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带你了解一下热搜上的弱视

 zhaopenghui450 2021-02-02
一众网友在心疼小咘咘的同时也在感慨弱视一定要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那今天就来和大家聊聊如何发现与诊断弱视。

弱视诊断


关于什么是弱视,小儿眼科学组于2011年达成了新的《弱视诊断专家共识》。弱视是指视觉发育期由于单眼斜视、未矫正的屈光参差和高度屈光不正以及形觉剥夺引起的单眼或双眼最佳矫正视力低于相应年龄的视力,或双眼视力相差2行及以上,视力较低眼为弱视。严格按照这一概念进行判断,如果想要诊断弱视必须满足定义中的几个诊断要点。

要点一:弱视在视觉发育期出现

图中所示的为视觉发育曲线,在出生后2岁是视觉发育最快的,对环境变化最敏感的时期,这个时期称为视觉发育关键期,此后持续到12岁均是视觉发育的敏感期。因此在此期间出现形觉剥夺,屈光不正等因素才会形成弱视。咘咘今年5岁,还是处于弱视发病的时间窗。

相反,如果患者在视觉发育期视觉良好,在之后出现了视力下降,那么不能将其归于弱视患者。这就提示我们,如果遇到矫正视力不良的患者,那么在问诊时需要着重询问既往视力、病史、戴镜史。



要点二:有弱视发病原因

定义中指出引起弱视通常有以下4方面原因:单眼斜视、未矫正的屈光参差、高度屈光不正以及形觉剥夺。因此想要诊断为弱视,必须找到这四类原因的其中一种或多种原因。

屈光不正性弱视:单纯的低度屈光不正不会形成弱视,通常远视超过+5.00D,近视超过-8.00D,散光超过2.50D未矫正才会形成弱视。

屈光参差性弱视:通常我们认为双眼屈光度相差1.50D会形成屈光参差性弱视,但是临床工作中发现,远视相差1.00D可能会屈光度较高的眼睛可能形成弱视,近视相差3.00D容易形成弱视。因为近视眼屈光度较高的眼睛可能在视近时被使用到,因此近视眼出现低度屈光参差不容易发生弱视。

小咘咘两个眼睛视差6.00D(小编猜想视差应该是屈光参差的意思吧~)引发了弱视。患有这类弱视的小朋友确实不太容易自己发现视力不好,因为如果这个小朋友没有尝试过单眼视物是没办法知道自己有一只眼睛看不清楚的。所以每年的视力和屈光度的检查真是是非常有必要的。

斜视性弱视:通常发生在恒定性斜视的患儿身上,斜视眼长期被抑制从而发生弱视。

形觉剥夺性弱视:在婴幼儿时期,先天或过早发生屈光间质浑浊或瞳孔被遮挡引起的视觉发育异常称为形觉剥夺性弱视。
要点三:低于相应年龄的视力

诊断弱视时最直观的诊断依据就是视力,传统意义上以0.8作为视力标准。但并非所有人均是同一标准,要以对应年龄来进行判断。3岁矫正视力未达到0.5,4~5岁矫正视力未达到0.6,6~7岁矫正视力未达到0.7,7岁以上矫正视力未达到0.8将其诊断为弱视。

这里大家一定要注意不同年龄的诊断标准不一样的,如果3岁的小朋友矫正视力没能到1.0也是正常现象,不要着急处理。(这里指的都是矫正视力,不是裸眼视力哦)
要点四:双眼视力相差2行以上,视力低的为弱视眼
如果双眼视力相当,我们以视力是否达到上述标准作为诊断依据,但如果患者双眼视力相差2行以上又有发病因素,那么视力低的眼镜也将诊断为弱视。

 弱视相关检查 


为了准确的鉴别和诊断弱视,避免弱视的小患者未被及时发现,不是弱视的小患者误诊为弱视。我们应该进行以下相关检查,检查后对照上文所说的弱视诊断依据才能判断患者是否真的属于弱视。

1、视力检查

2、屈光状态检查

3、眼底及注视性质检查

4、眼位

5、融合功能

6、对比敏感度

7、调节功能

8、眼动功能

9、眼部健康检查

通过一系列检查,排除眼病器质性病变后,如果患者在视觉发育期间出现了视力低于正常水平的问题,并且我们可以找到弱视的致病原因,那么就可以将该患者诊断为弱视。准确的诊断固然重要,但更为重要的是需要家长,学校,医生共同做好前期筛查。及早为孩子建立屈光档案,定期进行眼健康及视觉相关检查。

撰稿:王琦;校对:盛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