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赵生群|读懂最常见的字词——以《左传》为例

 許學仁 2021-02-01
图片

山东大学文学院“人文科学方法论”课堂实录









读懂最常见的字词
——以《左传》为例


赵生群

时间:2020年9月28日上午9:00—12:00
授课对象:古代文学、文献学专业2020级硕士研究生


各位同学:
上午好!
很高兴今天有机会能和大家一起来讨论一下学习和研究的方法问题。方法就像是工人干活时的工具,工具有很多种。一个大的工具箱,里面有各种各样的工具,不止是十八般兵器。工具是帮助人干活的,但它本身不会干活。所以,方法要成为我们自己的东西,自己的方法才有用,否则工具放在那儿,它是不能帮你做事情的。我今天想结合我自己读《左传》的一些体会来谈一下这个问题,我觉得在所有的方法里面,对我们研究文献的人来说,最重要就是对原典文献的精熟。我们读一部书,最难的地方往往不是那些冷僻的字词,因为对冷僻的字词,注释、研究的人都会注意。一般来说,像《左传》这样的经典,辞书都会有解释,而有一些字词,我们非常熟悉,但是我们的理解很可能会产生偏差,而这种偏差,我们还可能注意不到。不光是我们注意不到,很可能几百年,甚至是几千年大家都注意不到,这样的情况大量存在。当然情况非常复杂,也有的是一开始前人其实是懂的,甚至他可能觉得不需要解释,慢慢地变得似懂非懂了,到最后就完全不懂了。我今天想结合《左传》举一些例子来说明这样一种情况。
古书中有一些字词,我们熟悉到不能再熟悉,以至于我们只要见到它们,就会自然联想到与之相关的涵义,并且不会想到它们还有其他意思,这就是思维定势。这种思维定势,往往成为我们阅读的障碍。这里拟以《左传》为例,加以说明。


01
丰年 




桓公六年《传》:“奉盛以告曰,‘絜粢丰盛’,谓其三时不害,而民和年丰也。”这句话看起来没有不认识的字,那“民和年丰”这个“年”字到底是什么意思呢?孔颖达曰:“(民和年丰)百姓和而年岁丰也。”他是用“年岁”来解释“年”的,孔颖达他到底读懂了没有呢?说实在的,我也无法判断。因为就我们现在的人来说,读到他这样的注释,依然是不甚了了的。因为“年”“岁”乃至于“年岁”连用,都有很多意思。那么孔颖达说的“年岁”到底是指什么呢,“年岁丰”又是什么意思呢?如果我们现在来给他作一个注释,这个“年”要讲得更加具体些。这里的“年岁”是同义连文,都是指粮食。“年岁丰”,就是谷物丰收。《说文·禾部》:“秊,谷孰也。”粮食成熟就是年,它本来的意思是粮食成熟,因为古代粮食一年成熟一次。他在解释这个“年”的时候主要用了两个字,即“谷熟”。也就是粮食成熟。它实际上是由两个要素构成的,一个是粮食,一个是成熟,连起来讲是“谷熟”,分开来讲,这个“谷”也可以表示“年”的意思。《左传》里面就有这样的例子,襄公十一年《传》:“毋蕰年。”“蕰”就是“积”,囤积的意思。杜预注:“蕰积年谷而不分灾。”古人注释经常会用两个字来解释一个字,而用来解释的这个字,其中的一个经常是原文里面出现过的字,像这里用“蕰积”来解释“蕰”,用“年谷”来解释“年”,就是如此。实际上,他的重点是在原文里没有出现的那个字,简单地说,他是用“积”来解释“蕰”,用“谷”来解释“年”,这是早期的古书里面常用的一个训释方法,我们在读的时候,凡是遇到这样的情况,我们可以注意一下,会对我们有所帮助。
僖公十九年《传》曰:“昔周饥,克殷而年丰。”这个“饥”其实也不是我们现在所说的“饥饿”之意。我们常说饥荒,“荒年”叫“饥”。“年丰”,指粮食丰收。《论语·颜渊》:“哀公问于有若曰:‘年饥,用不足,如之何?’”孔颖达曰:“鲁君哀公问于孔子弟子有若曰:‘年谷不熟,国用不足,如之何使国用得足也?’”他用“年谷”来解释“年”,用“饥”说明粮食歉收,是荒年。“国用不足”,国家的财用不够,那么怎样才能使得国家财政收支平衡,甚至有盈余呢?这里的“年”也是“年谷”,也是谷、粮食的意思。
《晏子春秋·内篇杂上·景公问东门无泽年谷而对以冰晏子请罢伐鲁》:“阴水厥,阳冰厚五寸者,寒温节,节则刑政平,平则上下和,和则年谷熟。年充众和而伐之,臣恐罢民弊兵,不成君之意。”说的是景公问这个东门无泽粮食的情况,而东门无泽对以冰,他说鲁国的冰好像很正常啊!为什么问他粮食的情况,他回答鲁国天气情况正常不正常呢?他说冰的性质是阴性的,它的厚度表明了气候的情况,如果气候正常的话,政治也就比较好,政治好,上下就和,上下和,粮食就丰收。粮食很多,老百姓很和睦,你要去打他的话可能讨不到什么便宜。“年”和“年谷”其实是同一个意思,都是表示粮食、谷物。《韩诗外传》卷三上:“三岁,年丰政平。乡使宋人不闻孔子之言,则年谷未丰,而国家未宁。”《晏子春秋》里面前面讲“年谷”怎么样,后面讲“年”怎么样,而《韩诗外传》前面讲“年丰”,后面讲“年谷未丰”,“年”和“年谷”实际上是变了一种说法而已,它们的意思是完全一样的。
《吕氏春秋·士容论·任地》:“有年瘗土,无年瘗土。”高诱注:“祭土曰瘗。年,谷也。有谷祭土,报其功也;无谷祭土,穰其神也。”什么叫“瘗”呢?祭土曰瘗,把东西埋到地里祭祀鬼神,这叫“瘗”,瘗就是埋。“年,谷也。”年是什么呢?谷物,粮食。“有谷祭土,报其功也;无谷祭土,穰其神也。”他用“谷”来解释“年”是非常清楚的。桓公三年《经》:“有年。”《谷梁传》:“有年。五谷皆熟,为有年也。”宣公十六年《经》:“冬,大有年。”《谷梁传》:“冬,大有年。五谷大熟,为大有年。”稻麦等长得都很好,这叫有年。“有”乃“丰”“多”之意。“有年”就是有很多粮食,粮食大丰收。
因为在古书里,“年”和“谷”是同一个意思,所以常常出现“年谷”同义连文的情况。比如说《左传》里面就有这样的例子,昭公元年《传》:“国无道而年谷和熟,天赞之也,鲜不五稔。”这里的“年谷”就是粮食,“和熟”就是长得好,丰收了。
《国语·楚语上》:“今君为此台也,国民罢焉,财用尽焉,年谷败焉。”说你筑这个台,老百姓疲惫不堪,要耗费大量的粮食。顺便提一下,几种最重要的字典、词典解释这个“年”,包括后面的“岁”,还有“年岁”,都没有明确地讲有谷物、粮食的意思。《汉语大词典》说是“一年中种植的谷物”,没有把它看成是同义连文,而是把这个“年”解释成一年,实际上这样的理解是不对的,“年谷败焉”它显然就是一个名词。《吴语》:“夫越王好信以爱民,四方归之,年谷时熟,日长炎炎。”是说粮食都长得很茂盛。
《管子·小问》:“百川道,年谷熟,粜贷贱,禽兽与人聚,食民食,民不疾疫。”粮食大丰收了,你卖粮也好,借粮也好,成本都很低,粮食多了,宠物也吃得很好。又曰:“飘风暴雨为民害,涸旱为民患,年谷不熟,岁饥,粜贷贵,民疾疫。”“岁饥”就是粮食欠收,那粮食就贵了,老百姓就麻烦了。《礼记·曲礼下》:“岁凶。年谷不登。君膳不祭肺。马不食谷。驰道不除。祭事不县。大夫不食粱。”“登”就是“成”,年谷不登,粮食长得不好,收成不好。无论人还是马,吃的东西都受到影响了:“马不食谷。大夫不食粱。”《荀子·富国》:“故禹十年水,汤七年旱,而天下无菜色者,十年之后,年谷复熟,而陈积有余。”这里显然也是讲的粮食。《庄子·逍遥游》:“其神凝,使物不疵疠而年谷熟。”“年谷”常常是和“成熟”连在一起的。《列子·黄帝》:“阴阳常调,日月常明,四时常若,风雨常均,字育常时,年谷常丰。”《大戴礼记·千乘》:“是故年谷不成。”“年谷不成”,就是粮食没有长成,没有成熟。《韩诗外传》卷六:“不和人心,悖逆天理;是以水旱为之不时,年谷以之不升。”又卷七:“群生皆伤,而年谷不熟。”粮食老是收成不好,老百姓日子就很难受。

