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课前演讲 | 奇葩新说:关于救猫还是救画的另话

 又见雁儿飞 2021-01-30

 救猫

VS

救画

关于救猫还是救画的另话

高二(11)李克

亲爱的同学们:

看过《奇葩说》的同学一定知道在这个辩题当中李诞有一个非常重大的口误——他把“救猫”说成了“救妈”。

无稽之谈,但不妨想一下这个辩题如果改成救妈还有人会选救画吗?不会吧。就算是一个陌生人,就算是他纵的火,也要救他出来。为什么要救一个纵火犯而去放弃这幅画?因为他代表的是一个鲜活的生命。就算他纵了火也要先把他救出来,然后再用法律来制裁他,来郑重的剥削掉他的生命。

这就是我们常说的“生命无价”。

但是,生命无价这件事是特指人类的。但这单单是为我们人类构造出来的意义,用以维持人类文明、社会文明这个体系。

事实上,基本上所有的意义都是人类围绕自身的立场和利益去评价的。没有人类之前的宇宙有意义吗?没有;太阳的光热,星星的闪烁,黑洞的力量,这些有意义吗?没有。

正如普罗泰戈拉曾经说过一句话:“人是万物的尺度”。

那为什么我们会突然关心其他生物的生命和健康了呢?其实无非是我们把对同类的关心扩大了。扩大到了猫狗身上,变成了恻隐之心。它的本质在于你看到一个人在欺负小猫小狗,你会不免联想到他足够强了会反过来欺负你。 

恻隐之心的特质,使我们对生命的关注各不相同。你炒一盘小龙虾吃,你不会在乎这到底是多少生命的流逝,只会在乎够不够辣;再者你除掉花园里的无数杂草来种植一朵玫瑰,你也当然不会在乎生命是否等价,你只会在乎花到底好不好看。什么是恻隐之心,就是人类对自己越是亲近或相似的生物,越会发挥良知,给予更多“对待同类之心”。

所以说上述观点能推断出一个结论:人类对待其他生命以及对待所有的物品,都是基于人类本身的立场和利益。一个小孩说,鸡兔羊羔长得可爱,不要吃它们;萝卜白菜长得壮实,不要吃它们。但作为一个成年人,觉得它们就是吃的也没什么丢脸的。

那么如果谈到了这一点上,一边是仅仅拥有一份遍地都是的人类恻隐之心的猫,一边是实打实人类智慧的结晶——一副名画,从人的立场上讲孰轻孰重,倒不如“救画还是救人”来的可辩。 

我的演讲到此结束,谢谢!

辅导老师:陈利可

文编丨陈利可

编辑丨吕   娜

审核丨李玉琳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