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寒假阅读丨关于一年级孩子的阅读问题,你想知道的都在这里

 秋虹在路上 2021-02-01

一年级的孩子读绘本需要亲子共读吗?还是引导孩子自己读?


安徽语文名师汤玫:

“孩子都上一年级了,开始认字,也学会了拼音,不用再陪着他读书了。”这是很多一年级家长会有的想法,特别是看绘本,家长们会觉得反正孩子只是喜欢看图画嘛,自己去看就好了。那么,一年级的孩子在读绘本时还需要亲子共读吗?

其实,亲子共读的意义,并不仅仅在家长给孩子讲了一个故事,或是教他认识了多少个字。亲子共读时,孩子可以通过爸爸妈妈的语言,再结合画面,自己进行理解和思考。绘本的图画和文字是在同时讲故事的,非常符合一年级孩子的认知能力。家长们在和孩子亲子共读的时候,可以根据每一本绘本不同的特点,以合适的方式读给孩子听,或者请孩子自己读给大人听,或者是父母和孩子交替着来读绘本,比如分角色读、表演读、一人一段读等等。有一次我给孩子读一本绘本,上面的字体有大有小,她就说:“妈妈你读小一点的字,我读大的字。”这样来读,她特别开心。

很多时候,我们和孩子看同一本书,是走进儿童世界的一条捷径。一本书、一个人物、一句对白,都可以是一个家庭的独特暗语,因为全家都读过这本书啊,一说起来都眉飞色舞,多有趣。

亲子共读不光是“读”,还可以“聊”,和孩子海阔天空地聊书,是他们最喜欢的。统编教材上有“和大人一起读”,还可以有后续——“和大人一起聊”。当然,和孩子聊书,不是做阅读题,也不是进行思想教育。在看了《我们不要放屁虫开巴士》这本绘本后,小朋友最喜欢发现那些搞笑的情节,然后来反复讲给大人听,还手舞足蹈地边讲边演,我们呢,也配合着哈哈大笑,孩子就越聊越起劲了。

当然,如果孩子愿意安静地、不被打扰地去自己看一会儿书,我们要做的,就是给他一个有书包围的环境,和一段独立支配的时间,让阅读自然发生。自主阅读和亲子共读并不发生冲突。

虽然孩子上了一年级,我们都希望他们认字越多越好,可以自己读更多的书,但阅读的目的,还是首先让孩子爱上阅读,感知图书散发的美好与温暖,以及通过阅读可以得到的启发和收获。即使孩子认识很多字了,他们依然喜欢和父母在一起阅读的亲密感受。

现代社会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在每一天的奔波忙碌之后,能有一段和孩子依偎在一起,放松的、亲密的亲子共读时光,那会是一份多么甜蜜的享受。这些阅读时光会成为孩子童年岁月的一道光,照亮他们未来的人生路。

一年级的小朋友们读绘本,有哪些好习惯可以让他逐渐跨越到文字书?


深圳语文名师麦慧慧:

图画书是低年级孩子最喜欢的读本之一。精彩的画面,丰富的色彩,马上就抓住小读者们的眼球。图画书毕竟是孩子阅读启蒙的读物,意在激发孩子阅读的兴趣。如何运用图画书的一些阅读技巧,让孩子们逐渐跨越到文字书呢?是很多家长关心的问题。我认为,可以运用以下的方法,让孩子从图画阅读逐渐转向文字阅读:

1、旧书不厌百回读。

图画书马上能吸引大家眼球的一定是图画。当我们的孩子熟悉了图画,了解了整本书的大概内容后,也要让孩子继续捧起这本。读第N遍的感觉一定跟读第一遍的收获是不一样的。在读的过程中,我们要适当地引导学生从关注图画牵引到关注文字。所以,反复阅读很重要。

