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医困惑系列之四:为什么不会遣方用药?

 西医也在学中医 2021-01-31


桂魄门2021-01-31 07:57:31

在中医临床中常常会发现,明明辨证明确,遣方用药的效果却不佳,这种困惑相信学习中医的都应该有。

遣方用药是治疗的重要一步,精准的辨证已经结束,下面就是你开药治疗的阶段了,书中每个证型都对应着一个或是多个方剂供你选择,看到书上写的就是这个方剂呀,为什么我用了,没有效果或是疗效不佳呢?我是不是辨证出错了?

久而久之就会产生中药是否有效,辨证是否准确的疑问,我下面所说的都是建立在辨证准确的基础而言的,对中药方剂熟悉的基础上的情况,如果辨证出错了,中药方剂不熟悉,你效果不佳是正常的,效果好才不正常。

我想遣方用药效果不佳,主要是以下几个方面:

1、没有复合证型的对应方剂,书上都是单独症状对应的方剂,却没有复合证型对应的方剂,临床中我们遇到的偏偏都是复合证型的患者,一个普通外感患者,辨证为风寒犯肺证,那用荆防败毒应该有效呀,单用效果不佳呢,往往患者在风寒犯肺证的同时,还有些兼证没有重视,如还有气喘,胸闷,咳嗽,白痰风症状,你认为都是风寒犯肺所致,其实可能还有痰饮不化,说白了,辨证不完全,用药就不全面,不加入宽中化痰之品效果就是不好,所以复合证型要全面考虑,不能顾此失彼,这样方子才能有效。

2、单一的孤立的认识中医知识,临床上辨证准确,单一证型,应用单方还是难以完全奏效比比皆是,举个例子,四物汤,补血养血经典方,遇到贫血患者,考虑血虚,就单单给予四物汤应用,往往血虚症状好转不明显,血红蛋白提升有限,这主要是有些医生对于中医基础理论理解还是不够全面,不去想中医认为的血是从何而来?有先天,有后天,先天要补肾,后天健脾胃,血为气之母,气为血之帅,还要行气,中医把人体看成一个整体,不能单独的去认识气血阴阳,各种因素都是互相影响的,只有全面的去认识中医的理论,在此基础上综合应用才能遣方用药全面有效。

3、不会学以致用和推陈出新。临床是门实践课,遣方用药就像做实验,但实验对象时时不同,古代的病种毕竟有限,记载治疗的方剂自然有限,现在得很多疾病古人没有记载,这时候遇到一个新病,你就很难遣方用药了。中医和西医不同,是依靠患者的症状应用中医理论去反推患者的证型的,几千年来,中医对症状的发展过程总结的证型已经很多了,用有限的症状去推导证型,再去对应无限的疾病才是中医得高明之处,也是古人的智慧之处。这就是中医常见的同病异治,异病同治的道理。这里不是说西医不好,单从中医的治病特点论述而已。因此,新的疾病我们还是从症状出发,用中医理论去辨证,分清了阴阳,辨明了表里寒热虚实,后面的遣方用药我想就不难了。难就难在不会学以致用,遇到新的难题就退却了,想想之前温病学家不断的学以致用,推陈出新,才创立了新的温病理论,才把中医的发展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峰。没有大家的努力,中医的下一个高峰什么时候才能来到。

说的都是一些个人体会,不足之处还请批评指正。

我是个小中医,乐于和大家分享交流中医知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