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迈入中医之门第76篇:肿瘤发病原理探析

 我是圭水 2021-02-02

骨病就用黑百通,皮肤有病活氧油!

肿瘤和各种癌症如同人类生活的阴影,给很多人生活留下挥之不去的阴霾,很多人在肿瘤康复后依旧在内心留下很大的阴影。肿瘤在现代社会的发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但现代医学对肿瘤的发病机理还不是特别清晰,主要认为是机体在各种致瘤因子作用下,局部组织细胞增生所形成的新生物因为这种新生物多呈占位性块状突起,也称赘生物。现代医学目前对肿瘤的治疗思路通常是这样的:如果具备典型的手术条件,一般是切除后进行化疗、然后进行中医调养。如果不具备手术条件,如肿瘤已经扩散、位置接近要害部位无法手术、病人体质过于虚弱等则一般放弃治疗,把中医当做“最后的稻草,死马当活马医”,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做最后的努力,这是目前普遍对待肿瘤的观点和处理思路。

一般说来,良性肿瘤后果较轻,而恶性肿瘤一般后果较严重。

良性肿瘤与恶性肿瘤的主要区别有以下几个方面:

良性肿瘤

恶性肿瘤(癌)

生长缓慢

有包膜,膨胀性生长,摸之有滑动

边界清楚

不转移,预后一般良好

有局部压迫症状,一般无全身症状

通常不会引起患者死亡

生长迅速

侵袭性生长,与周围组织粘连,

摸之不能移动

边界不清

易发生转移,治疗后易复发

早期即可能有低热、食欲差、

体重下降、晚期可出现严重消

瘦、贫血、发热等

如不及时治疗,常导致死亡

那么中医如何看待肿瘤呢?笔者在第58篇《厥阴病启示》和第61篇《中西医观点统一以及中西医流派的寒热统一》做过一些论述,但不系统,本文再较为系统的探析一下。

从肿瘤的外形看,肿瘤是身体内在不该长的地方长了一个“多余”的东西,按照“热胀冷缩、温暖刺激生长,寒冷抑制生长的自然规律”来判断,肿瘤的生长点一定有能量和热量的郁结和淤积,另外,肿瘤通常伴随的恶臭和脓包等情况,根据这个现象,肿瘤的生长点一般环境比较恶劣,郁结点一般会伴随坏血、痰饮、脓血等物质。归纳一下来看,导致肿瘤的直接原因有两个:一是身体的精血流动不通产生了郁结,郁结久了会化热导致能量郁结为肿瘤生长提供动力;二是郁结伴随着痰饮、浊水浊气和脓血为肿瘤生长提供物质来源。


古人的用语习惯以及词汇和现代人不一样,在古代词典中没有肿瘤这个词,但《黄帝内经》的最后一篇《灵枢.痈疽》中提出了一种“痈”和“疽”的病。

“黄帝曰:余闻肠胃受榖,上焦出气,以温分肉,而养骨节,通腠理。中焦出气如露,上注溪谷,而渗孙脉,津液和调,变化而赤为血。血和则孙脉先满溢,乃注于络脉,皆盈,乃注于经脉,阴阳已张,因息乃行。行有经纪,周有道理,与天合同,不得休止。切而调之,从虚去实,泻则不足,疾则气减,留则先实。从实去虚,补则有余,血气已调,形气乃持。余已知血气之平与不平,未知痈疽之所从生,成败之时,死生之期,有远近,何以度之,可得闻乎? 歧伯曰:经脉留行不止,与天同度,与地合纪。故天宿失度,日月薄蚀;地经失纪,水道流溢,草萓不成,五榖不殖;径路不通,民不往来,巷聚邑居,则别离异处。血气犹然,请言其故。夫血脉营卫,周流不休,上应星宿,下应经数。寒邪客于经络之中,则血泣,血泣则不通,不通则卫气归之,不得复反,故痈肿。寒气化为热,热胜则腐肉,肉腐则为脓。脓不泻则烂筋,筋烂则伤骨,骨伤则髓消,不当骨空,不得泄泻,血枯空虚,则筋骨肌肉不相荣,经脉败漏,熏于五脏,藏伤故死矣。”