“年”是我们最常见的一个字,但是因为我们离《左传》的时代太久远了,《左传》是春秋末年的一个作品,到我们现在已经几千年了。汉语的字词,含义是非常复杂的,一个字词有本义,有假借或者转移,有引申义,有的时候引申了以后还会引申,或者转几个弯。字词的用法也会发生变化。有的时候,专门为某个意思造的字,用到后来,它的最初意思反而不用了,被另外的字替代了。人也有古今。在汉代的人看起来,也许他觉得这个很好理解,“年”和“岁”都有粮食的意思。在《史记》《汉书》里面,我们也都可以看得出来,理解并没有错误,在先秦的文献里面,这个“年”和“岁”表示粮食的意思更是一个常用的意思。甚至到了晋代,杜预的解释依然是很到位的,他用“年谷”来解释“年”,非常准确,就是谷物、粮食。但是到后世,我们连“年谷”是什么意思也不知道了,所以更不知道这个“年”是什么意思了。孔颖达他用“年岁”来解释“年谷”,从道理上也不能说他错,因为他可以辩解,“年岁”确实也有表示粮食的意思,也是同义连文,这个是我们后面要讲的。杜预他非常明确地说“年”就是“年谷”,简单地说就是谷物、粮食。孔颖达用“年岁”来解释“年”,我们就觉得云里雾里了,不如杜预那么明确了,但是他的说法也不能算错,他可能也是上有所承的,前人是理解的。而到我们现在,基本上这个“年”无非表示一年,表示年成、年景,忘记了一个更重要的意思,表示粮食,表示谷物。以至于我们最大的、最全的、最标准的大字典、大词典都没有这一个最基本的义项了。
与“年”“岁”相关的词很多,由于对“年”“岁”的理解出了偏差,于是对与“年”“岁”相关的词的理解也跟着出现问题,有的时候一个常用的字会影响到一大片,因为它常用,所以它能跟其它很多字组合成词。如果我们连最基本的要素都不能理解了,对词的理解也会跟着产生问题。要发现这一类的问题,最重要的就是要熟读原典。读书,尤其是读早期经典,必须仔细,有时候觉得似懂非懂,这里就可能有问题。读出问题,实际上是一种综合的判断。你的大脑还有联想功能,单独的一个字,一个词,你把它和其它的文献对比,和其它的字词比较,或许会作出更加切合实际情况的判断。


02
望岁 



“年”有一个同义词是“岁”,下面我们接着讲“岁”。昭公三十二年:“勤戍五年,余一人无日忘之,闵闵焉如农夫之望岁,惧以待时。”那么这里“望岁”的“岁”是什么意思呢?《左传会笺》竹添光鸿曰:“‘望岁’之岁,犹‘有年’之年,谓丰熟也。非来岁之谓。”《春秋左传注》杨伯峻曰:“岁谓丰收。”其实这里的“岁”也是“年”的意思,也是“谷”的意思。我们有天坛,有地坛,有祈年殿,祈年祈什么呢?当然你说祈求丰收也对,其实祈年就是能够多收粮食,丰收不就是跟粮食有关吗?它最早的意思其实是“年”,没有“年成”的意思,因为“年”跟粮食有关,它才和年景、年成发生了关系。追本溯源,祈年就是祈谷,祈求粮食丰收。“祈年殿”是合祀天地之所,其实是祈谷之所,清嘉靖时名“大享”,专门用来祈谷,故又名“祈谷坛”。其实祭祀天地也是为了祈谷。
哀公十六年《传》:“国人望君如望岁焉,日日以几。”杜注:“岁,年谷也。”他用“年谷”来解释“岁”,与前面解释“年”完全相同。“年”和“岁”表示粮食、谷物的这一个意思也是相通的,杜预的注释依然非常地清楚。《诗·鲁颂·有駜》:“岁其有。”毛《传》:“岁其有,丰年也。”大致意思是对的,但是从训诂上面看,并没有完全说清楚,“岁”就是粮食、谷物。“有”含“大、多、重”的意思,粮食很多,所以它有丰年的意思。《管子·大匡》:“桓公践位十九年,弛关市之征,五十而取一,赋禄以粟,案田而税,二岁而税一,上年什取三,中年什取二,下年什取一,岁饥不税。”就是说,丰收之年取十分之三,中等的年景取十分之二,年景不太好就取十分之一。粮食欠收,可能吃都不够吃了,就不收税了。《墨子·杂守》:“取疏:令民家有三年畜蔬食以备湛旱岁不为。”这里说要让老百姓家里有三年积蓄,备什么呢?防备“湛旱”:大水、大旱。“岁不为”这三个字,后人众说纷纭,说不清楚,主要有两个难点,一个是“岁”,一个是“为”,而重点在于这个“岁”,因为后人不知道这个“岁”有谷物的意思,同时这个“为”也有各种各样的说法,我们既然把它作为例子在这儿举出来了,同学们肯定就知道了,我的理解是“岁”是“粮食”“谷物”,“为”是什么呢?是“成”的意思。大水、大旱,粮食当然长不好了,“不为”就是“不成”,没有收成了。这句话众说纷纭,但关键的问题还是“岁”字,我们知道“岁”有粮食的意思,一切就变得非常简单。
《墨子·七患》:“一谷不收谓之馑,二谷不收谓之旱,三谷不收谓之凶,四谷不收谓之馈,五谷不收谓之饥。岁馑,则仕者大夫以下皆损禄五分之一;旱,则损五分之二;凶,则损五分之三;馈,则损五分之四;饥,则尽无禄禀食而已矣。”“岁饥不税”,五谷都没有收成了,活下去都不容易了,你还收什么税呢?你想收也收不起来,我们联系起来看就非常清楚了。“岁馑”谓一谷(五谷之一)不收,士大夫要减少俸禄,减少五分之一;二谷不收谓之旱,损五分之二,跟五种粮食正好也是对应的;凶就是三谷不收了,那么我们也相应地减少五分之三;四谷不收了,减少五分之四;五谷都没有收了,那能吃饱就不错了,“禀食而已”,打开粮仓,大家有点粮食糊口就不错了。
《史记·货殖列传》:“白圭乐观时变,故人弃我取,人取我与。夫岁孰取谷,予之丝漆;茧出取帛絮,与之食。”有个非常善于做生意的人叫白圭,“夫岁孰取谷”,粮食成熟的时候就大量地买进粮食,蚕养成了,丝帛就便宜了,用粮食来和它交换。实际上是时间的差别,粮食便宜的时候大量地进粮,丝帛便宜的时候就大量地进丝帛,用买进来的粮食交换,反之则用丝帛来换粮食。
《汉书·食货志上》:“(可时赦,勿收农民租。如此,德泽加于万民,民俞勤农。)时有军役,若遭水旱,民不困乏,天下安宁;岁孰且美,则民大富乐矣。”即便有什么水灾的话,问题不大,因为有积蓄。如果粮食丰收了,而且收成非常好的话,百姓就非常富有快乐。《郊祀志上》:“明年,以岁比登,诏有司增雍五畤路车各一乘,驾被具。”这句话特别能够说明问题,这里的这个“岁”显然不是年岁的“岁”,它不是一年,而且这个“登”也是讲粮食的,因为粮食连年丰收“比”是屡次、多次、连续。颜注:“年谷频孰也。”颜师古怎么注这个“岁”呢?用“年谷”,也就是说,唐代到颜师古他还是理解的,他认为是“年谷”,是从杜预那儿来的,实际上也应该是粮食。《于定国传》:“(太守冤杀东海孝妇,郡中枯旱三年。)于是太守杀牛自祭孝妇冢,因表其墓,天立大雨,岁孰。”薛广德传》:“以岁恶民流。”颜注:“岁恶,年谷不熟也。”《史记·主父偃传》:“间者,关东五谷不登,年岁未复,民多穷困。”“五谷不登”和“岁不登”其实是同一个意思,粮食没有得到恢复,民多穷困。

