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艺眼看世界 一场讲座,思考摄影师镜头背后的女性们

 新用户0582omm9 2021-01-29

发现没有,关于女性身份价值的重视与讨论在21世纪10年代的今天,格外突出。

就像今年10月份在英国国家肖像美术馆举办的展览“拉斐尔前派姐妹们”,展览的主角已经不是拿画笔的男性们,而是画里的女性们。(详细阅读:170年前留下“PRB”记号的拉斐尔前派,重现伦敦 )

11月22日在厦门举办的“2019集美·阿尔勒国际摄影季”也不约而同地注意到了这个角度——不仅推出展览单元“年度阿尔勒 | 汤姆·伍德相机下的女性形象”,还于11月24日下午在三影堂厦门摄影艺术中心举办了主题为“镜头背后的女性们”的摄影对谈。

今天的性别歧视在艺术和摄影中是什么样的?

女性对摄影和影像艺术有什么独到的见解?

中国、印度、日本和欧洲专注于镜头影像的女性艺术家做出了哪些贡献?

对谈现场

围绕着三个重点问题,对谈在7位艺术家与策展人之间展开。

主持人:何伊宁(策展人,2019年集美·阿尔勒女性摄影奖评委)

嘉宾:曹斐(艺术家,2019年集美·阿尔勒女性摄影师奖评委)

纳撒尼尔·盖斯凯尔(《回眸印度摄影:从殖民到当代》策展人)

映里(艺术家,2019集美·阿尔勒艺术顾问及女性摄影师奖评委)

露斯·勒巴特(摄影史学家、策展人,2019年集美·阿尔勒女性摄影师奖评委)

普西安玛拉·N(《回眸印度摄影:从殖民到当代》展览策展人,2019年集美·阿尔勒女性摄影师奖评委)

今年11月著名当代艺术杂志《ArtReview》公布年度Power榜单,前十位里面有两位是女性(德国艺术家Hito Steyerl以及日本艺术家草间弥生),而中国艺术家曹斐排名第17位,是榜上排名最高的华人。人们发现,在这些艺术家的介绍中,已经不再刻意强调他们的女性身份。

作为本次对谈嘉宾之一的曹斐,也在现场以一种 “去性别化”的角度,分享了从早期到现在10多年的创作过程。

对于 “超越性别”的挑战,艺术家映里也有类似的体会。 “同样的作品,观众以不同的角度和方式去欣赏时所体会到的感受都会不同,所以作品所体现出的性别感或者说差别性,也是由观看者决定的。我们需要打开摄影所有无限的可能性,这也是一种超越性别或者多样性差别的挑战”,映里提到。

在对谈中,映里还从自己不同时期的4个系列的摄影作品作为切入点讲述了自己的创作历程,90年代在日本作为独立摄影师的创作,与荣荣相识之后的合作,以及孩子出生后的作品。

纳撒尼尔·盖斯凯尔

葛莉·吉尔,《马伊娜》, 来自系列《女孩公平》, 2003年。艺术微喷。图片由艺术家&印度MAP博物馆提供。幼儿教育加盟www.gdsq.org.cn

对谈现场

作为展览策展人、同时也是班加罗尔艺术与摄影博物馆(MAP)的联合创始人兼副主任,纳撒尼尔·盖斯凯尔在这次对谈中就 从策展方式的角度来谈摄影师与拍摄主体之间的关系,一种非常复杂的凝视的关系。“从摄影师的角度,我们从这些作品中可以看到当时印度殖民化的一些问题,以及这些问题是如何通过镜头展现出来的。”

露斯·勒巴特

国家科学与工业研发办事处,乔治·马布布克斯的声号筒,用于航空器定位,1935年5月31日。现由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收藏,A_3264。

“我特别想做的,就是把全世界的优秀女性摄影师作品展现给大家,让她们能被更多的观众看到。我们作为女性,也为女性群体发声,我觉得这是一个非常了不起的行动”,在对谈现场,露斯说道。

普西安玛拉·N.

普西安玛拉·N是一位有着多重身份的艺术家:图片及影像表演、雕塑、写作和策展。20世纪90年代起她开始用照片和视频进行艺术探索,以强烈的女权主义而闻名。她对历史和文化记忆充满兴趣, 通过作品探索政治和社会问题,结合并质疑艺术史、摄影、电影、戏剧和流行文化中常见的框架体系。

普西安玛拉N.,克莱尔·阿尼,《吉祥天女》,出自《本土类型》系列,2000年-2014年

彩色合剂冲印。图片由艺术家&印度MAP博物馆提供。

正是因为有了这些身份和职业背景,普西安玛拉·N在对谈现场也与大家分享了本次参展作品中许多创作的过程、背景以及作品背后的故事。

伊万洁利亚·科里亚特

以导演、摄影师身份从事艺术创作的伊万洁利亚·科里亚特也是本次对谈嘉宾。她的作品中探索着世界的边界线,捕捉男权社会交易链条下的个人命运。比如,在《生者,死者和海上人》展览中,她着眼于地球上那些凄惨的个体命运:站街女郎,被剥夺和边缘化个体。

伊万洁利亚·科里亚特,《我对自己很晦涩》,《朦胧的巴洛克风格》项目系列,图片由艺术家提供。

《妈妈,女儿,姐妹》阿尔勒展览现场

正如文章开头提到的,除了这场摄影对谈,本届集美·阿尔勒摄影季还有一场以 “女性形象”为主题的特别展,似乎也能为人们在女性身份这个问题上提供一些思考的空间。

策展人和艺术家正在展览现场为观众进行展览导览

汤姆·伍德,被誉为“爱尔兰最谨慎的摄影师”。1973年到1976年间,他在莱斯特理工学院接受培训,成为了一名概念画家。之后,由于对实验电影的广泛涉猎使他对摄影产生了兴趣,并自学成才。

汤姆·伍德,《粉色的糖》,1991。图片由艺术家和Sit Down画廊提供。

莱斯特理工学院学习期间,汤姆·伍德收集了一些可追溯到20世纪初至1930年代的明信片和家庭照片。他小心地将这些相片相互滑动,仿佛是为了发现分组之间的相似之处。那些女人站在一起,互相支撑,手臂搂着脖子,其他人把手放在臀部……她们形成了一个链条,每一个人都属于集体存在中的一个纽带,永久地连接在了摄影师的“视线固定器”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