这段话的意思是:人体的肠胃纳受谷物,消化水谷后,靠心肺的动力输出无形的卫气,卫气温暖和滋养人体的肌肉关节,从内向外宣发正气保持毛孔的开合。人体中焦的肠胃输出营气,营气象雾露一样。流注于肢体肌肉间相互连通的缝隙及凹陷处,渗透于更细小的孙络,津液和调,变化而成为赤色的血液。血液和畅,孙脉就先满溢,从而注入络脉,络脉得到充满,于是注入经脉,人体的血脉就会充足。人体的营卫之气伸展布舒,随着呼吸运行全身。气血运行按照宇宙天体的自然规律运行,治病、调理气血的虚实为目标,须用心专至,补泻均应得宜。用泻的方法去除实邪,泻得过度,就会损伤正气而使它不足;针刺时出针快,邪气就可减去;针留止不出,正气就可得到养护。用扶正的方法消除虚弱,如补得太过,就会实有余而助长残留的虚邪。血气和调了,人体才能保持正常,人体正常的情况是血气平和,但痈疽发生的原因是什么呢?以及形成、消散的时日,而且痈疽患者或生或死,生死的日期有远有近,应如何测度?岐伯说:人体经脉流行不止,天体自然的运行规律吻合,当天体运行失其常度,就会出现日蚀、月蚀等异象;地上江河失其正常的运行规律,水道就会溃决而泛滥流溢,众草不能生长,五谷不能繁育,道路不通,百姓不能往来,或聚于街巷,或居于邑落,彼此隔离,异地而处。人的血气也会出现类似情况,人体血脉及营卫之气,周流全身而不停止,上与天的日月星辰相应,下与地的十二经水之数相应如果寒邪侵入于经络之中,血就会凝涩;血凝涩,则不畅通;血液不通,卫气就会归往其处而不能回返,所以形成为痈肿。气收缩郁结就会转化为热,热邪会灼烧肌肉和伤害其中的精血使肌肉腐烂;肌肉腐烂,则化而为脓;如果脓液不能泻出,就会烂筋;筋烂,就会伤骨;骨受伤害,骨髓就会消解;骨髓消解,则骨中空。如果痈脓仍不得排除,血液坏损亏虚,筋骨肌肉不能相互荣养,进而经脉败漏,恶气向内熏蒸五脏,五脏俱伤,所以人就死亡了。


上面的这段话,《黄帝内经》对痈疽的产生原理描述的非常准确,而且把这篇放到了《黄帝内经》的最后一章,可见其用意之深。

在《伤寒论》厥阴篇中335条提出“伤寒,一二日至四五日,厥者必发热。前热者后必厥,厥深者热亦深,厥微者热亦微。厥应下之,而反发汗者,必口伤烂赤。”即身体局部出现热、伤口和脓痈的根源是身体受邪郁结化热导致。

接下来,《黄帝内经》又仔细论述了痈疽长在不同部位的病理和名称:“愿尽闻痈疽之形,与忌日名。歧伯曰:痈发于嗌(咽喉)中,名曰猛疽。猛疽不治,化为脓,脓不泻,塞咽,半日死。其化为脓者,泻则合豕膏,冷食,三日而已。发于颈,名曰夭疽。其痈大以赤黑,不急治,则热气下入渊腋,前伤任脉,内熏肝肺。熏肝肺,十余日而死矣。阳留大发,消脑留项,名曰脑烁。其色不乐,项痛而如刺以针。烦心者,死不可治。发于肩及臑,名曰疵痈。其状赤黑,急治之,此令人汗出至足,不害五脏。痈发四五日,逞之。发于腋下赤坚者,名曰米疽。治之以砭石,欲细而长,疏砭之,涂以豕膏,六日已,勿裹之。其痈坚而不溃者,为马刀挟瘿,急治之。发于胸,名曰井疽。其状如大豆,三四日起,不早治,下入腹,不治,七日死矣。发于膺(左右大臂),名曰甘疽。色青,其状如榖实□□,常苦寒热,急治之,去其寒热,十岁死,死后出脓。 发于胁,名曰败疵。败疵者,女子之病也,灸之,其病大痈脓,治之,其中乃有生肉,大如赤小豆,锉陵翘草根各一升,以水一斗六升煮之,竭为取三升,则强饮厚衣,坐于釜上,令汗出至足已。发于股胫,名曰股胫疽。其状不甚变,而痈脓搏骨,不急治,三十日死矣。发于尻,名曰锐疽。其状赤坚大,急治之,不治,三十日死矣。发于股阴,名曰赤施。不急治,六十日死。在两股之内,不治,十日而当死。发于膝,名曰疵痈。其状大,痈色不变,寒热,如坚石,勿石,石之者死,须其柔,乃石之者,生。诸痈疽之发于节而相应者,不可治也。发于阳者,百日死;发于阴者,三十日死。发于胫,名曰兔啮,其状赤至骨,急治之,不治害人也。发于内踝,名曰走缓。其状痈也,色不变,数石其输,而止其寒热,不死。发于足上下,名曰四淫。其状大痈,急治之,百日死。发于足傍,名曰厉痈。其状不大,初如小指,发,急治之,去其黑者;不消辄益,不治,百日死。发于足趾,名脱痈。其状赤黑,死不治;不赤黑,不死。不衰,急斩之,不则死矣。”


