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读英文原著《小妇人》感​

 丁是丁816 2021-01-30

  

       一部好的作品,一定有一个好的开篇句。

       Jo抱怨着这“没有礼物的圣诞节怎么过。”

        Meg望着身上的旧衣服叹息道“贫穷多可怕”

Amy感叹世道的不公,“有的女孩有许多好东西,有的一无所有”

Beth:“我们有父母,还有我们几姐妹”

多好的开篇句!把四个姐妹不同性格和观念尽显其中,让读者一目了然。也为后面的故事展开埋下伏笔,同时也揭示了在南北战争时期普通百姓穷困潦倒的生活…

大女儿Meg漂亮、温柔,竭尽全力照顾妹妹们,承担起母亲的作用。

二女儿Jo性格如男孩开朗、独立,擅长写作经常编剧排练;承担起男孩子的责任。

三女儿Beth是一个安静的、与世无争、腼腆的姑娘,默默为家里尽力,她喜爱音乐,擅长弹钢琴。

小女儿Amy充满活力、具有绘画艺术天分,有些爱慕虚荣并自私。

艰难的生活并没有阻止他们对艺术的追求,家庭剧社让这个家笑声歌声不断充满着温馨。

姐妹之间的个性冲突,由此而产生的矛盾,终究在生死关头得以化解,毕竟血浓于水!

邻居劳伦斯及他的孙子劳里与March家,不是亲人胜似亲人交往,也深深的感动着读者。

母亲告诫女儿们找一个适合你的爱人,一起共同创造财富,才是幸福婚姻的秘诀。

当爱情来临时Meg不顾约翰一无所有,也不顾及姑妈的反对,在母亲的支持下勇敢的与约翰相结合,在婚后相处的日子又是母亲及时给她指教,发现矛盾及时解决矛盾,经过磨合小日子过得有滋有味。

Jo与 劳里在爱情与友情的漩涡中纠缠、挣扎;尽管不舍Jo果断分手…

Amy与劳里在双方经过几年的磨砺、蝉变后, 相恋并幸福的结合。

最精彩的是Jo与德国教授的关系,在即将捅破这层窗户纸时的那段描写,实在太精彩!矛盾的心理,欲罢不能的焦灼心情被刻画的入骨三分。

这三个女儿恋爱的过程体现了他们的价值观和人生观,与他们家庭的教育分不开。

只是Beth太可伶,没有能体会到爱情的滋味,便不幸离开了人世。

本书语言精练、优美。篇幅构思巧妙,叙述清晰,读起来很尽兴。有的段落感人至深、催人泪下。

结课后看了两个版本(1994、2019)的电影。

      1994版本基本上是按照原著的构架来发展其故事情节的,电影演员的选择也很符合小说的形象描述,豆瓣得分9.0

2019版本在人物个性上更鲜明,由于本片结构多采取倒叙方式而在演员的选择上,没有区分合适的年龄段演,特别是没有读过原著的情况下,交代不是很清楚显得有点乱,豆瓣得分8.7。

总之两部电影并没有构思上的雷同,但是把他们加起来,也抵不上看原著那么过瘾!

                                                                               丁是丁

                                                                           2021.01.30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