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如果没有河西走廊和张掖,中国将是另一个中国

 pf2019 2021-01-30

如今,我们似乎很少提及“河西走廊”,我们的目光总是投向那些发达的大城市,我们看到北上广深,看到新兴的成都杭州,我们想要在那里学习,工作,建立新家,但我们似乎很少再去看看西北,看看河西走廊。

但是,你们也许不知道,河西走廊在我国历史上的地位如此重要,假使没有河西走廊和张掖,今天的中国也许不是我们熟悉的“大公鸡”,而是另一个中国。

河西走廊,之所以被称为“走廊”,是因为它是真正的“走廊”。位于黄河西面,位于祁连山北面,在合黎山南面,是两山之间的一条狭窄的堆积平原,长约1000公里,宽至200公里左右,仿佛是大自然为我们建造的“长廊”。

公元139年,张骞出使西域,从河西走廊来到世界,这条连接中原和西域、汉族和少数民族文化的走廊,是中国的大国梦。

尽管刘邦建立了大一统汉朝,但实际上,汉武帝以前,我国西北疆域一直在缩小,匈奴甚至还越过了阴山,占领了河套地区。不过,经过两朝的休养生息,大汉朝的武帝终于显露了他的雄心壮志,他的雄心壮志终于得以展现。公元121年,年仅19岁的霍去病被任命为司马,他曾两次率军征战匈奴,攻占河西。由于无法与公孙敖会和,霍去病孤军深入,俘虏了匈奴五王、单于单于等匈奴贵族以及相国、将军等高级官员,共计百余人。

那年,霍去病奉命迎接匈奴浑邪王的归降,降众的一部分突然变乱,霍去病率部驰入匈奴大军,斩杀了变乱者,使浑邪王最终率四万人归降汉朝。

那年,汉朝正式控制了河西走廊,霍去病几乎已经一己之力杀死了匈奴的元气,打通了通往西域的道路。霍去病因此封狼居胥,匈奴人却只能为之哀叹:失掉了祁连山,使我不能蕃息;失掉了焉支山,使我不能娶妻。

同年,汉武帝正式增设河西四郡,即武威、张掖、酒泉、敦煌,把河西走廊纳入华夏版图。

而且,如果说河西走廊是连接中原和西域的要道,那么张掖就是河西走廊的要道,因为它位于河西走廊最窄的地方,可以说是河西走廊的咽喉。这一年,汉武帝将这里命名为张掖,这就是取“断匈奴之臂,中国之掖”的意思。河西走廊是帝国强健的臂膀,它深入西域,扩大帝国范围。

公元108年,汉朝击败了附附于匈奴的楼兰、姑苏等国;公元104年,汉武帝再次击败大宛国,取得了西域的统治地位。后来汉宣帝任命郑吉为西域都督,与河西走廊相连的西域开始成为我国版图的一部分。汉宣帝

现在,我们称自己为中华民族,有五十六个民族同住一家,但是在古代,汉族与其他少数民族之间的界限仍然很明显,所以河西走廊甚至是关系到华夏命运的长廊。看看地图就知道,河西走廊南部是青藏高原,东北是内蒙古,西北是新疆,东部是宁夏,都是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

掌握河西走廊,就是掌握了少数民族的“隔离带”,向南可以压制青藏高原的吐蕃势力,向北可以控制蒙古高原的草原部族,使青藏高原与蒙古高原的少数民族不能在此汇合,更可以直通西域,连接万邦,迎接更广阔的世界。

因此,回顾历史,我们可以发现,自汉武帝正式掌管河西走廊以来,我国在中原王朝强盛的时候,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占据河西走廊”,一旦河西走廊落到了外族手中,必然是中原王朝衰弱的时候。

唐王朝,汉武帝,众所周知,我国封建史上的鼎盛时期,同样占据着河西走廊。到了贞观十四年,唐朝攻占高昌,改为西州,又设安西都护府、北庭都护府,管辖包括天山在内的广大地区。河西走廊是连接西域腹地和都城西安的唯一道路。

