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意大利布契拉提Buccellati 家族的百年匠心(上)

 珠宝专家团 2021-02-01

意大利Buccellati家族品牌,从1758年开始出现在历史记录中,2013年,这家百年家族企业将公司的控股权出售给了意大利私募基金Lauro Cinquantadue S.r.l.,2016年,基金创始人Claudio Sposito 去世,随后其遗孀向Italmobiliare SpA (ITMI.MI) 出售了基金公司。

2016年5月,世界第二大奢侈品公司历峰集团(旗下拥有卡地亚、梵克雅宝、万宝龙等奢侈品品牌)曾洽购过Buccellati,不过未能成功。

最终,从房地产、矿业拓展到黄金钻石珠宝行业的国内民营企业刚泰集团,通过子公司悦隆实业,以1.955亿欧元拿下了 Buccellati 85% 的股份,而其余15%的股份,由Lauro Cinquantadue S.r.l.和创始人家族分别持有 7.5%。

向文艺复兴致敬——Mario Buccellati

从文艺复兴时代开始,“美”就成为意大利人心中坚信的一种可以改变世界的力量,意大利的各个城邦都在努力经营着自己独有的创造美的艺术。米兰最有名的美的创造地之一就是”金饰街坊”,Buccellati家族在1758年成为了“金饰街坊”的一员,Contardo Buccellati开创的珠宝店,为贵妇人制作首饰,为战士们的宝剑上镶嵌宝石。就像千百个意大利珠宝作坊一样,他们有精湛的手艺,整日与珠宝为伍,只是缺少一个登上顶峰的契机。

时光的流动飞速而无情,米兰的珠宝业随着意大利半岛的政治风云而起伏。米兰的统治者从西班牙人变成奥地利人,又变成了拿破仑,直到1870年才与意大利各城邦组成了意大利王国。不论哪一次权力变换,总是有新的勋章与珠宝要制作,BucceLlati的银器始终是罗马教廷指定的圣器制造商。

而Buccellati家族等待了150年,终干迎来了家族的第一个珠宝巨匠级人物——Mario Buccellatio。

Mario从小就在家里的珠宝作坊长大,金银与宝石是他最熟悉的玩具,成为一个伟大的珠宝工匠则是他继承家族的梦想。19世纪初的米兰,珠宝行飞速发展。1906年,14岁的Mario以聪慧的反应和对于珠宝加工基础工艺的灵巧掌握以及家族的努力推荐,成为了米兰最负盛名的金匠贝特拉密的学徒。贝特拉密对文艺复兴时代充满向往,Mario在他的熏陶下也对文艺复兴充满敬意。不同于以往的珠宝工房的“实干为主”的学徒方式,贝特拉米对Mario的培养更像是培养一个艺术家,从绘画到建筑以及诗歌等各方面去开阔Mario的视界,Mario的眼界也从一名珠宝工匠向珠宝艺术家的境界提升。

金匠贝特拉于1919年去世,他没有按照意大利的传统将自己的生意留给家人,而是出人意料地交到了爱徒Mario手中。几十年后,随着全球越来越多的人喜欢Buccellati珠宝,金匠贝特拉密的名字永远成为Buccellati珠宝品牌故事的一个篇章,被人们所牢记,他最好的作品就是Mario Buccellati。

那是一战结束的时代,世界重新划分秩序,新贵不断崛起,电影工业蓬勃发展,人们模仿着银幕中明星的姿态,社交活动蓬勃,珠宝是名媛最好的朋友。

Mario接管了金匠贝特拉米以及自己家族的生意,在位于米兰大教堂和Scala歌剧院之间的Via Santa Margherita 19号开设了自己的第一家珠宝店。

Mario复兴了一种精湛的独门功夫,就是文艺复兴时期己为金匠们使用,后逐渐失传的一种雕金技巧——织纹雕金,这需要使用几种古老而特殊的刀具进行雕刻与织纹,赋予黄金与银最佳的延展性和可塑性。Mario将古老的技巧翻新,还相继研究出织纹雕金的不同种织法——Riato织法、Telato(仿麻纹理)、Modellato(花边样式)、Segrinato(丝绒效果)和Ornato(雕塑雕刻法),只是最简单的Rigato织法就要求工匠在切割所有织纹时全部按照同一个方向。不过这样的苛刻与精细让珠宝与金银制品从此有了织物般柔软的美感,如薄纱般轻柔。凭借精湛的织纹雕金工艺和文艺复兴审美色彩的作品,Mario为新时代的珠宝品位树立了坐标。

意大利著名诗人与剧作家Galxiele DArniunzio赞美Mario Buccellati是将珠宝的艺术与意大利文艺复兴的历史完美联结的“金匠王子”。

Baccellati的珠宝已经成为欧洲众多皇室与贵族的标配珠宝,Mario很快就成为有名的“DAnnunzio Vittoriale宫殿”的金匠,梵蒂冈的教皇也成为了Buoaellati珠宝的贵宾。

而这一切,仅仅是Bucoellati珠宝传奇的开始。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