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宝玉要撵李嬷嬷,袭人为何说把我们都撵走?她为什么要帮李嬷嬷?

 一枝独秀2603 2021-01-31

说袭人要帮李嬷嬷的,其实是没看懂。作品里有另一段描写,我们可以作为参照。

“好没意思。真个的去回,你也不怕臊了他。便是他认真要去,也等把这气下去了,等无事中说话儿回了太太也不迟。这会子急急的当一件正经事去回,岂不叫太太犯疑?”

这是晴雯与宝玉拌嘴,宝玉要撵晴雯出去的那次。袭人为了阻止,不惜下跪。这情形,和撵李嬷嬷时袭人说的“不如趁势连我们一齐撵了”何其相似?

但是,这是真的阻止吗?看看袭人的话:“便是他认真要去,也等把这气下去了,等无事中说话儿回了太太也不迟”,要找机会向王夫人汇报。为什么要找机会呢?因为“这会子急急的当一件正经事去回,岂不叫太太犯疑”,叫王夫人犯疑,有可能引起其他枝节。

这是阻止撵晴雯吗?这明明是怕撵不成、给宝玉出主意、用更可靠的方法撵晴雯好不好?

“撕扇子作千金一笑”之前的争吵,与“俏丫鬟报屈夭风流”的王夫人撵晴雯,这两个事件相隔了好几年。几年前与几年后,袭人的地位大不相同。“夭风流”时袭人已经领着姨娘的月钱,掌管着怡红院的事务,是实际上的“代理主妇”,而且是宝玉心目中“同死同归”的两个终身伴侣之一。晴雯不过是一个得宠的丫头、宝玉的一个好朋友。

而在“撕扇子”时,袭人“连个姑娘还没挣上去呢”,和晴雯是地位相当的。既然地位相当,就存在着竞争。和宝玉发生过“云雨情”,在宝玉这里是优势,而一旦宣扬开去,绝对是袭人的软肋。晴雯呢,洁身自好,并且美丽惊人。如果一定要在袭晴二人中选择一个做宝玉的屋里人,倒是晴雯的呼声更高一点。

存在竞争,而对方更有优势,袭人一定很焦虑。于是在宝玉与晴雯争吵的时候,她不由自主地冲口而出:你这样是撵不了她的,应该用更聪明有效地方式撵走她!

同样的情况,也出现在袭人劝阻撵李嬷的时候。如果由着宝玉趁醉去找贾母,公开宝玉与乳母的矛盾,结果会如何呢?按照贾府“敬老”的习俗,贾母肯定不会支持宝玉。而以贾母对宝玉的溺爱,又不忍心责备她,就不免像宝玉黛玉争吵摔玉那次一样:“将这祸移到袭人紫鹃两个人身上,说:‘为什么你们不小心伏侍,这会子闹起来都不管了!’因此将他二人连骂带说,教训了一顿”,迁怒于服侍的人。

阻止撵李嬷嬷,是为了替自己避祸。但是李嬷嬷作为奶母,无疑是宝玉屋里奴仆之首。有李嬷嬷在,袭人就没有升迁的空间。所以任何人处于袭人的地位,都希望李嬷嬷的出局。

问题是如何让李嬷嬷出局?“ 等把这气下去了,等无事中说话儿回了(老)太太”才是好办法。因为李嬷嬷随便吃宝玉的东西,在跟宝玉走亲戚的时候擅离职守回家去,她的错处其实是一抓一大把,都不需要构陷,只要让贾母知道宝玉不喜欢她,很容易就能让李嬷嬷离开了。

当然,宝玉是个“银样镴枪头”、“能说不能行”,他气头上要撵奶妈,事后酒醒,未必还能保持决绝。这就需要身边人轻描淡写地给一点“可行性建议”了。而能够轻描淡写提建议的,从宝玉身边几个丫头的性格来看,除了袭人,还能有谁?

当时阻止、事后撺掇,这个过程是推测的。如果你认为我的推测不足为信,请看看结果。

“大醉绛芸轩”之后李嬷嬷就失踪了。再出现是第十九回,而这时的李嬷嬷,“已是告老解事出去的了”。

“告老解事”,从字面来看,应该是李嬷嬷主动。但是从李嬷嬷的性格来看,她会放弃宝玉身边的风光与享受、主动提出退休申请吗?很明显,李嬷嬷的“告老”并非主动,一定是“被迫主动”,留着面子,却不得不离开宝玉身边。而导致李嬷嬷“ 被迫主动”的,最可能就是“等把这气下去了,等无事中说话儿回了(老)太太”的好办法。

袭人最擅长这种“等无事中说话儿”达到自己的目的。甚至她生命中最大的升迁、把月钱提升到姨太太的规格,也是在“等无事中说话儿”而被王夫人引为知己的:王夫人叫“一个跟二爷的人”,并没有指定人选。袭人主动请缨,打的是“恐怕太太有什么话吩咐,打发他们来,一时听不明白,倒耽误了”的旗号,却夹带私货,表白自己,才得到王夫人的赏识。

从人品的角度来说,袭人喜好钻营、打击异己,即使不能称为卑劣,至少是殊不可爱。但是如果不考虑人品,仅仅从手段与方式的角度来分析,袭人的“等无事中说话儿”,也许是解决问题的最有效方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