2、亲子阅读讲方法。

家长与孩子共同阅读的过程中,家长除了是讲述者的身份,还可以是倾听者的身份。让孩子学会把故事复述给家长听,锻炼了孩子的思维和表达能力。

此外,我们在讲述故事的时候,家长可以边用手指着图画中的文字,边读给孩子听。特别强调图画中最突出的几个文字。比如书名“脚印”这两个字,是整本书中最常见的词语。让孩子找找除了封面上有这两个字,还有哪一页有?通过找词语这些游戏,让孩子在阅读和游戏中不知不觉就认识了汉字。我们识字的规律就是在不断再现的过程中,加深记忆。

在图画书阅读的滋养下,孩子很快就能认识图画书中零星的文字,再加上一年级已经完成了拼音的学习,文字书的阅读也就指日可待了。

小朋友读散文诗有什么好处?


江西语文名师胡华:

诗人惠特曼曾经这样说道:“有一个孩子每天向前走去,他看见最初的东西,他就变成那东西,那东西就变成了他的一部分……”

散文诗是一种相对灵活的文学体裁,融合了诗的表现性和散文描写性的特点,既有散文的自由,又有诗歌的灵动,文学的美感、质感在散文诗里尽显无遗。它在本质上属于诗,有诗的情绪和幻想,给读者美和想象;在内容上它保留了有诗意的散文性细节;在形式上它有散文的外观,不像诗歌那样分行和押韵,但不乏内在的音韵美和节奏感。让小朋友读散文诗,对孩子的成长和学习是很有意义的。

1.提高孩子的写作能力,提升对文字的敏感性

一首好散文诗,就像是一扇窗子,能让孩子看到更绚丽的世界,孩子也许不一定会记住所有读过的内容,但那种潜移默化的影响,会沉淀为孩子的涵养和气质,会帮助孩子形成天然的语感和基本的语言能力,好文字会自然而然流淌到孩子的作文本上。

2.培养孩子的气质,懂得如何表达自己的情感

散文诗语言简洁、旋律优美、感情真挚,足以抚慰孩子焦躁的心灵,能让他们的感情更细腻,心灵更柔软,生命更有质地。有利于培养孩子的读书方式、学习方式、生活方式、思考方式、写作方式,这些知识在日常的学习中,是无法学习到的,谁也教不了,全靠自己多读,在其中琢磨、摸索、判断。

3.培养孩子语感,感受韵律之美

散文诗的写作从构思立意到行文技巧,从语言表达到落点选取,无不需要精雕细琢。大量接触优质散文诗,能体会到好的韵律、词语和意境,能够形成一定的思考力,语感的形成也就自然而然,从而更好地培养他们对于语文学习的感知力,对于阅读文章的理解力。在孩子的幼年打下这样的功底,不仅能有效提高语文成绩,也是日后写作、演讲的基础和底气。

4.培养孩子审美意识,滋润情感丰富心灵

散文诗有着独特的审美品质,讲究情感的纯净、语言的精致和艺术的境界。庸俗、粗鄙永远进入不了散文诗。散文诗的美文性决定它必须具备审美含量。它为孩子界定看世界的方法和高度,浪漫地唤醒每个孩子内心深处都有的审美潜能,让他们在每一个日常中,能按照美的方式生活。从而提高孩子欣赏能力,对美丑的分辨力、感受力、理解力,进而陶冶情操,提高审美素养。

5. 培养孩子的创造力,启发丰富的想象

越早接触散文诗,越有助于孩子培养认知能力,越能赋予孩子创造力和想象力。散文诗对孩子的影响是润物无声的,能培养孩子的创造力和独立思考能力,理解复杂的、多样性的世界,让孩子能兼容并包,拥有灵活跨界的创造力。

《雪人》是无字书,对于低年级小朋友的阅读有哪些难度?