《汉书·武帝纪》:“朕甚念年岁未咸登。”粮食不是全面丰收,也许稻子长得不错,麦子可能不太行,不是五谷大丰收,有的好一些,有的不好,所以叫“未咸登”,参差不齐的。《严助传》:“间者,数年岁比不登。”数年就是几年,这里我们就要注意了,“年”和“岁”这两个字不是连在一起的。“数年”,几年。“岁比不登”,粮食连续收成不好。《吾丘寿王传》:“是时,军旅数发,年岁不孰,多盗贼。”“年岁”就是年谷,谷物、粮食。《说苑·君道》:“三年,岁丰政平。向使宋人不闻君子之语,则年谷未丰而国未宁。”“三年,岁丰政平”二句,《韩诗外传》卷三作“三岁,年丰政平”,这个很典型,很有意思,就是两个字都是可以通的,表示一年,它可以用年,也可以用岁;表示粮食,它也可以用年,可以用岁,所以“年”“岁”二字互易,其义则一。下文“年谷未丰而国未宁”,就可以证明。
《盐铁论·力耕》:“丰年岁登,则储积以备乏绝。”就是说年成好的时候,粮食丰收,五谷丰登,储蓄这些东西,以备匮乏。《史记·日者列传》:“盗贼发不能禁,夷貊不服不能摄,奸邪起不能塞,官耗乱不能治,四时不和不能调,岁谷不孰不能适。”“适”实际上也是“调”的意思,我们常常讲“调适”。这里“岁谷”的意思也是非常清楚的,讲到年、岁、一年、两年、年景、年成的意思也有粮食的意思,其实另外还有一个意思,可以表示年龄,年岁。这里也顺便举一个例子,僖公二十三年《传》:“将适齐,谓季隗曰:‘待我二十五年,不来而后嫁。”这里讲晋文公重耳流浪在外,狄人将季隗嫁给重耳,重耳要离开北狄到齐国去,他离开的时候对季隗讲我走了以后还会来娶你的,你要等我。对曰:“我二十五年矣,又如是而嫁,则就木焉。请待子。”我已经二十五岁了,又等你二十五年,那恐怕也活不到那么长,尽管如此,我还是愿意等你。“二十五年”,犹二十五岁。“年”表示岁数,这个意思容易被忽略,在特殊情况下会误解到令人啼笑皆非的程度。例如《史记·齐太公世家》:“盖太公之卒百有余年,子丁公吕伋立。”这句话我们看起来文字都很熟悉,“太公之卒百有余年”没有任何问题,每个字我们都认识,但是连起来看就有问题了,他死了一百多年,他的儿子吕伋才立,那他的儿子要活多少年啊?那他又是何时生的这个儿子呢?有人把它理解成死了一百多年以后,是不是过了五代才下葬,裴骃的《集解》就是这样来解释的。其实不是的,“太公之卒百有余年”是说太公死的时候已经一百多岁了。我们常说“太公八十遇文王”,还要辅助他搞政治,然后伐殷,取而代之,还要帮他巩固政权。所以,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他死的时候已经一百多岁了,可以说是古代超级长寿的一个人,所以他也是《封神榜》里面一个重要的人物,文武双全,而且寿命超长。若果说是他死了以后一百多年他的儿子才继位,史实就完全无法理解了。
由此可知,一个“年”,一个“岁”,它有那么多的意思会出问题,而且它连起来也会出问题,它跟很多字词的组合会出现问题,这两个字连着读也会出现问题。真正读懂常用的一些字词,重要性于此可见一斑。我以前读《左传》出了一本《左传疑义新证》,最近想把它改成《春秋左传详注》,注释要更加细致一些,主要增加的就是一些最常用的字词,有一些我还没来得及整理成文,在《左传》里面有很多很多,所以我要在这里特地提醒同学们读书要细心,要精读、细读、熟读。像《左传》这样的书是经典中的经典,有人读了几千年,研究了几千年,像《四库全书》《皇清经解》《皇清经解续编》,多少著作,多少人在读。最聪明的脑袋读了几千年,你凭什么还能有一得之见呢?没有其它办法,就是要多读,熟读,读得滚瓜烂熟还不行,你要能用,充分地运用才说明你真真地掌握。有时候你背下来也没用,你要会用才行。


03
弗敢加也 



下面我们再来看这个“加”,增加的“加”。庄公十年:“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杨伯峻曰:“牺牲玉帛皆祭神之物,必依礼为之,不使超过规定。”按他的理解,应该就是增加,超出规格了,看起来不符合各项规定。其实这里的“加”,它应该是“诬”的意思,指虚夸失实。《说文·力部》:“加,语相增加也。”加为增益之义,引申之,则有“譄、诬”义,就是说话浮夸、拔高的意思。《说文·言部》:“譄,加也。”又曰:“诬,加也。”“加”“譄”“诬”同义互训。《说文·言部》徐锴《系传》:“以言增加之也。”你说祭祀的时候用了三头牛,三头羊,其实没有,可能就是两头或者一头,虚报数字了,这便是“以言增加之也。”《说文》:“诬,加也。”段玉裁注:“加与诬皆兼毁誉言之,毁誉不以实皆曰诬也。”也就是说,好的可以叫“加”,不好的也可以叫“加”。如果是好的,那就是在原来的基础上增加,有胜过它的意思;不好的就是虚夸、虚报的意思。我们知道了这个“加”的意思,还可以再继续去找相关的例子。我看到了“加”有虚夸不实的意思,我就再去查,比如说《汉语大词典》,假如查到《汉书·王尊传》:“浸润加诬,以复私怨。”“加诬”同义连文,类似于后世的诬陷、构陷。这样来理解“加”,把它放到原文里面,比“增加”的意思更加符合实际情况。其实《左传》里面关于这个“加”的理解,关于祭祀鬼神的数量,其它地方也是有说明的,我们可以参看。


