学”和古人的“学”并不一致。

“学,觉悟也。”(《说文》)

“学之为言,觉也,以觉悟所未知也。”(《白虎通·辟雍》)

“学之为言,效也。”(朱熹《论语集注》)

在古人,或者说在造字者最初的理解中,学,是一个“启蒙”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不是从老师那里得到了什么,而是通过启发、效法逐渐顿悟或渐悟到被覆盖的智慧。也就是说,“这个”东西,不是外来的,而是本来就有的。就像镜子的“光明”,本来是旧有的,所谓“学”,就是启蒙,擦掉镜子上后天的染污,显露自然圆明的本性。当然,这是指根本智,也附带世间智。

所谓“学问”,虽然可以包括,但并不仅仅是“记问之学”,甚至不是书本知识,就儒家而已,而是“仁”(道体、本性)的外用,表现出来就是做人与做事。

“习”,一般都会被解释为“复习”,包括本人看的第一本关于《论语》的注解,专家也这么认为。如果这么理解,也不能说错,但是却严重拉低了孔老先生的智商。这么理解的话,《论语》真的就成了一般教小孩子的书了。

在甲骨文和金文中,可以看的很清楚,“習”字分为上下两部分,上面是羽毛,下面是太阳,是鸟儿在白天反复练习飞翔的意思。朱熹《论语集注》上说:“习,鸟数飞也。学之不已,如鸟数飞也。”何新先生精通训诂,他认为:“习,鸟飞也,即翔之同源语。习古音翔,音通于详。详者,想也,理解也。”

因此,“习”在这里可以有两个含义,一是实践、练习,二是理解。在实践中加深理解,一理相通。

关于“时习”,也有很多不同观点,此处不录。

之所以说“学”和“习”是关键,就是要从“学了要多复习”的解释中跳出来,才能理解经典的“深义”。经典之所以能称为经典,自然有其由外而内,由世俗而出尘的意义在。否则,以本人的经验看,学习,尤其是复习,实在没有什么“喜悦”可言。

“不亦说乎”中的“说”,就是“悦”,“古者字少,故古人多用假字。”悦和后文的“乐”是不同的,悦在心,而乐则见于外。

此处的关键在于——学习、实践,然后“得乐”。不能“得乐”,则“学习”只能是一个苦差事。孔门之学,亦分“密宗”(借这个词)与“显学”,所以子贡说:“夫子之文章,可得而闻也;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也。”佛家和道家,在打坐内修中,都要经过“得乐”这个关键过程。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在本人的粗浅认识看来,正是这个过程。在“得乐”之前,都是一个艰苦求学的过程,孔子说:“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此时,应该是“三十而立”之前的学习阶段。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应该是三十而立以后的状态。自立乃可立人,于是朋友来了,弟子来了,当然一般都是从远方而来,“远来的和尚会念经”,身边的人,因为常见,所以常常不以为然。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这个“愠”可以解释为郁闷,不要解释为“恼怒”。)自古圣贤皆寂寞,这个时候应该是孔老先生知天命不逾矩的阶段,学遂行尊,人不能知。所以颜渊喟然叹曰:“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尔。虽欲从之,末由也已。”叔孙武叔说子贡比孔子贤,子贡不乐意了:“譬之宫墙,赐之墙也及肩,窥见室家之好。夫子之墙数仞,不得其门而入,不见宗庙之美,百官之富。得其门者或寡矣。”乃至后来,叔孙武叔毁仲尼。子贡告诫说:“无以为也!仲尼不可毁也。他人之贤者,丘陵也,犹可逾也;仲尼,日月也,无得而逾焉。人虽欲自绝,其何伤于日月乎?多见其不知量也。”

话说回来,之所以会造成理解上的误差和信息量的衰减,还是因为“学”的问题。面对同一个事物,大家的理解不同;拿着同一本书,大家的看法不同;跟着同一个老师,有人能上大学,有人考不及格。不是老师的问题,不是书本的问题,而是自己的问题。自己的程度达不到,镜子擦不亮,就看不到别人看到的东西。

举个栗子:

大家都拿个手机,你不会用,就只能拿来当板砖使,还会抱怨这“板砖”不好使;

你学会打开开关,就打开了一个新的世界,你打开了WIFI,就会看到听到更多“不存在”的事物;

大家装的APP不一样,就会有你是我非的争执,“由此能兴论主争”,其实大家都是盲人摸象,只是“相应”到了一部分服务而已。

但是对那些只会用“板砖”的人来说,这实在是一件匪夷所思的事情:WiFi是什么?怎么可能存在?一个塑料盒子,居然有人说,能看新闻能听视频,这人肯定是个傻子吧?

2019年1月11日星期五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