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无标题

 小手空空 2021-01-30

  昨天下午,北京市召开“回顾‘十三五’,展望‘十四五’”系列新闻发布会——城市更新专场。市规划自然资源委、市城市管理委、市交通委、市住房城乡建设委、市重大办、市经济信息化局等单位,介绍了“十三五”期间北京在城市更新方面的成就,并展望”十四五“期间的重点工作。目前,本市正在研究制定《北京市城市更新行动计划(2021-2025年)》。“十四五”期间,本市将重点聚焦老旧小区、城镇棚户区更新改造、老旧楼宇与传统商圈改造升级等六类更新项目,“里外兼顾”“标本兼治”,推动实现人居环境和城市品质的整体“双提升”。

  老城保护

  301支责任规划师团队入驻15区

  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委员会副主任杨浚介绍,“十三五”期间,北京圆满完成了总规实施第一阶段的102项任务,成为全国第一个实现减量发展的城市。

  5年来,北京持续推进老城整体保护,创新保护性修缮、恢复性修建、申请式退租等政策,深化历史文化街区特别是老城平房区城市更新。同时,北京以推行责任规划师制度为抓手,以社会参与、城市治理和共同行动为内涵推动自下而上的城市更新。目前,北京市15区已入驻301个责任规划师团队,成为城市更新乃至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中的专业技术力量。杨浚表示,“十四五”期间,本市还将编制城市更新专项规划,统筹“十四五”时期城市更新重点区域和核心区平房、老旧小区、老旧工业厂房、低效楼宇和低效园区等重点任务,通过加强分区分类规划引导,推动实现人居环境和城市品质的整体“双提升”。

  三老一改

  完成棚户区改造约15万户

  北京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副主任、新闻发言人张国伟表示,“十三五”期间,市住房城乡建设委以老旧小区综合整治、老城保护、老旧楼房改建、棚户区改造等“三老一改”工作为抓手,持续推进城市更新。

  张国伟介绍,目前,全市已确定10个简易住宅楼和危旧楼房改建试点项目,其中北京首个危旧楼房改建试点项目已于2020年12月30日启动实施。截至2020年底,全市完成棚户区改造约15万户,超额完成计划任务的30%,惠及群众约62万人。目前,本市正在研究制定《北京市城市更新行动计划(2021-2025年)》。“十四五”期间,本市将重点聚焦六类更新项目,主要包括首都功能核心区老旧平房(院落)申请式退租和保护性修缮、恢复性修建,老旧小区更新改造、危旧楼房改建和简易楼腾退改造、老旧楼宇与传统商圈改造升级、老旧厂房更新改造和低效产业园区腾笼换鸟、城镇棚户区更新改造等,因地制宜,有序推进。

  环境治理

  3500余条背街小巷完成改造

  据北京市城市管理委员会副主任、新闻发言人张岩介绍,“十三五”期间,本市深入推进地铁站周边、铁路沿线、主要大街、重点地区、城乡结合部和农村地区等区域环境整治提升,对500多条“有路无灯”道路进行治理,为10万件城市道路公共服务设施添加二维码……过去5年,全市共有3500多条背街小巷完成环境整治提升任务,规范梳理、入地各类架空线1400多公里,拔除各类线杆近3.5万根。

  “十三五”时期,北京市公厕达到20504座,提升改造公厕9549座,实施1870处公厕标志标识整改和956座公厕无障碍设施改造,城市公厕等级达标率达到95%。

  张岩表示,“十四五”时期,市城市管理委将着力提升城市管理能力,基本形成以天安门地区为核心,以长安街、中轴线及其延长线为统领的首都环境景观体系;建成一批特色鲜明的夜景示范区域,打造京味古城、现代都会、首善宜居的城市景观环境。

  交通建设

  轨道交通年平均开通32.1公里

  北京市交通委员会副主任、新闻发言人容军介绍,“十三五”时期,京津冀核心区1小时交通圈、相邻城市间1.5小时交通圈基本形成,机场“双枢纽”格局形成,公路网不断完善,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1173公里,“轨道上的京津冀”正在加快构建。北京轨道交通运营总里程达到1091.6公里;日均客运量超1000万人次,出行分担率已超过地面公交。

  北京市重大项目建设指挥部办公室二级巡视员赵洪表示,“十三五”时期北京累计开工9条线(段),162.2公里;累计开通11条线(段)160.6公里,年平均开通32.1公里。“十四五”时期,北京共划定71个微中心,涉及14个区,28条线路,将车站与城市综合交通体系融合在一起,推动区域文化、科技、生态的深度融合,实现更和谐高效的出行链。目前,全市共有在建线路15条线(段),289.3公里。 本报记者 王天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