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牡蛎与赤芍、海浮石相伍有软坚散结,化顽痰之殊功,临证对咳喘之人痰粘难咯者可用之。 二、清代医家汪文绮说过:“治咳嗽者,外感仅得其半,孰知肺肾相关,以土生金之理?”咳嗽之治,首辨外感内伤,还要考虑肺脾肾三脏病理相互影响,通过协调脏腑关系以达治咳之目的。 三、青蒿、白薇二药均有清热之功。青蒿长于清肝胆和血分之热,可使阴分伏热外透而出,使热邪由阴分透出阳分;白薇清热凉血,该药不仅能清血分之热,并兼有热邪清而阴血生之效。 四、乌药辛散,其气善走窜,无处不达,凡三焦寒邪、气滞、血凝,一切邪逆之症均可应用。 五、葫芦巴,又称芦巴子,为滋养强精药,可温肾壮阳,逐寒祛湿,善治睾丸坠痛,配小茴香既散厥阴之寒邪,又有补命门真火之力,若再加补骨脂三药助命门真火之甚宏。医者不可不知。 六、当归六黄汤为国医大师裘沛然教授擅用之方。裘老经验,临床治疗各种疑难杂症,凡见阴虚阳亢、气阴两虚之证者皆可加减用之。 七、国医大师裘沛然教授临证治疗耳聋,常在应证方药中加蝉衣、防风二药,常收效,此为裘老长期用药之经验,录以备用。 八、临证习用之补肾健脾汤中有补骨脂一味,取其补肾之阳。《玉楸药补》谓补骨脂“能温暖水土,消化饮食,升达脾胃。”家传秘方取其与白蒺藜相伍治各种牙痛,常收奇效。 九、猫爪草除人们熟知的滋阴作用外,还有软坚化痰之功。临证治疗颈部肿块常与夏枯草、浙贝母、山慈菇诸药合用。单味15-20g煎水服,可治儿童梦中磨牙有效。 十、阿胶滋阴润燥,养血止血,有潜血归经之殊功,疗效独特,临证为治疗阴虚出血证之要药。因血证不愈常致阴液亏耗,故治慢性血证时常需注意滋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