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生活杂记 | 甜沫就是咸粘粥(20171125)

 昵称815848 2021-01-31

以前随手拍过一些照片,记过一些乱七八糟的东西,回头翻翻,记起了很多旧事,边看边顺,修改了一些错字别字。

本文记于17年11月25日,在济南机场喝了碗甜沫,想起些旧事儿。

去了一趟重庆开州,陪一些校长去开展东西部教育协作。
巴蜀道难,交通不是特别方便,不敢到得太晚。
去的时候,订的上午9点出头的飞机。
如果一早出发,就得坐早晨4:10的机场大巴。为保险起见,提前赶到了济南。下午4:30的大巴,到济南机场晚上8点多。
住的连锁酒店房间太小,被子有些潮,价格明显偏高。
 
酒店附近小饭店挺多,问服务员安全不,说安全,就出去吃了点儿东西。
要了碗单县羊汤,两个烧饼,没吃完。价格倒也便宜,只是单县羊汤没有以前喝过的那么奶白,颜色有点像奶茶。
第二天一早,又去附近小吃店吃了个早点。
发现有家招牌是济南传统名吃,甜沫王。
想起了当年父亲送我到济南上学,父子俩地摊上喝甜沫的情景。
那是我第一次喝甜沫,已经是三十多年前的旧事了。
之后再到济南,也曾喝过几次,不多,没有当年的感觉。
看到甜沫王,感觉应该正宗,进去要了碗,外加一个肉烧饼。吃完喝完,没找到感觉。
所谓的甜沫,和潍坊的咸粘粥,没啥太大的区别,还不如自己熬得菜粥味道足。至于肉烧饼,则远不如潍坊肉火烧。
 
当年到济南读大学,父亲坚持和我一起去,一则对我不放心,二则估计也是想看看大城市。
那个年代,村里人进城的机会不多,活动半径很小。
我们村(那时还是生产大队)的大队长去过一趟北京,很多人都问他见过毛主席没,觉得是天神般的人物。
 
父子俩带着盛全家人衣物的大木箱改制的小木箱,起个大早,坐一天一班的公共汽车赶到益都,从汽车站走到火车站,再坐上慢腾腾的绿皮车,逢站必停,经过五六个小时的折腾,才赶到济南。
我们比正式开学早到了一天,火车站没接站的,爷俩没坐过公交车,也不会坐公交车,就决定步行到学校。
一边走,一边打听,走走歇歇,三四个小时,大约黄昏时候,找到了学校。
好在学校已经安排好了新生宿舍,在几位学长模样的同学帮助下,安顿住下。
晚饭怎么解决的,已经没有印象了。
第二天一早,爷俩到学校外地摊吃点儿东西。
没出过门的父亲,不知道为啥还能叫得上甜沫的名字,一人点了一碗甜沫,要了点油条,吃的挺过瘾。
感觉甜沫很好喝。
吃完之后,父亲就回去了。
似乎也是走着去的火车站。
后来知道,学校就在千佛山下,很后悔没陪父亲爬趟千佛山。
 
羡慕现在的学生。
济南上学,下课后回家,都不耽误吃晚饭。
再远一些,放假回家,都坐飞机。

2017年11月

公众号IDkbwdwys001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