04
公将驰之 



庄公十年《传》:“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杨伯峻曰:“驰,谓驰车而逐齐师。”那就有两个意思了,赶车去追齐师。其实这里只有一个意思,驰就是逐,直接解释成追赶、追击就可以了,不需要说驱车。《说文·马部》:“驰,大驱也。”车跑得很快,这叫驰。《广雅·释训》:“驱,驰也。”驱、驰皆有追逐之义。僖公二十八年《传》:“栾枝使舆曳柴而伪遁,楚师驰之。”车的后面拖了一些树枝,故意扬起很大的尘土来,好像逃跑的样子。“楚师驰之”,驰就是“追赶”。《史记·李将军列传》:“广乃遂从百骑往驰三人。”李广带领着一百多个骑兵去追赶那三个匈奴的射雕者、神箭手。《文选》王褒《四子讲德论》:“秋收则奔狐驰兔。”这当然就是“追”的意思。李周翰注:“奔、驰,皆追逐也。”不光“驰”有追逐、追赶的意思,“奔”也有追逐、追赶的意思,这个“奔”也是一个非常常用的一个字,但是它有追逐的意思,你能想到吗?我们一看到“奔”就是“逃跑”,是吧?这一类的例子非常多,我建议你们每个人都去查几个常用的字词,去翻一翻《故训汇纂》这部书。你查三五个词,你会有一个非常强烈的印象,有很多最常用的字词,有一些意思出乎你的意料,包括“一”“二”这样的字,你都可以去查一查,从头至尾把所有的义项都过一遍,不要跳过任何一个义项,当然,最重要的是那个本义,很多意思都是引申过来的。


05
自毁其家 



庄公三十年:“秋,申公斗班杀子元。斗谷于菟为令尹,自毁其家,以纾楚国之难。”杜预曰:“毁,减。纾,缓也。”桂馥曰:“毁谓破家。《苍颉篇》:‘毁,破也。’”我们常常讲毁坏嘛,桂馥认为是“破”的意思。这个成语里面有两个字我们是需要讲的,一个是“毁”,“毁”是什么意思呢?还有一个是“家”。“家”又是什么意思呢?这个“毁”实际上是“弃”的意思。“自毁其家,以纾楚国之难。”的意思是说他自己舍弃了自己的家财,把家里的财产都拿出来了,以舒缓楚国的国难,来帮助楚国渡过难关。毁有“舍弃”的意思,在我的《左传疑义新证》里面举了很多的例子,在这里,我们只举一个例子来说明一下。昭公元年《传》:“乃毁车以为行,五乘为三伍。”两军交战,但是晋国的军队是乘车去的车兵。杜预曰:“魏舒先自毁其属车为步陈。”杜预注解说晋国的将领魏舒把自己的战车给毁掉了,用步战的方法。竹添光鸿曰:“毁车谓去车队也。”杨伯峻曰:“毁非破坏,乃去而不用。”因为把自己的战车毁坏了。于情于礼,无论如何也说不通,所以这里的“毁”就是舍弃。本来是乘着车去打仗的,因为地形不利,可能不是在平原上面,所以就把这个车丢在一边,舍弃战车,编成步兵的兵行,叫做“毁车以为行”,把车兵都编成步兵的编制。“五乘为三伍”,古代的战车,每辆车上面有三个人,五辆战车,正好有十五个人,所以说“五乘为三伍”。编成步兵的行列以后,正好五个人一组,编成三组,意思就非常清楚了。“毁”有舍弃的意思,古书的例子非常多。比如说《庄子·胠箧》:“故绝圣弃知,大盗乃止;擿玉毁珠,小盗不起。”又曰:“毁绝钩绳而弃规矩……而天下始人有其巧矣。”“擿”扔掉了,“毁“舍弃了,也是抛弃、毁弃的意思,这些东西都不要了,那谁还来偷呢?因为你没有可偷的东西。“绝”“弃”“毁”同义。《楚辞·卜居》:“黄钟毁弃,瓦釜雷鸣。”谓“弃黄钟而用瓦釜也”,黄钟舍弃不用了,这里“毁”就是舍弃的意思。
我们再来看这个“家”字,家是什么意思呢?竹添光鸿谓“家指家财”,也就是他家中的财产。文公十四年《传》:“公子商人骤施于国,而聚多士,尽其家,贷于公有司以继之。”把家里的财产都用尽了,还不够,还要去借贷,继续施舍。襄公二十七年《传》:“遂灭崔氏,杀成与彊,而尽俘其家。”这里的两个字其实也很有意思,“俘其家”,家是什么意思?家是财产;那么这个俘呢?“俘”是取。《汉书》“俘其宝玉”就是取其宝玉的意思。“俘其家”这三个字里面也有两个是常用字,有一个认不清楚,第二个可能也搞不清楚了。这两例当中的家都指家产。《史记·吕不韦列传》:“九月,夷嫪毐三族……诸嫪毐舍人皆没其家而迁之蜀。”这里的“没”是“没收”的意思,那是把财产没收充公了,不是说把他们的家人没收再迁之蜀,这里是两回事情。司马贞《索隐》:“家谓家产资物。”这里的理解是正确的。所以说“毁家纾难”这个成语有两个常用的字,它有非常常用的意思,而在今天,我们的头脑里不太容易想起这两个意思来了,这样的情况非常之多,有的时候一句话可能本身就非常地复杂,而在复杂的一段话里面,很多字词也许都是很难理解的,而这中间又夹杂着一些我们经常碰到的,看到的字词,而如果我们不理解他的意思的话,对整个这一段文字的理解都会造成障碍,下面我们举一个这方面的例子。

《左传》闵公二年,晋献公太子帅师,“衣之偏衣,佩之金玦”。晋献公派太子带领着军队,让他穿上一件衣服,叫偏衣,什么意思呢?就是左右异色,比如说左边是黄的,右边是红的,总之左右两边的颜色不一样,这叫偏衣,给他一个金玦,让他戴上。先友曰:“衣身之偏,握兵之要,在此行也,子其勉之!偏躬无慝,兵要远灾,亲以无灾,又何患焉!”他说你看,把偏衣给你穿,让你掌握军事的大权,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任务,你好好努力吧!给你穿上偏衣并没有什么恶意,你兵权在握,重兵在手,可以远离灾害,不要多想,这没有什么问题,因为实际上这个偏衣和金玦都是有问题的,这几句话是安慰他的话。狐突叹曰:“时,事之征也。”什么时间是事情的一种征兆。“衣,身之章也”,衣服是身份的标志。“佩,衷之旗也”,佩戴的东西,“衷之旗也”这个“衷”我们这里先不讲,后面我们再讲。“故敬其事,则命以始”,如果非常郑重其事地对待某一个事情的话,开始就要非常地慎重。“服其身,则衣之纯”,这里的“服”其实也是一个常用的字词,“服”他有喜欢、喜爱的意思,《左传》里面有一个词叫做“服媚”,“媚”是什么意思呢?《说文》:“媚,说(悦)也。”喜欢可以叫媚,取悦也可以叫媚。“服”也有“用”的意思。国君要是信用他,就应该给他穿上一色的,正经的衣服。不能穿奇装异服。“用其衷,则佩之度。”这个“衷”又出现了,我们放到后面来讲。“今命以时卒,閟其事也”,冬天去本身就有问题。“衣之尨服,远其躬也”,给他穿左右异色的衣服,“尨”是杂的意思,“躬”和“身”是同义词。“佩以金玦,弃其衷也”,这个“衷”又来了,出现了很多次了。“服以远之,时以閟之”,给他穿的衣服表示疏远,也表示隔阂。“尨凉,冬杀”,杂色的衣服,说明心里是凉薄的,冬天它是肃杀之气。“金寒,玦离”,金表示一种寒,使人不寒而栗,玦表示诀别,决绝,要和你断交了。男女、君臣、朋友都如此,送玦表示要与之绝交了,所以送人是一种非常不好的东西,代表永别了。
回到前面讲的三处“衷”,“佩,衷之旗也。”“旗”和“章”也是常用的字词,都是标志这一类的意思。“衷”“身”其实也是同一个意思,这里的“衷”就是“身”的意思,“章”也是身体的一种标志,所以“故敬其事,则命以始。服其身,则衣之纯。用其衷,则佩之度。”“衷”是“身”的意思,表示用其人,那你给他戴的这个佩饰也要合法度。“今命以时卒,閟其事也。衣之尨服,远其躬也。”“躬”也是“身”的意思。“佩以金玦,弃其衷也”,说明要抛弃他了,抛弃其人。“衷”也是“身”的意思,所以说“服以远之,时以閟之,尨凉,冬杀,金寒,玦离,胡可恃也?”如果我们上下反复揣摩这句文字的话,“衷”“身”并用,有时候还互见,它们的意思是完全相同的。“衣,身之章也”与“佩,衷之旗也”。“服其身”的“服”可以解释成“喜欢”,也可以解释成“用”。我觉得虽然两种说法在上下文里面都可以讲得通,但是“用”更好,因为“用”和“弃”是相对应的,“用其衷”和“弃其衷”它是对应的。喜欢和任用,它们的意思当然也是相关联的。前面说“服其身,则衣之纯”;后面说“用其衷,则佩之度”。还有“衣之尨服,远其躬也”“佩以金玦,弃其衷也”都是两两相对的。“衷”用作“身”意,在后世的著作中非常罕见。