安史之乱后,唐朝内部动荡不安,大批边防军被调往内陆平定叛乱,吐蕃趁机攻占了河西走廊和陇右,尽管西域腹地仍有唐军驻守,但由于河西走廊被切断,安西都护府驻守的唐军与朝廷几乎断绝了联系,西域不再受唐朝的控制。

就连唐王朝也不知道,安西节度使郭昕,在无粮无援的情况下,坚守了十年,屡次击退吐蕃的进攻,还以为安西已落入吐蕃手中。它还从一方面体现了河西走廊在中原和西域交流中的重要地位。

到了宋朝,河西走廊归于异族,宋人想要通过河西走廊与世界进行贸易的想法无法实现,于是“被迫”开辟了海上丝绸之路。但当时占据河西走廊的西夏却不断发展壮大,一时呈现与宋、辽并驾齐驱之势。

虽然宋朝的商业、文化十分繁荣,但不可否认的是,从版图面积和王朝对周边地区的控制力度来看,宋朝在历史上是一个比较弱小的王朝,这就是河西走廊对我国版图的重要作用。

若不算蒙元,下一次我国中原王朝控制的河西走廊,已是明朝时期。但是当时冯胜率军西进甘肃,也只是在酒泉地区筑了嘉峪关,没有进一步控制整个西域。再加上明初重农抑商的基本国策,连接世界的丝路也逐渐废弃,中原王朝对河西走廊和西域的控制力度并不是很大,河西走廊的重要性也不是很突出。

当然,实际上反过来说,也是一样的:北方少数民族丢掉了河西走廊,意味着被分割并统治,一旦他们占领了河西走廊,那么他们就有能力进军中原,甚至进入中国。元王朝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铁木真不顾一切,与当时控制河西走廊的西夏进行了22年战争,灭西夏,占领河西走廊,然后消灭金朝,一统北方少数民族,最后成功入主中原。

河西走廊除了作为帝国国力的“晴雨表”,影响中华版图外,对我国也有重大影响,它对中原和西域的文化交流,丰富中华文明的色彩。正如季羡林所说,河西走廊是丝绸之路的枢纽,是亚非欧三大洲贸易往来的重要节点,也是世界四大文化体系的交汇点,世界各地,就像这条河一样,只有河西走廊一个。

举例来说,佛教是通过河西走廊迅速传入中原的。唐僧玄奘前去“西天取经”,走到河西走廊,就到了。假使河西走廊不存在了,佛教的传入只会经过南方的水道,再加上壮观的敦煌莫高窟、瓜州榆林窟、张掖马蹄寺石窟等佛教文化景观,南朝四百八十寺的盛况,更是不可能出现。

虽然汉传佛教已经和印度佛教有很多不同之处,但是佛教文化的丧失,无疑会使中华文明的重要色彩黯淡。正因有了河西走廊,都城长安位于西北方,于公元7世纪成为国际大都市。那时万国来朝,各国使者、商贾甚至是文人雅士都聚集到长安,各种思想、文化、艺术在这里交汇碰撞,使整个中华文明更显多元色彩。

万里来朝,从保留汉家文化的角度来看,河西走廊也同样是一个不可磨灭的贡献。众所周知,西晋五胡十六国时期,中原“陷落”,汉族文化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巨大破坏,而河西走廊孤立无援,却成了中原人民避难的“乐土”。所以很多文人和士族都躲在河西走廊,也把汉族文明延续到这里。

最终,失去了河西走廊,我们所失去的更多是一条通往世界的重要通道。汉张骞出使西域,经过河西走廊,形成了一条“丝绸之路”,在这条丝路上,中原和西域的贸易往来,文化交流频繁。

唐朝时,丝路的繁荣更是达到了顶峰,在大唐统治下,河西走廊的经济繁荣程度甚至仅次于长安和南边的苏杭。从另一个角度来看,长安都城的繁荣,有一半要靠河西走廊这条丝路来支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