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微科普·花吟】菠萝yǒu秘密——菠萝蜜

 新用户1810K7NH 2021-02-01

南方路边的绿化带和房前屋后,

都能够见到一种阔叶乔木。

厚实深绿的叶片与其它乔木貌似没有什么区别。

但是它们的树干上却长着一个个大菠萝。

大家都知道,菠萝是长在地面上的草本,

什么时候跑到树干上去了呢?

按照最不靠谱的解释就是:

这是菠萝的秘密,所以它们叫做菠萝蜜。

当然这个蜜可不是秘密的密,

而是蜂蜜的蜜,

听名字就知道这个有多甜了吧。

菠萝蜜属于桑科植物,

就是和我们养蚕用的桑叶是一个科的。

如果你摘过桑叶,一定知道,

桑叶刚摘下来,在断口处是有白浆流出的。

如果你撕一下菠萝蜜的叶片,

或者切开一颗新鲜的菠萝蜜果实,

也是会出现白浆。

这种白浆黏黏糊糊的,弄在手上难以清理。

就好像一个天然的粘虫板。

所以啃食它们的昆虫一旦碰到,

就会被粘在那里,

或者直接被封住了“嘴巴”。

对于没有手,没有工具的昆虫们,

这样无异于画上了虫生句号。

但是也有些聪明的小家伙,

会提前小心翼翼地把叶片的叶脉咬断,

等叶片中的白浆流走后,

再慢慢取食叶片。

人们利用同样的道理,

会把割下来的菠萝蜜平放一会,

等伤口的胶水流出来,

据说这样可以降低果实内粘液的数量。

但是处理果实时,

最好还是用手套或塑料袋进行隔离。

 

广西崇左


2019年的广西之行,当地的老师提前安排,给大家弄了个菠萝蜜来吃吃。那次观鸟结束回来,他从树上抱下来一个黑皮大菠萝蜜放在台子上。看着他轻车熟路地徒手掰开后,才知道,这种树熟菠萝蜜是在市场上见不到的,因为太软了,没法运输。当时大家分为三个阵营,一群是跃跃欲试的,迫不及待的分一口。另外一群是包括我在内的观望群众,毕竟菠萝蜜嘛,见得多了,还吃伤过。当然还有一群人就是嗤之以鼻,声称吃不了这玩意。随着当地的老师大吼一声“好了”,第一阵营的伙伴蜂拥而上,在一声声赞叹和惊叹声中,我带领着第二梯队加入战场。就在我们吃的手黏嘴滑之时,第三梯队终于安耐不住了。很快一个大菠萝蜜就这样被消灭了。


也许是果实太过香甜,

也许是怀念那时的情景,

从那以后,我又重新喜欢上了它。

回到北京后,

我又网购了一个菠萝蜜。

当时卖家千叮嘱万嘱咐。

于是…… 
我们先吃掉了果肉。

煮熟了果核儿。

还炒制了一盘果丝。

至于果皮,因为太黑了,不好看!
所以并没有煲汤,

而是被丢进了蚯蚓饲养箱,也算没浪费。

至于味道如何呢?

还是给大家留个悬念,让大家自己去尝试吧~

“地球记忆工作室”创建于2014年7月。秉承“延续地球记忆,保护自然环境”的理念,与国内多家博物馆、学校及企业广泛开展自然博物教育。着重培养青少年对自然的兴趣,启迪科学智慧。工作室常年系统收集各类标本万余件;以及几万幅动植物生态图片服务于典藏研究及教学活动。

PS:新鲜菠萝蜜种子,去掉外面白色外壳,盐水揉搓,清理干净,滑溜溜是正常。锅内加入水,食盐,大料(也可加入花椒,桂皮,香叶,小荤香,口味自选)水开后,小火煮30分钟。捞出来凉凉就可以吃了,当然表面还是黏黏糊糊,如果不喜欢这个感觉,可以晾干了再吃~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