06
妖由人兴  妖不自作 



我们再来说一说这个“妖”字,庄公十四年《传》:“妖由人兴也。人无衅焉,妖不自作。人弃常,则妖兴,故有妖。”这个“妖”是什么意思呢?读《左传》的时候非常伤脑筋,“妖”字出现了多次,而且古书里面出现“妖”的地方太多了,组成字词的也太多了。但我们是否真正地理解呢?这又是另外一个问题了。我目前认为“妖”是“异”“怪”的意思,与“常”相对。凡异常、反常之事物,皆可谓之妖,故曰“人弃常,则妖兴”。违背了常道,那么各种怪的东西就都出来了,用我们现在的话来讲,各种幺蛾子都出来了。《左传》中还有一个地方出现了这个“妖”字,说晋献公的太子申生被骊姬陷害自杀了,自杀了若干年以后,有一个人出去,白天赶着车,碰上了太子申生,太子申生还坐上了他的车,跟他对话说:“有人做了很多的坏事,我请于上帝,上帝要来惩罚他。他说要把我们晋国灭了。”这个大臣说:“不行吧!如果晋国灭了,那社稷都没有了,也没有人来祭祀您了,您不就要挨饿了吗?”太子申生说:“那好吧!我再想一想,七天以后,在某个地方有一个巫者,你会看到我,我会附身在这个巫者身上。”过了若干天以后,这个大臣果然到那边去,看到这个巫者说他已经请于上帝了,还是要惩罚那个人,但是不让晋国灭亡,让他“毙于韩”,在韩地打一个败仗。我们知道,秦国和晋国在僖公十五年打了一仗,这就是韩之战。秦穆公说尽管他们打了胜仗,俘虏了晋君,而且他们要把晋君带回国,但是他们也不敢做太过分的事情。因为晋人曾经做过一个“妖梦”,你们不是做了一个怪梦吗?我们就是来让这个怪梦变成现实,践行这个怪梦,使它成真。这个“妖”就是“怪”,怪在哪儿呢?白日突然恍恍惚惚地做了一个梦,而且梦的内容也非常荒诞,太子很早就死掉了,怎么会上了他的车,还跟他对话,而且后来还真的成为了现实,这不是非常怪吗?所以“妖”是“怪”“异”“奇异”“奇特”的意思,古书中“妖”字,多用此义。《汉书·五行志》分为上、中、下三篇,上篇里面,中篇、下篇又分上下,有的还分上中下,可想而知有多少篇,里面讲的全都是这些奇奇怪怪的事情,有妖、孽、怪,其实妖怪就是怪物,就像《西游记》里面有大量的怪物,兔子精、狐狸精、狮子精,它是动物、畜生却能幻化人形,这不是很怪吗?还有其它没有生命的东西也幻化成人形,这不是很奇怪吗?这都是妖怪。“孽”,妖孽,孽也是“怪”的意思,孽畜为什么叫孽畜呢?因为兔子、狐狸等变成了美貌女子,这不是怪吗?草木之类奇异的东西叫做“孽”,跟“妖”相连的词有非常多,如“妖异”,妖异就是奇异、奇特;“妖怪”,其实就是怪;“妖言”,妖言惑众,即奇谈怪论;“妖服”,当然“妖”后来有形容女子妖娆、漂亮的意思,它也有异、怪的意思,古书里面古人不提倡的奇装异服叫“妖服”;步态怪异的叫“妖步”;本来日月五星的运行都是有规律的,现在乱套了,比如没有到时间而它超过了某个位置了,就是怪、异,不依常规运行的星叫“妖星”;还有“妖风”,我们看古代的章回小说,誓师大会刚开过,要出兵了,突然一阵妖风将旗杆折断,这是不祥之兆,妖风就妖在平地而起,平白无故地,这不是很怪吗?台风来了,出现大风不奇怪,江苏、浙江都是大风,现在没有任何征兆突然兴起,所以叫做“妖”。“人妖”就是一种怪人,非男非女,不是怪吗?顺便说一句,“人妖”恐怕不是泰国的发明,至少在近代的时候,“人妖”这个词已经出现了,而且变性这个事情更早。确实有一少部分人是自然变性的,在《史记》乃至更早的文献里面都有记载:“女子化为丈夫,与之妻,能生子。”这实际上是自然形成的人妖了,当然我们不能歧视他们。从生物学、遗传学的角度看,人本来就有两套系统。但是如果人为地变性,那就是“人妖”。还有一个我们常常讲的词,“妖孽”,“孽”也是“妖”、“怪”的意思,是奇怪的东西。再如“妖讹”,我们常说“幺蛾子”,“幺”源于“妖”,“蛾”实际上应写成讹误的“讹”。“讹”有走样之意,所以它也有怪异、奇异的意思,与“妖”是同义连文。不按常理出牌,反常、奇异,所以叫做妖讹,有时还写做“妖伪”。所以,如果追本溯源的话,“幺蛾子”恐怕应该是“妖讹”。
这些常用字词,我认为确实非常重要。更重要的是,如果同学们将来认真读一部古书的话,如果注意这个问题,会发现很多有意思的东西,这个方面的天地还非常之大。《左传》是如此,我想所有的经典都是如此。如果将来读一部正经、正史、诸子百家的书,掌握了这样一种方法,熟读、勤查、多思考,会发现很多很多有意思的问题。而且有时发现一个字,它会连成一线,继而连成一片,会觉着越读越有意思,这样我们就会有兴趣了。也许上课有的同学昏昏欲睡,但是如果真的读出兴趣来了,那你会感到越读越有劲,要进入这样一种状态,读书才有意思,否则太辛苦。我也建议同学们不必搞得太辛苦,如果觉着非常辛苦,这书一定读不好。当然,如果你有坚强的毅力,能够突破瓶颈,读出滋味、兴趣来,读书就成功了。“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实事求是地讲,老师对你们来说是没有多大用处的,老师顶多是和你们一起讨论、指点一下,但是所有老师讲的东西都要变成自己的东西,老师讲的方法要变成自己的方法才有用,否则一切都是徒劳的。其实我讲不讲也无所谓,因为我的一些想法都在我的书里写出来了,这些东西里面其实也包含着方法,仔细去阅读、体会、揣摩,方法都在里面。

