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金刚川——朝鲜战争最后的战斗

 昵称散步收藏 2021-01-30

如果没有电影《金刚川》,金刚川这地方很难被注意到。那块地在战线后方,与正面对决的前线比起来,相对次要些。网上能找的金城战役要图里,都没把金刚川画进去。其大概位置在战役要图图外的右上方。

金刚川的战斗,是整个金城战役一角。战役嘛,环环相扣,哪一环出了问题都影响全局。一时一地的战斗,怎么说它重要都有道理。

按照上述逻辑,金刚川地区战斗,支撑了战役全局,重挫了敌方士气,迫使敌方不得不在朝鲜战争停战协议上签字。

1953年7月27日上午10时,停战协议在板门店签字,12小时后协议生效。抗美援朝最后一场战役——金城战役,也于当天22时结束。

①自找没趣

停战谈判从1951年7月就开始了,边打边谈,搞了快两年。直到1953年6月份,各方面都谈妥了,但就在这时,有人跳出来作死。

南韩总统李承晩眼看要停战了,就开始使坏。一面大言不惭,叫嚣凭一己之力也要打下去; 一面搞小动作,违反谈好的战俘遣返协议,截留战俘。

李承晚这波操作,又想拉美国下水。一来完成一统提高声望,声望高了才好搞独裁,二来政治投机,表现出坚定反苏立场,战后接着抱紧美国大腿。

李承晚投机投得不是一般的准。一战前,大英帝国如日中天的时候,他就跑去了美国,还师承后来当了美国总统的威尔逊,就是巴黎和会牵头成立国联那位。一战后,朝鲜搞独立运动,李承晚政见是“外交独立”,就是请美国来搞托管,挤走日本,刚好挠到美国痒处。日本投降后,朝鲜半岛的政治家都在寻求南北和解,但李承晚高调反苏。一系列投机操作之后,美国就把他扶上了台。

但阻挠停战协议签字这次投机,投了个一地鸡毛。被我方发起的进攻打得满地找牙,韩军4个师被打残。最终,灰头土脸的在停战协议上签了字。

②从头说起

李承晚拉美国下水也不是一回两回了。朝鲜战争爆发前他就在38线搞摩擦。通过搞小动作,一来转移国内矛盾,二来搞出点事,好把美军请回来站台。从战前南韩的系列操作看,属于主动找抽型。

没有北方的压力转移矛盾,并拉美国撑腰,李承睌可能地位不保。

南韩的军政机构,大体保留了日本殖民时期的人员和体制。弄这么烂个班底也不难理解。战后日本都乖乖听美国的,其在南韩的殖民机构当然也好控制。把这套班底再用起来,对美国来说省事儿,成本低。当然问题也很多,最大的就是不得人心。

即便后来停战了,李承晚还是按以前的思路操作,全面备战,制造摩擦,穷兵黩武,搞得天怒人怨。直到1961年,朴槿惠她爹朴正熙发动政变,李承晚跑回了美国。

③战局逆转

金刚川的战斗,也就是金城战役那会儿,草根朴正熙已经是韩第二军炮兵司令,一年后就晋升了准将。但朝鲜战争刚爆发那会儿,也就是两三年前,朴正熙才是个中校。升的快也是有客观条件的。战争初期,韩军战五渣,差点被团灭,活下来的中下级军官自然机会多多。

1950年6月,朝鲜人民军大举南下,用了一个月,便把以美国为首的联军逼到了半岛一个叫釜山的角上,就是韩国丧尸片《釜山行》里那个。不过美国有当时世界第一的海军,于是钻了人民军侧翼防守空虚的空子,搞了个仁川登陆,来了个反包围。

战局逆转,轮到朝鲜人民军被逼到角上了。联军攻占平壤后,以师、团、营为单,全线快速向北推进,准备一举占领朝鲜全境。冲在最前面的联军先头部队,到达了鸭绿江南岸的古场地区,并向正在渡江北撤的朝鲜军民射击。

