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维生素D中毒的发病原因和起因

 子孙满堂康复师 2021-02-01

      维生素D中毒病因概要

      维生素D中毒由两方面引起的:生素D用量过大,可发生维生素D中毒;对维生素D敏感的人。服用过多的维生素D会使肠吸收钙与磷增加、血钙浓度过高,降钙素即参与调节,使钙沉积于骨与其他重要器官组织。

     维生素D中毒病因详细解析

  【病因机制】

  (一)病因

  各种维生素无限制地大量使用,均会对人体发生毒害作用。维生素D中毒原因有:

  1、主要为预防或治疗佝偻病时维生素 D 用量过大,实际上是一种医源性疾病。各种口服维生素D制剂,如浓缩鱼肝油,骨化醇、维生素 D(胆维丁)等,长期大量服用,均可发生维生素 D 中毒。

  (1)误诊

  误将其他骨骼代谢性疾病或内分泌病诊断为佝偻病而长期大剂量摄入维生素D。例如:诊断错误,如有出牙晚、走路迟、烦躁、多汗、后枕秃、体弱等症状中一二项,即误为佝偻病而给突击疗法。X线检查也常把尺骨远端正常变异误诊为佝偻病。

  (2)治疗用量不当

  短期内多次给以大剂量维生素D治疗佝偻病。例如:未全面分析患儿佝偻病的诊断及其轻重程度,甚至仅因多汗一个症状或枕秃、郝氏沟等一个体征,就给以大剂量突击治疗。

  (3)预防量过大

  吃药:每日摄入维生素D过多例如:未详细了解患儿过去所用维生素D剂量,不少家长不了解维生素 D 的毒性,自行加大维生素 D 的用量;有些医务人员也常常忽略这一情况,为患者使用大量维生素 D制剂,致使患儿发生中毒。

  打针:许多家长误以为打针必然比吃药效果好或是嫌每天服用鱼肝油麻烦,要求医生打维生素 D 针预防,有些医生也习惯于用注射方法预防,致使维生素D 用量过大,发生中毒。

  2、对维生素D敏感:敏感的患儿每天摄取维生素D40001U,经1~3月后即可出现中毒症状。

  (二)发病机制

  维生素D中毒患者血浆中25-(OH)D水平升高是正常人的l5倍,而la,25一(OI 1)2 D3水平无明显改变,被认为肝脏将维生素D3转变为25-(OH)D3的调控代谢步骤失衡,无限制的大量合成25-(OH)D3,已证明高浓度25-(OH) D3在核受体蛋白(nVDR)水平有类似la.25-(OH)2D3的作用。因此,当机体维生素D过量时.25-OH)D水平显著升高,使肠吸收钙与磷增加、血钙浓度过高,降钙素即参与调节,使钙沉积于骨与其他重要器官组织:如钙盐沉积于肾脏可产生肾小管坏死、肾钙化和肾结石,严重时可发生肾萎缩、慢性肾功能损害;钙盐沉积于小支气管与肺泡可损坏呼吸道上皮细胞,引起溃疡或形成钙化灶;在中枢神经系统、心血管等主要器官组织则形成较多钙化灶,产生不可逆的严重损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