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乾嘉金石学研究的新创获 ——评朱琪新著《蓬莱松风:黄易与乾嘉金石学》

 星河岁月 2021-01-31

乾嘉金石学研究的新创获 

——评朱琪新著《蓬莱松风:黄易与乾嘉金石学》

文 /浙江图书馆副研究馆员、古籍部主任 陈谊

此书原应去年出版,孰料遭遇新冠疫情,影响所及迁延翻成今年新书。而疫情期间,朱琪隐居读书,增改删削,更见功力。快读一过,深感在近年黄易研究渐成热点的趋势下,这是一部稳扎稳打,颇有建树的金石学个案研究。书前有版本学家沈燮元、金石碑版鉴定大家施安昌两先生序言,其中评价,中肯真实,既是对学术后辈的提携汲引,也是对薪火有传的慰藉肯定。而我则觉得该书在历史细节的挖掘和乾嘉学术生态的勾稽描述上,取得了相当丰富的成果,在文献考索和艺术品鉴相互融合的方法上,也有极为精彩的表现,可以说此书是当代乾嘉金石学研究的一大创获。

全书共分四章。第一章“黄易的家世与生平”,就黄易的基本情况如家世背景、生平、仕履、子嗣、姻亲,以及字号、斋室进行考述,并整理出详细的家世关系表,勾勒出钱塘黄氏一族的家学渊源与文脉传承。第二章“黄易与金石学研究”,开篇总论黄易之于乾嘉金石学的贡献,分别从鉴藏、搜访、保护、著述与传播、金石交流等方面对黄易的金石学成就作了全方位总结,并揭示了清代金石学发展与转捩的背景。第三章“黄易金石、艺术交游”,主要围绕乾嘉金石学学者之间的交往,通过新发现的信札与印章资料进行钩沉考索。第四章“黄易及其相关信札文献研究”,集中对故宫博物院所藏近百通黄易及其友朋往来信札进行全面考释。

黄易临本《裴岑纪功碑》

近年来,朱氏在其学术实践中提出新思路:将实物特征、谱录比勘与文献求证相结合,进行明清流派篆刻综合分析的方法,在此书中则更加纯熟。如对新见黄易“书巢”“梅花盦主”印的考证,正是这一方法的最新实践成果。在另一处考证中,作者则对黄易金石学一生至关重要的两件石刻进行缜密梳理,一是武梁祠画像石,一是《敦煌太守裴岑纪功碑》,因为此碑串联起的是黄易与其长兄黄庭之间的亲情与隐秘旧事。作者对与黄易有关的《裴岑纪功碑》拓本与临摹作品进行细致考证,辨别出其中属于庄缙度假造的拓本,并揭露其作伪手法,同时对黄氏兄弟之间的家族隐秘进行推测。这种把历史文献考证与艺术作品分析相互融合的方式,体现了一种综合研究的学术回归。

黄易手拓嵩山石人冠顶“马”字

《蓬莱松风》的第二个显著特征是把黄易研究全面置于乾嘉的学术生态中进行观照,如对黄易艺术交游,将当时整个学林与黄易有交往的如汪启淑、胡德琳、陈鸿寿、陈豫钟、邓石如、潘有为等人逐一考索,建立了一个全面的乾嘉金石学的学术群像,揭示了乾嘉金石学者在金石传播和知识谱系等方面的基本面貌,这是对乾嘉学术史及清代学术史研究的重要补充。

本书还对黄易在山东时期的印学贡献进行总结,研讨其与山东地区金石收藏、篆刻创作与地域风格之间的关联性。在此类研究中,朱氏充分发挥了玺印篆刻的专业优势,对山东篆刻创作和区域收藏形态做了研讨;又如对黄易与潘有为交往的研究,则是通过黄易对番禺潘氏家族金石收藏的影响,进而认为他对粤地金石收藏研究风气产生重要推动作用。借由黄易为潘有为篆刻印章的流播,确定了浙派篆刻在岭南地区的初传。这些都是十分重要的研究成果,值得研究艺术史、学术史的注意。

“小松所得金石”印并边款

最后,容我借用作者自己的话来评价:与以往流于疏阔的清代金石学史与艺术史研究不同,通过本书,“我们看到的是清代学术与艺术的原始生态语境,在这一视域之下观照当时热衷于金石书画的官员、文人的交往,使我们得以聚焦到以往被忽略的细节史料,进而完善了金石学史研究宏大视野与精微细节相结合的学术理路。”朱琪沉潜十载方有今天的《蓬莱松风》一书,亦是面壁十年、精心砥砺的佳作,相信定能为后来的研究者提供坚实的根柢。

(本文最初发表于《艺术品》2020年第6期)

#附:《蓬莱松风:黄易与乾嘉金石学》图书信息

书名丨蓬莱松风:黄易与乾嘉金石学

(附武林访碑录)

ISBN丨978-7-5325-9514-3

定价丨128元

上海古籍出版社2020年5月

# 内容提要

本书是作者十年间黄易相关研究的一次总结,也是首部黄易综合性研究专著。以“西泠八家”之一的黄易为中心,从其家世、生平、仕履、交游、金石学贡献、书画篆刻艺术成就等多个角度进行的综合性研究。多从新见第一手文献出发进行研究,涉及清代学术史、艺术史多个方面,生动反映十八世纪后半叶金石学的深入发展与乾嘉时期学术、艺术的原生状态。全书既注重在浩如烟海的清代史料中考证钩玄,也注重采用当下文献学与学术史研究的最新方法与成果,在保证内容的严肃性和学术性同时,兼顾了图像资料的阐释与文字的可读性。本书附录黄易佚著《武林访碑录》,系据钱塘丁氏八千卷楼旧藏钞配本点校。是书流传极罕,原本又因破损庋藏于公家库房百余年,经作者多方联系申请修复,终得以重见天日,冀为黄易与金石学研究提供更多的新资料。

# 作者简介

朱琪,1980年生。南京艺术学院艺术学博士,现为南京晓庄学院美术学院副教授。西泠印社社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汉画学会会员。致力于中国书画及玺印篆刻研究,尤其关注文人艺术相关领域。研究涉及艺术史、文学史、考古学、金石学、艺术文献、文博鉴定等多个研究领域。先后应邀参与故宫博物院研究课题、国家重大文化工程“中国历代绘画大系”之《先秦汉唐画全集》《宋画全集》(第八卷)及《明画全集》题跋释文及印章鉴别审定工作。著有《朱琪篆刻心经印谱》《真水无香:蒋仁与清代浙派篆刻研究》《新出明代文人印章辑存与研究》等。


古籍新书报

中国出版协会古籍出版工作委员会(简称“古工委”)于2008年9月22日由民政部正式批准成立,为中国出版协会下属的二级组织。现有理事单位40家。


“古籍新书报”是目前国内唯一集中反映古籍整理与研究成果和古籍出版信息的公众号,已成为业内众多专家学者的必读之物。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