大敌当前,我志愿军于10月中旬,跨过鸭绿江,抗美援朝。入朝后仅两个多月,便收复平壤、攻克汉城,一口气打到了北纬37度线,再次逆转战局。

④五次战役

志愿军入朝后大规模的战役共有5次。

1950年10月末,我方在中朝边境及以南附近地域,兵分两路向13万联军发起攻击。打了10天,遏制了联军攻势,后转入追击。联军退守清川江以南,第一次战役结束。

紧接着就是第二次战役。11月初,联军对我方决心和部署还是稀里糊涂,于是进行试探性进攻。我方将计就计,来了招诱敌深入,主力向后转移。联军果然上当,被诱至预定战场。25日,27日,我方分别在西、东两线发起反击。战役历时29天,收复了平壤,并将战线推到了38线。三所里、长津湖的战斗,就发生在此次战役中。《谁是最可爱的人》也讲的这次战役中的事儿。

二次战役后一周,我又发起了第三次役。12月底,我方越过38线,拿下汉城,打到了37线。由于联军撤退有条不紊,有防守反击的企图,因此我方没有轻敌冒进,于12月初,及时结束了此次战役。

到了12月底,联军利用我连续作战、补给滞后、保障困难之机,发起反攻。我方停止休整,转入防御作战,也就第四次战役。坚守到1951年2月中旬,我方转入运动防御,部署3道防线,以空间换时间,掩护增援部队开进集结和反击准备。4月中旬,联军见我又有3个兵团加入战斗,同时自身也损失惨重,就逐渐停止了进攻,历时87天的第四次战役结束。战线回到38线附近。

4月下旬,我60万大军集结完毕,发起反击,第五次战役打响。此时联军换帅,新上任的李奇微发现我后勤保障难以持久,只能发起凌厉的“礼拜攻式”,于是针对性搞出了“磁性战术”。就是利用联军装备先进、机动性强的优势,以及我装备落后、机动性差的劣势,特別是夜行最远60里的特点,主动后撤、逐次防御,消耗我作战资源。待我补给出现困难,再组织反扑。这招着实厉害,顶住了我方进攻。6月上旬,战役结束,战线稳定在38线附近。

经过多次交手,对于对方实力,双方都心里有数。想取得压倒性胜利,不太现实。于是,7月上旬,各方就开始坐下来谈停战。

打了大半年,你死我活的全面对抗结束了,争取谈判筹码的实力比拼开始了。边谈边打,边打边谈,又持续了两年。

⑤边打边谈

1951年7月上旬,双方在开城举行谈判。联军自认控制了海域、空域,要求把停火分界线划到陆地实控线以北,作为海空域的补偿。对此无理要求,我方当然嗤之以鼻,然后谈判破裂。

随后联军发起夏季、秋季两次攻势。打了两个月,联军占领了646平方公里,平均下来战线向前推进了2公里。

没占到什么便宜,10月下旬,联军就又坐下来谈判。这次谈判地点来到了著名的板门店。

便宜虽少但也不能白占。10月末至11月下旬,我方发起局部反击,收复部分失地,并巩固了重点方向防御。

双方就这样打打谈谈,耗到了1952年10月中旬。此时,我方的战场主动权越来越明显。为化被动为主动,联军瞅了个机会,搞了个“推牌作战”计划,发动了三角山战役,也就是上甘岭战役。结果没啃动硬骨头,反把牙给崩了,此后再没能发动营以上规模进攻。

⑥战争结束

在相互攻守拉锯过程中,停战谈判也坚难进行。边谈边打,时间就到了1953年6月,刚好接上李承晚跳出来作死那段。

实际上我方发起的金城战役,是整个夏季反击战役的最后阶段。之前两个阶段的进攻,拿下了71处联军防御阵地,加上第三阶段金城战役,共将战线向南推进了240平方公里。在我方的战场攻势下,形成了最终的停火线,达成了最后的停战协议。

7月27日22时,停战协议生效,金刚川的战斗结束、金城战役结束、夏季反击战役结束,历时3年多的朝鲜战争也结束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