07
乱气狡愤



《左传》僖公十五年:“今乘异产,以从戎事,及惧而变,将与人易。乱气狡愤,阴血周作,张脉偾兴,外强中干,进退不可,周旋不能,君必悔之。”在秦晋韩之战中,晋国的国君所用的马是郑国进贡的小驷,庆郑劝谏说,作战时用别国所送之马是不利的,即“今乘异产,以从戎事,及惧而变,将与人易”。“易”也是一个常用的字,人们最初想到的可能就是改变,很多事情都是有规定、约定的,一改变就会产生违、反的情况,这里的“易”是“违”的意思。“易”字也是在《左传》中很常用的一个词。后面“乱气狡愤”,重点是“狡愤”二字。此二字之意有各种各样的说法。杜预曰:“狡,戾也;愤,动也。”孔颖达解释为“言马之乱气狡戾而愤满”。事实上,孔颖达的解释与杜预的解释有同有异。用“狡戾”解释“戾”,这是用杜预的注。用“愤满”解释“愤”,这就和杜预不一样了。陆粲曰:“狡,狂也。”惠栋曰:“郑康成曰:‘愤,怒气充实也。’”即气很盛。洪亮吉《春秋左传诂》:“贾逵《国语》注:‘愤,盛也。’按:贾注此传亦当做‘盛满’解。”这个解释很好,将“愤”解释为“盛”的意思,实际是这实际上和孔颖达的解释也是相通的,“愤满”,“满”即盈、盛的意思。《方言》卷十二:“愤,盈也。”满、盛叫做“愤”。《广雅·释古下》:“愤,盈也”,即充满、充足。《礼记·乐记》:“粗厉猛起奋末广贲之音作,而民刚毅。”郑玄注:“贲,读为愤;愤,怒气充实也。《春秋传》曰:‘血气狡愤。’”看来郑玄看到的《左传》的原文是作“血气”,“血气”与“乱气”还是有所区别的。从这一异文看也是有价值的,我们姑且不提了。
“怒气”一词也很有意思,我们常常讲怒气冲冲,怒气即气很盛,以至于要冲出来。“心花怒放”,“怒”也是盛的意思。“鲜衣怒马”,马非常壮盛。所以,“怒”有“盛”的意思,即气非常充实、充盈。《国语·周语上》曰:“阳瘅愤盈,土气震发。”“愤”与“盈”连用,这和《方言》《广雅》都是相通的,“愤”就是“盈”的意思,同义连文,谓阳气盈盛也。《逸周书·时训》曰:“阴气愤盈”,即阴气盛。《后汉书·蔡邕传》:“阴气愤盛,则当静反动”,“愤盈”“愤盛”都是同义连文。这个字在《左传》中还是有人的解释是对的,而后人基本不知道“愤”字有“盈”“盛”“满”的意思。
最重要的是“狡”字,前文所引各家,没有一家将“狡”字说清楚,所以我们重点要关注的是“狡”字。“狡”和“壮”的意思是相近的,有壮盛的意思。其与“愤”的词义也是相近的。无论是“乱气狡愤”还是“血气狡愤”,都是讲充实、充盈的意思,是发怒时血脉很旺、气很盛的状态。我们从一般的字书中找不到“狡”为充、盈之意的直接解释,要正确理解其字含义,需要费些周折。《说文》中云:“毚,狡兔也,兔之骏者。”段玉裁注:“《小雅·巧言》传:‘毚兔,狡兔也。’按:狡者,少壮之意。”“狡”有“壮”意,所以也有“盛”的意思。有一个很有意思的成语叫做“狡兔三窟”。“狡兔”是指兔子的智商高?还是它长得特别健壮呢?我们后面再讲,这值得我们思考。书传常常“壮狡”连用。如《大戴礼记·千乘》中云:“老疾用财,壮狡用力。”即年纪大的人花钱,年富力强的人用力。《吕氏春秋·仲夏纪》云:“其器高以觕,养壮狡。”高诱注:“壮狡,多力之士。”即年轻力壮的那些人。

《战国策·齐策三》中有这样一个有趣的故事:“韩子庐者,天下之壮犬也,东郭逡者,海内之狡兔也。韩子庐逐东郭逡,环山者三,腾冈者五,兔极于前,犬罢于后,犬兔俱罢,各死其处,田父见而获之。”“罢”古同“疲”。这里的“极”也是个常用字,就是“疲”的意思,疲、极常常同义连用。如《史记·淮阴侯列传》:“百姓罢极怨望,容容无所倚。”疲和极是同一个意思,都意为“疲惫不堪”,是同义连文,而不是疲惫到极点。文中的“壮”“狡”实际上是对举的,壮犬和狡兔都是讲它们强壮,而不是狗强壮,兔子智商高。狗已经追到身后了,聪不聪明其实都一回事,因为没有地方可以躲,只能比速度,最后还是以力胜。“环山者三,腾冈者五”,最后都累死了,如果兔子稍微慢一点,马上就成了狗的口中之食。可见,这里的“狡”和“壮”都是讲他们强盛、强壮。我们再看“狡兔三窟”,其实也是一样的。狡兔更有可能是一只强壮的兔子,年轻力壮,有足够的精力去经营三个兔子洞,都打得深深的,不易被找到,可以躲起来避难。“狡”用作“壮”的意思其实是很多的,《淮南子·俶真训》:“罢马之死也,剥之若槁;狡狗之死也,割之犹濡。”“罢马”和“狡狗”也是相对的,老马瘦得不成形,如同枯骨一样,如果是一只壮犬,死了以后还是非常滋润的。刘文淇据《乐记》注引《左传》,以为“《传》文当作‘血气交愤’”,是有依据的,但是也未必对。“乱气”和“阴血”“张脉”从词法看也有其类似的地方。


08
吾且柔之矣 



僖公二十八年,晋楚城濮之战,作战前一夜,晋侯做了一个梦,即“晋侯梦与楚子搏,楚子伏己而盬其脑,是以惧。子犯曰:‘吉,我得天,楚伏其罪,吾且柔之矣’”。关于“柔”的含义,前人有各种各样的说法。杜预注:“脑所以柔物。”意为脑是软的东西,它可以使物柔化。焦循曰:“《素问·五藏别论》:‘脑、髓、骨、脉、胆、女子胞,此六者,地气之所生也,皆藏于阴而象于地。’《解精微论》:‘脑者,阴也。’阴柔,故子犯言吾且柔之。彼来盬我用齿,齿,刚也。我以脑承之,是有以柔其刚,故云柔之。”竹添光鸿的《左传会笺》在杜预注的基础上加以引申,杨伯峻的注用的是焦循的说法。总体来看,这样的理解有些别扭,绕来绕去有些迂回。依我看“柔”当训“扰”,为驯服之意。楚子俯伏在地,类屈服之状,故云“吾且柔之矣”。昭公二十九年传:“乃扰畜龙。”惠栋注曰:“应劭曰:‘扰音柔,扰驯也。’”扰读作柔,这样的音训,往往有“某字通某字”之意,音读“柔”,其意也是如此,即“扰驯”之意。《韩非子·说难》:“夫龙之为虫也,柔可狎而骑也。”王先慎《集解》引卢文弨曰:“《文选》袁彦伯《三国名臣序赞》注引‘柔’上有‘扰’字,《史》无‘柔’字,有‘扰’字。”事实上,有没有“扰”都是一回事,“柔”和“扰”是同义,合起来还是一个意思,都是驯服的意思。又引顾广圻曰:“柔、扰同字。”张衡《东京赋》:“圉林氏之驺虞,扰泽马与腾黄。”薛综注:“扰音柔。扰驯也。”我们知道《文选》除李善注之外之外,还有五臣注,江苏凤凰出版社影印了,其注释和李善的注不尽相同,我们在读《文选》遇到问题时是可以参考的。这里的薛综注就讲,“柔”就是扰驯的意思。《列子·黄帝》:“周宣王之牧正,有役人梁鸯者,能养野禽兽,委食于园庭之内,虽虎狼雕鹗之类,无不柔驯者。”“柔”与“驯”连用,同义连文,柔即是训的意思。杨伯峻曰:“‘柔’下原无‘驯’字。《藏》本、世德堂本有,今据补。《御览》九百二十六引无‘驯’字。”有没有,其实无差别。成公绥《啸赋》:“或冉弱而柔扰,或澎濞而奔壮。”“柔驯”“扰驯”“驯扰”“柔扰”皆同义连文。我们明白了“柔”字,也就读懂了一连串的词。哀公十一年《传》:“夫其柔服,求济其欲也。”“柔服”也是用的“驯”的意思,谓驯服、顺从。“柔”也跟很多的字词是有关系的。


