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今日揭秘:南沙群岛的艰难归国路

 智能人做超人 2021-01-31

1945年抗战胜利的喜悦氛围中,南沙群岛却遭遇不速之客。 国民政府对西沙、南沙群岛等中国领土恢复行使主权,却经历种种波折与困难。中国军队又将怎样登上太平岛?  一次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一段无法忘却的传奇历史,敬请关注CCTV4今晚20:00《国家记忆》为您讲述“接收南沙群岛”的往事。


精彩节目

抢鲜看

揭秘

01

二战胜利

两份国际公告宣示主权

第二次世界大战取得决定性胜利后,

1943年11月,

美国总统罗斯福、英国首相丘吉尔

和中国国民政府领导人蒋介石,

于埃及开罗举行三国首脑会议,

并于12月1日向全世界发表了《开罗宣言》。

随后,在1945年7月26日,

中、美、英三国首脑又发布了《波茨坦公告》。

《开罗宣言》和《波茨坦公告》

阐述了协调对日作战的共同军事问题

和战后处置日本等重大政治问题,

明确宣告:“剥夺日本自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以后

在太平洋上所夺得或占领之一切岛屿,

在使日本所窃取于中国之领土,

例如东北四省、台湾、澎湖列岛等,

归还中华民国。”


开罗会议

揭秘

02

日本投降举国欢庆

接收之路困难重重

   1937年7月7日抗日战争打响后,

8月至12月,

为了阻止从长江直逼南京的日军。

国民政府调动了几乎所有的军舰和商船,

展开江阴阻塞作战,

经过4个月的激烈的战斗,

中国军舰最终全军覆灭。

因为此时中国海军已无可用的军舰,

蒋介石情急之下找到了派到驻美国大使

馆担任海军副武官的林遵。


接收南沙群岛工作文件

揭秘

03

美国援助军舰

迅疾组成接收舰队

 根据1943年美国通过的《租借法案》规定,

任何国家只要总统认为其防御对美国国防至关重要

它就有资格通过美国的出售、

租借或转让方式取得任何防御物品。

该法案刚一通过,

蒋介石就依托该法案向美国政府请求援助海军军舰,

然而直到抗战胜利美国才同意拨给中国8艘军舰。

这批军舰历时3个多月终于抵达南京。

凭借这8艘军舰,

国民政府迅疾组成接收西沙和南沙的舰队。 


中业舰


太和舰

揭秘

04

没有航线图

渔民祖传《更路簿》派上用场

让林遵感到棘手的是,

没有航线图,气象、水文资料稀缺,

加上太平岛四周被珊瑚所环绕,

要登上该岛,

必须经过珊瑚面摸索深水航道前进。

能否找到这条航道,

也是一个未知数。

为此林遵走访了很多渔民,

当渔民得知他们去接收南沙群岛

却又苦于没有准确航线图时,

便把祖传的《更路簿》拿出来。

      《更路簿》,又称《南海更路经》,

最早在明朝初年就已出现,

成熟于清朝,

盛行于清代末期和民国前期,

世代流传至今。

在《更路簿》中,渔民利用季风、洋流的规律,

用简单的罗盘测准方向,

记述了在南沙群岛中航海的路线、

岛礁、暗礁等标志。

      有了祖先留下的《更路簿》,

林遵总算掌握了南沙群岛的海况与海路。


南沙群岛位置图

珍贵影像资料
1946年11月12日
在官兵们的一片欢呼声中
林遵下达了出航指令


揭秘

05

林遵三次率舰队出海

立碑宣示主权

      1946年12月12日,

林遵率领舰队历经千辛万苦,

登上了这个岛屿,

经过搜索确认岛上安全后,

太平舰舰长林遵在岛上举行了隆重的进驻仪式。

为了纪念太平舰接收该岛,

他们即以“太平”为该岛命名。

一度被日本和法国侵占的西沙、

南沙群岛,

历经各种艰辛苦难,

终于还是回到了中国的怀抱。

为了宣示对太平岛的主权,

舰队带来一块高约一米的水泥石碑,

石碑正面上面刻“太平岛”三个字,

石碑背面刻有重新立碑时间,

左旁刻“中业舰到此” ,

右旁刻“太平舰到此”。


“太平岛”石碑


“中业舰到此” 

太平岛升旗典礼(前排左五为南沙舰队指挥官林遵)

《国家记忆》播出时间


CCTV-4(亚洲版)
首播:周一至周五 20:00
重播:周二至周六 09:00
重播:周日 09:00 五集连播


编导:鞠澄昊

编辑:田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