四川语文名师曾燕燕:

看到这个问题,我的第一反应是:无字书对于低年级小朋友来说,应该是没有难度的,或者说比我们大人想象中的简单。我很喜欢挪威音乐教育家布约克沃尔德提出来的“本能的缪斯”之说,他提出这样第一个结论:“本能的缪斯”是儿童与生俱来的一种以韵律、节奏和运动为表征的生存性力量和创造性力量。创造性力量不正是文学需要的力量吗?

《雪人》是一本无字书,在我们大人看来,这本书给一年级的孩子,很难吧,什么文字都没有,不能学到什么东西吧?那我们先来看看课外阅读对孩子们的教育作用吧。

朱自强教授在《小学语文儿童文学教学法》一书中说:“文学的教育应该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和指向:一、文学的语言教育。二、想象力的培养。三、健全人性的养成。”

这本无字绘本《雪人》是一本非常好的文学的语言教育教材。你或许会说,这不是无字绘本吗?哪里来的文学的语言呢?语言,就在孩子那里。不到两岁的孩子,他会比喻吗?可是他们会指着一滩水说:“妈妈,快看,乌龟!”他们语言积累少,句子不复杂。但是,这不就是孩子的“本能的缪斯”吗?没有人教他们比喻,他们会从水的形状跟乌龟的形状很像,把他们联系在一起。

孩子天生对图画敏感,大多孩子拿到绘本,都会先从图画入手去读这本书,大多孩子在看绘本的时候,都能比大人更敏感地发现图画中的关键点。他们在读图的时候,会比我们想象的厉害得多。一本无字绘本,不同的人来读,会读出不一样的故事,因为每个人的语言积累是不一样的。当我们一家人围坐在一起,都来讲述自己看到的这个故事的时候,孩子的兴趣会非常高,他说不定比我们拥有高学历的大人还能讲得好呢。

我们还可以尝试用诗歌的语言来讲述这个故事。梅子涵教授说:“儿童都是行为诗人。”冬天到了,很多地方都会下雪,趁着假期,带着孩子们去看一看真正的雪,堆一个真的雪人,这样的行动就是一首诗。孩子们看着雪的吃惊和兴奋;踩着积雪的声音;抬头看着天空飘落的雪,用嘴巴接住;拍打树枝上的积雪;抓一把雪洒向空中……这些行为就是诗,再用长长短短的句子把这个过程记录下来,这就是诗。我们大人,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做的,就是让他们尽情地玩,让他们尽情地说,让他们尽情地写,然后默默地竖起大拇指,露出你惊讶的表情,给他们点赞。

文学作品具有虚构性,它所描绘的世界往往是超越现实的第二世界,将孩子带到了一个可以释放心灵的幻想空间。现实的雪人是不会走路,不会说话,更不会飞的。可是《雪人》绘本中的主人公雪人是一个非常有礼貌,可以陪小男孩做各种事,还能带着小男孩认识新事物的朋友。这样大胆的想象通过图画的方式画出来,让孩子在想象的空间自由的驰骋,雪人这个真实可感的形象就是培养孩子想象力的过程。他们知道了,原来身边这些看似没有生命的事物,我们都可以把它写“活”过来,他们“活”了,生活就趣了!

其实,在小朋友的心里,这些事物本身就是活的,他们不是常常给自己的玩具讲话吗?他们早就把陪伴着自己长大的这些小玩具、小物件当成自己的“雪人”了,而这样一本书的出现,更笃定了他们心中认定的事实,他们的想象在作家这里得到肯定,会生出更多有意思又有意义的想象。孩子的想象力就在这一次又一次的阅读中不断融会贯通。

绘本还要帮助孩子心灵成长。《雪人》最后一页,小男孩静静地看着融化了的雪人,这一幅小小的图画是小男孩的思考和探索,画面外的小读者们呢?是不是也在静静地思考。孩子们在以后生活中面临一次又一次离别的时候,是不是也会想起这个消失的雪人呢?就像冬天一定会过去,春天一定会来一样,雪人一定会消失,陪伴我们一起长大的朋友也会渐行渐远,但和朋友度过的美好瞬间,一定会留在心底深处,温暖着我们继续前行!