09
胹熊蹯不熟



宣公二年《传》:“晋灵公不君,厚敛以雕墙,从台上弹人,而观其辟丸也。宰夫胹熊蹯不熟,杀之,置诸畚,使妇人载以过朝。”重点的一句话是“宰夫胹熊蹯不熟”。“胹”这个字非常生僻,是煮、烹饪的意思。熊蹯即熊掌,也很清楚。最重要的是我们最熟悉的字“熟”,此句看似没有问题,宰夫煨熊掌没有煨熟,所以国君生气把他杀了。但是细想还是有问题的。宰夫是专职的御厨,专管国君饮食,他的厨艺应是相当高了,现在居然没有煨熟熊掌,就拿上来给国君吃,这也太不可思议了。熊掌不是一般的东西,它有一个特点,即特别难烂。文公元年传记载,楚穆王发动宫廷政变,要杀其父成王,“王请食熊蹯而死,弗听”。成王为什么提出要吃一顿熊掌呢?因为熊掌极难煨烂,煨的时间长了,说不定就发生什么变化了,成王是为了拖延时间以待变化。
这里就有一个问题,难道“熟”字还有别的意思吗?“熟”字确实是有问题的,服虔有注:“蹯,熊掌,其肉难熟。”生和熟的概念我们知道。什么叫“难熟”?我认为,服虔是懂“熟”的意思的,但是在那个时代他们认为“熟”字就不需要解释,它的意思是非常明确的。我们可以判断,他没有误解《左传》的意思杨伯峻先生是这样注的:“熊蹯即《孟子·告子上》之熊掌,其味甚美,然难熟。”这里所说的“难熟”和服虔所说的“难熟”就不是一个概念了。在今天,如果不对“熟”特别说明的话,就没有人看得懂了。“熟”同“孰”,是烂的意思,而非“生熟”之“熟”。《说文·丮部》:“孰,食饪也。”段玉裁注:“饪,大孰也。可食之物大孰,则丮持食之。”“孰”“熟”二字与“烂”字意义相通。《说文》曰:“烂,火孰也。”食物煨烂了叫做孰。段玉裁注:“孰者,食饪也。饪者,大孰也。孰则火候到矣。引申之,凡淹久不坚者皆曰烂。”煨的时间长了,不再坚挺了,所以叫做孰、烂,这和果实熟了就会变软、变烂是一个道理。《说文》:“糜,烂也。”孰、烂二字完全是可以相通的。
《新序·杂事》中有这样一个故事:“管仲善断割之,隰朋善煎熬之,宾须无善齐和之,羹以熟矣,奉而进之,而君不入,谁能强之。”“羹”需要注意,它不是我们现在所说的汤、羹汤的意思,“羹”是肉,从羔、从美。从它的篆文看,把羊肉放在鼎、鬲一类的容器中煨,有热气冒起来,羊羔的肉非常鲜美,所以是肉的意思,它有熟和不熟、烂和不烂之分。肉经过割断、煎熬而后烂熟。《新唐书·忠义传序》:“彼萎靡软熟偷生自私者,真畏人也哉!”此“熟”与“烂”同义,也是“淹久不坚”的意思。《汉书·董仲舒传》记载董仲舒的对策:“自古以来,未有以乱济乱,大败天下之民如秦者也,其遗毒余烈,至今未灭,使习俗恶薄,人民嚣顽,抵冒殊扞,孰烂如此之甚者也。”“孰烂”即糜烂之意,“孰”“烂”同义连文。
接下来回到原文中,“熟”这个字义的理解很重要。宣公二年《传》中的第一句话“晋灵公不君”,即晋灵公是无道之君,所以他做了很多不应该做的坏事。如果真的是熊掌没有煮熟,在古代国君把他杀了无可厚非,把生的食物端送给国君,这是大不敬的事情,这就牵涉到“春秋大义”的问题了。因为熊掌是难烂之物,没有煨烂就把宰夫杀了,所以无道,这和“春秋大义”是连在一起的。有人主张义理派和训诂派,古学和今学分开,这种做法是完全错误的。古学和今学本来是《春秋》学中应有的东西,是《春秋》学的左右翼。《左传》重史实,是古文经学;《公羊传》《谷梁传》讲训诂、发挥经意,推算所谓的微言大义,它是今文学派。但是讲义理的基础是史实、训诂,如果连这个都讲不清楚,如何讲《春秋》的微言大义,所以它们是鸟之双翼、车之两轮,缺一不可,它们不是互相排斥、对立的,而是相互补充、相辅相成。所以今文学和古文学的门户之见,我主张是应当消弭的。

《初学记·器物部·羹》:“刘向《新序》曰:‘纣王天下,熊羹不熟而杀疱人。’”“不熟”实际上也是没有煨烂,这和灵公的事情也是相类的。《吕氏春秋》:“帀丘之鼎以烹鸡,多洎之则淡而不可食,少洎之则焦而不熟。”用鼎来烹鸡,多放水便冲淡了原有的味道,少放水那么烧焦了还没有烂。“熟”也是“烂”的意思。《方言》曰:“自河以北,赵、魏之间火孰曰烂。”《说文》:“烂,火孰也。”前面我们讲了“熟”有“烂”的意思,二者可以互训,我们现在再看一个例子,讲到“烂”的问题。定公三年有这样一个故事:“三年春,二月辛卯,邾子在门台,临廷。阍人以缾水沃廷,邾子望见之,怒。阍曰:‘夷射姑旋焉。’命执之。弗得,滋怒,自投于床,废于炉炭,烂,遂卒。”“旋”为小便之意。顺便提一下,《左传》中有很多问题是值得注意的,如“投”,“投”是跳的意思。有人说从高处跳下曰投,如投湖、投渊;还有些情况是从低处往上跳,也叫做“投”。所以“投”就是跳的意思,并没有上下方向的含义。关于此处“烂”的含义,杨伯峻先生注:“盖皮肤被灼烧,因感染细菌而死。”这便有个过程了,先是烧伤,然后溃烂,最后死掉了。但是,实际上可能更加直截了当,前面讲过“烂”与“熟”同义,一跳落入炉火里,直接便烧熟了。这里的“烂”也是“熟”的意思,二者的意思是可以互通的。我们常说“滚瓜烂熟”“烂熟于胸”,烂、熟都是熟的意思。很多的字词,它们最初的意思,我们读古书读不懂的意思,其实在现代汉语中还有存留,我们的口语中还在用,只是我们没有把它们联系起来而已。


