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优展推介|流风回雪见苏工——瞿利军玉雕作品展

 珠宝专家团 2021-02-01

瞿利军简介

瞿利军,男,生于七十年代,苏州人士,中国玉石雕刻大师,研究员级高级工艺美术师,江苏省工艺美术大师,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苏州玉雕)代表性传承人。苏州市玉石雕刻行业协会常务副会长。

从得知瞿老师要办展,就一直想写这篇推介。

小编和瞿老师的一位老友在高空相识,不到两个小时的飞行时间,由于专业的关系,聊得十分投缘,撰写毕业论文的时候便介绍瞿老师给我认识了。由于自身认识的限制和实操经验的不足,我很多想法都显得幼稚,虽然很多地方都不足,老师仍然很慷慨,给了我这个晚辈耐心地指导和点播

暑假到访苏州,特地去工作室拜访。记得当时苏州四十度,老师就说了句“如果不怕热,就来吧”。见面之前,我想象的是身着长衫的长者形象,可是见面后,运动鞋,短袖T恤,老师真人很年轻。听着老师讲述他的经历,从绘画到玉雕,从玉雕厂到天工奖。以前看过老师的《流风回雪:苏州玉雕创作与审美》,书中曾提到当年学习玉雕时每天看似重复实则充实的日子,话语间,书中那太阳在琢刻线条中从东到西踱步的场景好像就在眼前了,听作者亲自讲述,是另一种那种微妙的感动。

听过一句话,热爱造就勤奋,勤奋造就天才。如果你有一份非实现不可以的热爱,有练,是必须的。对于晚辈,老师说静候“时代浪潮”,在浪潮没来之前,相信行业,不必彷徨,踏踏实实的学习、积淀,做好自己的事情,那么在浪打过来的时候才可以在浪尖上起舞。一句话,做好有准备的人。

第一次在工作室看到这片羽毛时,我甚至没想过这是一件玉雕作品。白羽毛用的是和田籽料,红羽毛用的是玛瑙,嵌在一块彩色琉璃上,在慢慢飘落,又仿佛被时间凝固了。琉璃的颜色可以想象成唐宋绘画中的青绿山水。一片红羽毛飘扬在空中,被透明的背景衬托着,下放飘落的白羽毛则被青绿衬托着。

当然,这件只是作品一件代表,还有更多精美的作品在苏州博物馆里静静的等候着大家~

 

六骏

                          薄胎双层对瓶

2016子冈杯金奖作品《至尊气象》

《水乡渔隐》

最后,附上一篇《苏州玉雕创作与审美》的自序,希望大家也可以得到一点启发,永远热爱真诚,热爱美好。

  不知是不是因为年纪渐长的缘故,我越来越怀以前的时先。

  查尔斯狄更斯在《双记》的开端写道那是最好的时代,那是最糟糕的时代;那是智慧的年头,那是愚昧的年头,那是信仰的时期,那是怀疑的时期;那是光明的李节,那是黑暗的李节,望的春天,那是失望的冬天,我们全都在直奔天堂,我们全都在直奔相反的方向——简而言之,时跟现在非常相像,些最喧嚣的权威坚持要用形词的最高级来形它。说它好,是最高级的;说它不好,也是最高级的”。

这也是我想说的。

七十年代出生,十年代学艺,其的变化以天翻覆计,当时物质总是贫乏,好在十年弹指一挥问,否极泰来,人们重拾希冀,心向光明。如些人说,十年代着实是个美好的年代,人们难得的兼备热望和理想,学习、做事自然腔调。我从绘画到徵雕再玉雕,每天学习生活所包围、填似重复,每天又在进步,日光从东到西不不慢地踱步,心思平和将每一条线涂抹、琢刻到精谨细致,或弯曲,或笔直。

  这种日子后来似乎便很少遇得到,囚为人心开始变得蠢蠢欲动,坐得、耐得寂寞的人少了。整个社余环境也在追逐快速,迫使人们不断向前,狼奔豕突,为为利,生落在人后面。经济成了消费经济,时代也成了消费时代。总而言之,就是失去了追求精致的情怀,以及对事、对物、对人的那份天然的敬畏。敬畏与内心相,与作相连。敬畏之心才会对玉材报尊重。对于一个玉雕创作来说,自己这里一道坎必须敢于跨过去,那便是不要太过于迷信雕工。雕工是后的东西,天然的玉材人工永远无法取代人说美玉不雕,又人说玉不琢,不成器”。两种说法都没错,因为说话的立场不同,一个强调天然,一个强调人为。但我们不能走极端,而是必须将两结舍,才会有所谓的因材施艺,乃至于天人舍一。当然,两者结合的键是让人去适应材料,而不是让村料适应人,在这样的前提下再去寻求平衙。

  和创作的敬畏心相比。审的灵魂,更不可或缺审美不可能孤立存在,个人的审也心须从两方面来看社会审对个人审的影响、个人审美的发挥。社会审对个人审美的影响,也是通过个人审美表现出来。个人审美需要个人的文化做基础。玉雕倘若没育文化,没有底蕴,没有灵魂,完全以仿制带头,以吃苦耐劳打,充量也只能停留在工艺品的层面。创作者的学习过程是一个不断把自己打开的过程,而非封闭,从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去发现、找寻并从中汲取营,加上苏州玉雕自身便着丰厚的历史人文积淀,利用好这些资源,创作思路自然会更加阔,审美水平也会不断进阶。

苏州艺术给人的感觉总是空、轻盈、秀雅的,表现在玉雕艺术方面依然如此,髣髴兮若轻云之蔽月,飘飘兮若流风之回雪”,这种美感染了我,造就了本书的文字,希望也能感染你们。

  我不是一个怀旧的人,我只是热爱真诚和美好。

                                                       瞿利军     

                                       甲午年春于苏州中鼎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