把书还给孩子,孩子可能会比我们想象中更会读书!

《灶王爷》这类国风绘本,有哪些地方是需要引导孩子特别关注的?

浙江语文名师滕严艳:

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中国风原创绘本的崛起是我们中国孩子的幸事。这一类绘本最大的特点就是浓浓中国味,画风独特,看着就是一种视觉享受。更重要的是这些绘本弘扬和传承着中国传统文化。而孩子精神世界的塑造需依靠优秀的传统文化。因为只有将中华文化的基因根植于孩子心中,才会有民族自豪感、民族自信心和正确的价值取向。优秀的原创绘本就是孩子感受中华文化的重要途径之一。

所谓文化存在于日常生活之中。它真实展现了中国本土的人情人性,非常贴近大众的生活状态,这点在很多国风绘本里都有体现。我们在阅读这类作品时很容易产生共鸣,内心深处柔软的记忆被唤醒了。比如《灶王爷》这本书,我在看的时候也想起小时候奶奶祭灶的一些情景,对这本书就特别有亲切感。

熊亮说:“一个人小时候看过听过的东西他永远不会忘。”中国传统文化是植根于我们记忆深处的,每当拿起这样的书本,内心就不会不由自主的亲近,这些文化记忆已经融入到我们的基因里,无法忘却。

但是对于现在的孩子而言,随着时代的发展,传统习俗越来越淡化,以至于很多人说现在过年越来越没有年味了,其实就是仪式感的缺失。

遗憾的是现在的孩子很多都不知道灶王爷,也不知道祭灶这一习俗。因此在阅读《灶王爷》时候,我建议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分享自己小时候家里祭灶的场景,会有哪些习俗?和书本上哪里不一样?也可以和孩子聊一聊自己心中的灶王爷,讲一讲灶王爷的传说,甚至可以和孩子一起动手做一做糖瓜……让他们也感受一下传统过节习俗,在生活中产生共鸣,让绘本和生活联结和传统文化联结。

《小狐狸买手套》可以讲读的角度很多,母爱、勇气、成长,哪一点更打动你?为什么选择这本书?

深圳语文名师陈婕:

新美南吉和黑井健一起创造的小狐狸和狐狸妈妈的形象,与我们在其他文学作品中常见的狐狸不同。在这个故事里,我们感受到的是单纯与可爱,信任和温暖,不知不觉,我们已经深深地爱上了它们。

狐狸妈妈捂着小狐狸冰冷的手,是爱;她想起朋友被抓的经历,把小狐狸“推出去”自己买手套,是爱;她焦急地在雪地中等待小狐狸归来,也是爱。

小狐狸买完手套,在回家的路上,听见一位人类妈妈在哄她的宝宝睡觉。隔着温暖的黄色窗帘,我们能想象到,这位妈妈一定是温柔地抱着自己的宝宝,轻柔地唱着催眠曲,宝宝在她怀里安静地睡着。多么美好的画面啊!小狐狸想到了自己的妈妈,于是飞奔着向妈妈在的地方奔去。来时摇摇晃晃,千难万难,这时因为一心想着妈妈,竟然也能飞奔而去了。

故事中无处不在的母爱深深地打动了我,狐狸母子之间的爱与人类母子之间的爱是如此相似。读到这里,我似乎能感受到早早失去母亲的新美南吉对母爱的渴望;读到这里,我总是特别想抱抱自己的宝宝,亲亲他软软糯糯的脸颊,就像那位一年级的孩子说的那样:我们拥抱一下,就像《小狐狸买手套》里的一样。

母爱,是永恒的主题。医生惠普尔说:“书是屹立在时间汪洋大海中的灯塔”。冬夜里,把更多好书带给孩子们,和他们一起点亮灯塔,便是每一位教师和家长可以担当的责任和使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