10
箴之曰民生在勤,勤则不匮 



宣公十二年《传》:“楚自克庸以来,其君无日不讨国人而训之民生之不易,祸至之无日,戒惧之不可以怠。在军,无日不讨军实而申儆之于胜之不可保,纣之百克,而卒无后。训之以若敖、蚡冒筚路蓝缕,以启山林。箴之曰民生在勤,勤则不匮。”“箴之曰”以下,《左传会笺》和杨伯峻先生的注皆断为三句,且将“民生在勤,勤则不匮”看作“曰”的直接引语,加了引号,即:箴之曰:“民生在勤,勤则不匮。”沈玉成的翻译为:“告诫说:‘百姓的生计在于勤劳,勤劳就没有匮乏。’”也与之相对应。这样理解究竟有没有问题呢?我们要理解这段话,最关键的是把握“于”“以”“曰”这三个虚词。这三个字,简单地说,是同一个意思,“于”“曰”都有“以”的意思。在这里,“曰”也是一个介词,而非动词,如果将这个介词理解为动词,就会将后面两句话加上引号,将其看成直接引语,这样理解就错了。从句式、句法、词性、词义、文意看大不一样。其实上文的句式是非常统一的,而且也是非常特别的。这段话的主语“其君”,也就是楚王,没有一天不讨国人而训之,“训”是一个动词,“之”是一个宾语,指代国人,他以什么来告诫国人呢?后面是一个介宾结构,而这个介词带的宾语很长,带了三句话——民生之不易,祸至之无日,戒惧之不可以怠。本来是完整的三句话,民生不易、祸至无日、戒惧不可以怠,加了“之”字,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使其只能成为句子中的一个成分,在这里成为介词的宾语。后面几句也是一样。“箴之曰”也就是“箴之以”,用“民生在勤、勤则不匮”来告诫他们。
对于“于”字,前人的理解基本上还是正确的,认为是“以”的意思,杨伯峻、竹添光鸿、刘文淇他们都讲过。“于”用作“以”也有很多的例子,我们不一一列举了。“曰”也可以作“以”来解,前人一般是忽略的,当然也有少数搞训诂、文字的人注意到了,但是在我们具体读古书的时候,我们往往会忽略这方面的含义。一方面是因为“曰”的后世用法非常单一,思维的定式太强了,很难想到有别的意思;与之相对的另一方面,“曰”用作“于”的意思,再转弯成“以”的意思非常罕见。事实上,古书里是有这种用法的,哀公十五年《传》云:“以礼防民,犹或踰之,今大夫曰死而弃之,是弃礼也,其何以为诸侯主?”其中,“曰”也是“以”的意思,“曰死而弃之”即以其死而弃之。俞樾曰“《尔雅·释诂》:‘粤、于、爰,曰也。’而爰、粤、于三字又训‘于’,是‘曰’‘于’义同。《礼记·礼运》:‘其降曰命,其官于天也’,言其降于教命者,皆其法于天者也。上句用‘曰’字,下句用‘于’字,亦虚字变换之例。”《左传》中“于”“以”“曰”三字互换,这是一个非常典型的例子,可以为俞樾的《古书疑义举例》添上一个例子。因为用作“于”“以”的“曰”字非常少,需要大费周折才能把它搞清楚。

11
余姑翦灭此而朝食



我们知道有个成语叫做“灭此朝食”。顺便说一下,《左传》里面成语很多,我的一个朋友研究汉语的成语,他做过统计,出于《左传》里面的成语比《史记》《汉书》的还要多,是古书中最多的,所以《左传》中有大量的成语,其中有一个我们一定熟悉:“灭此朝食”。我们所有的成语词典都读作zhāo食,并以这样的读音做出相应的解释。事实上,从读音、字义上看,都是有问题的,当然,这二者也是联系在一起的,读音读错了,自然也就理解错了。成公二年《传》曰:“癸酉,师陈于鞌。邴夏御齐侯,逢丑父为右。晋解张御郤克,郑丘缓为右。齐侯曰:‘余姑翦灭此而朝食!’”林尧叟注:“言我且翦灭此辈而后早食。”章太炎先生曰:“史公以‘会食’读‘朝食’,则朝不读‘朝夕’之朝,而读‘朝宗’之朝。”即读cháo,而不读zhāo,它的意思我们后面要讲到。杨伯峻先生说:“章炳麟《读》据《齐世家》作‘会食’,因读为‘朝会’之‘朝’,恐与《传》意不合。”《读》即《春秋左传读》。这里有一个非常有意思的现象,我们在读古书的时候,会发现前人有各种各样的说法,有时是不同的,有时甚至是完全相反的。有的可能全讲错了,后人接受了;有的是前人讲对了,后人还不以为然,这里就是这样的情况。章太炎认为“朝”是“会”的意思,其实是对的。
《左传》中的大战有很多次,经常讲到怎么打仗,打仗的一般程序是怎么样的呢?我们常常会看到“诘朝,将见”“诘朝,请见”,是“明天早上,战场见”的意思,即古人打仗基本上都是选择在早上。《左传》讲的更加具体,通常是“晨炊蓐食”,“蓐”是厚、丰盛的意思,即饱餐一顿,之后还有各种程序。饱餐一顿后,将军队从营地拉出来到战场,一般是一片开阔地,有时敌人压到军营前了,没有办法陈列开来,这时就把烧饭的灶、井填了,将地势整平,然后就地陈列排开,拉开架势准备打仗。继而商量战略战术,还要听誓,开誓师大会、激励士气,是不是还要喝碗酒、把碗一摔这就不太清楚了;还要战祷,祈祷的内容《左传》也有,有人说希望全身而退,这是最常见的;次一等的说,“大命不敢请”,但是希望不要伤到脸或者其他什么地方就好,有这样一系列的程式。战斗结束还有很多事情,若敌人逃跑还要追逐,可能有的还追得非常远;彻底打败了,最后还要打扫战场、清理战利品。这个过程就需要很多时间,单就打仗本身来说,有时一天都不能结束。《左传》里面就有这样的情况,如成公十六年,晋楚鄢陵之战,“旦而战,见星未已”,一大早开始作战,打到星星月亮都出来了战争还没结束。那怎么办?大家都饿着肚子也没办法继续打,于是约定退兵。子反命令军吏“察夷伤,补卒乘,缮甲兵,展车马,鸡鸣而食,唯命是听”,慰问伤兵,增补战车甲士,重新整顿兵制,修理甲胄兵器,检查、排列开车马。第二天一大早再开战,吃饱了再继续打。我们想想看,仗打得“见星未已”,第二天再打,所以在通常情况之下,大战完毕再用早餐绝无可能。因为作战前、后都有一系列的程序,尤其是大战一般都是早上饱餐一顿,大家约好了下了战书来打,所以绝无可能打完之后再去吃早饭。
《史记·齐太公世家》叙鞌之战:“顷公曰:‘驰之,破晋军会食。’”用“会食”解释《左传》中的“朝食”。讲到这里,读音就知道了,应该读cháo,而“朝”有“会”的意思。《周礼·春官·大宗伯》:“以宾礼亲邦国,春见曰朝,夏见曰宗,秋见曰觐,冬见曰遇。”《礼记·王制》中说法更多:“以朝、觐、宗、遇、会、同于王。”郑玄注引郑司农曰:“春曰朝,夏曰宗,秋曰觐,冬曰遇,时见曰会,殷见曰同。”《周礼·秋官·大行人》中讲:“春朝诸侯而图天下之事,秋觐以比邦国之功,夏宗以陈天下之谟,冬遇以协诸侯之虑,时会以发四方之禁,殷同以施天下之政。”各种各样的不同的名称都是会见、会同之意,朝、觐、宗、遇、会、同的意义其实都是相通的。《礼记·王制》中讲:“耆老皆朝于庠。”郑玄注:“朝,犹会也。”《史记·夏本纪》:“荆及衡阳维荆州,江、汉朝宗于海。”谓江、汉会合而入于海,朝、宗都是会合的意思。《五帝本纪》曰:“雷夏既泽,雍、沮会同。”“朝宗”与“会同”之意也是完全一致的。所以我们讲过《左传》,再理解这个成语,就可以读为“灭此朝cháo食”。时间差不多了,我们今天就讲到这里。


录音整理:胡玉花、孙苏晓;统稿:王少帅
审定:赵生群教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