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看见文物 | 世界上最早的冰箱

 AYZTLI 2021-01-30

战国青铜冰鉴是战国时期青铜酒器,1977年出土于湖北省随州市擂鼓墩曾侯乙墓,被称为“世界上最早的冰箱”。战国铜冰鉴长宽均为76厘米、高63.2厘米,是一件双层方形的青铜盛酒器,现收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

战国青铜冰鉴 图源网络

战国铜冰鉴是由一个方鉴和一件方尊缶组成的青铜套器,鉴为方体,像一个方口的大盆,方尊缶置于方鉴内,鉴作外套,缶在其中,缶的外壁和鉴的内壁之间有很大的空间,具有冰镇、加温酒浆的双重功能。其底部一侧有两个长方形榫眼,另一侧有一个长方形榫眼,安装时,把这三个榫眼与方鉴内底的三个弯钩扣合,其中一个弯钩的活动倒钩自动倒下后,可把方壶固定在方鉴里而不晃动。制作十分巧妙。该鉴出土时带有长柄的铜勺,是舀酒的用具,勺的长度足以探到尊缶内底。该鉴外表华丽、体态厚重、结构精巧、工艺精美,令人惊叹不已。

战国青铜冰鉴 杨晓君

鉴口四角及四边中部分别有方形或曲尺形附饰,与口沿上相应的榫眼套接。鉴的支脚,由四只龙首兽身的怪兽组成,龙头向外伸张,兽身的后肢匍匐蹬地。鉴身的四面和四棱上,共有八个拱曲的龙形耳钮,龙形呈拱曲攀伏状,每条龙的头顶承接8块接檐式铜饰,钮尾均有小龙缠绕,又有两朵五瓣小花立于尾上。鉴内中部有方孔,鉴内之缶口颈就从方孔中露出,盖子之四面各有一兽面衔环,以便启闭鉴盖。盖上浮雕变形蟠纹,鉴体上多浮雕蟠螭纹,下腹装饰蕉叶纹。鉴体上刻有铭文“曾侯乙作持用终”。

缶也为方体,小口,斜肩,腹瘦深,平底,圈足。缶盖平顶,上置四个圆环钮。盖沿内折,与缶口以子母榫相扣合。缶肩有四个圆环钮。缶上饰勾连纹、菱形带纹、斜三角纹、勾连云雷纹、蕉叶纹、涡纹和浮雕变形螭纹,刻铭与鉴铭相同。

战国铜冰鉴的主体部分由器物本身、装饰附件、镂空附饰三部分组成,三部分各使用了不同的铸造工艺 。器物本身使用浑铸法一次整体铸成,装饰附件使用分铸法分别铸就,镂空附饰则用失蜡法熔模铸造。三部分铸成后,再运用多种结合方法,如铸接、焊接(热焊、冷焊)、柳接、组装、连接成体。

战国青铜冰鉴剖析图 杨晓君

《周礼·凌人》记载:“春始治鉴,凡外内饔之膳羞鉴焉,凡酒浆之酒醴亦如之,祭祀共冰鉴。”原来这种器物是古人用来冰酒的,尊缶内装酒,鉴、缶壁之间的空间放置冰块,在春夏之季就可以喝到冰爽的酒。这件青铜冰鉴堪称世界上最早的冰箱,也是当时祭祀中一种重要的礼器。如此奢华的藷物,在两干多年前的战国时期只能是贵族才享用得起。

战国铜冰鉴是件构思精巧,实用性与艺术性高度统一的青铜酒器。整体观察不难发现,铜冰鉴的鉴盖几乎全是镂空的,以满布的浮雕勾连纹和蟠螭纹,铸成盖体。而所谓蟠螭纹,就是变形缩小的交体龙纹,它们一条条只有毛线般粗细,却有头、有腿、有眼、有嘴,形态逼真,相互缠绕,繁密多变。战国铜冰鉴的铸造,集先秦铸造工艺之大成,不仅展现了战国时期的综合生产力水平,也体现了战国时期艺术审美方面的繁缛之风。这套酒器设计巧妙,铸造精细,形体壮伟,在现知商周青铜酒器中尚无可比者 。

战国铜冰鉴为后人展示了中国古代青铜铸造的高超技法和先进水平,不仅成为研究古代历史的重要证物,更是青铜铸造史上的的典范之作,堪称青铜时代的巅峰作品之一。

责编:李一珊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