接下来,又论述了“痈”和“疽”的差别:“子言痈疽,何以别之?歧伯曰:营卫稽留于经脉之中,则血泣而不行,不行则卫气从之而不通,壅遏而不得行,故热。大热不止,热胜则肉腐,肉腐则为脓。然不能陷骨髓,不为焦枯,五脏不为伤,故命曰痈。黄帝曰:何谓疽?歧伯曰:热气淳盛,下陷肌肤,筋髓枯,内连五脏,血气竭,当其痈下,筋骨良肉皆无余,故命曰疽。疽者,上之皮夭以坚,上如牛领之皮。痈者,其皮上薄以泽。此其候也。

上段话的大意是:痈和疽二者如何分辨?岐伯说:人体的营气稽留在经脉之中,血液就凝涩而不能畅行;血凝涩不能畅行,卫气也随之受到壅塞阻遏而不能畅通,因而生热;大热势盛不止,就会使肌肉腐烂化脓。不过,痈毒通常不能深陷,因而骨髓不致焦枯,五脏也不会被伤害,所以叫做痈。黄帝问:什么叫疽?岐伯说:热气大盛,毒邪下陷于肌肤筋髓骨肉之中,向内连及五脏,致使血气干涸衰竭,患处内里的筋骨肌肉都烂坏无余,所以叫做疽。疽的表皮晦暗无光泽,而且坚硬,与牛颈下的厚皮相似:痈的表皮较薄且有光泽。这就是痈和疽各自的特征。”


根据上述这段话的描述,“痈”会导致肌肉腐烂化脓,但邪气不会深陷,所以后果较轻,可略看做是良性肿瘤。“疽”的描述和现代医学认为的恶性肿瘤很接近,会攻击五脏,所以后果很严重,可视为是恶性肿瘤。

根据《黄帝内经》的描述,肿瘤的发生可归结为两个主要原因导致:

  1.   人体依靠饮食、呼吸、摄入水、遵守自然规律,五脏六腑良好的运作下形成有形的营血和无形的卫气两种能量,有形的阴血和无形的阳气按照自然规律运行在身体的五脏六腑和体表,其中五脏是精血的存贮单元,六腑是精血的“制造加工厂”,人体如果按照自然规律办事,饮食、起居有节,情志有控,身体的气血就充足,就不容易受到外邪的攻击导致疾病。简单来说,正气不足是导致疾病的根本原因。


  2.  如果违反自然规律就会造成自身的气血不足而抵抗力下降,外邪入侵人体就会产生“郁结和阻滞”,例如寒邪会牵引收缩,直接导致疼痛和气血瘀滞,热邪会损伤消耗人体正常阻滞和津血,也会造成阻滞。阻滞时间久了就会产生郁结的热,郁结热会损害肌体并导致身体组织和血液变化为脓血,郁结会导致局部新陈代谢失调,和脓血交织在一起会吸收身体的痰饮、水湿形成肿瘤,同时,郁结的热会为肿瘤生长提供能量来源。外邪入侵是导致肿瘤的直接原因。

通常说来,正气越虚弱,外邪就容易进入身体更深的地方,产生的郁结点也较深,就更容易在更深的地方形成“痈疽”,潜伏期也较长,危害也较大。

分析清楚了肿瘤产生的原因,下一篇,我们将介绍对治的思路和方法。

作者:同人,原文首发公众号“四圣弘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