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庆州有一座大白塔

 四十八顷氏 2021-02-02

在赤峰市的巴林右旗,有一个苏木叫索博日嘎。“索博日嘎”是蒙古语,汉译为“塔”。在索博日嘎苏木境内,有一座辽代的大白塔,当地人习惯称其为“白塔子”,即庆州白塔。

金鸡神药

关于这座塔的来历,还有一个传说在民间流传很广:据说,辽圣宗耶律隆绪有一个妃子,生得又黑又丑,不受人待见,只好每天干一些打扫殿堂的活计。有一天,她正在干活,突然发现了一个用金子缕刻的鸡雏,爱不释手。这时,正宫娘娘来了,这个黑丑的妃子害怕了,慌乱之中将那金鸡吞下肚去。万万没想到,她不但没有因吞金而死,反而脱胎换骨变成了一个丽人。于是,皇帝开始宠爱她,还将她的等及和待遇也提升了不少。

耶律隆绪死后,这个由乌鸦变凤凰的妃子自命为皇太后,还用计谋杀了正宫娘娘。计谋戳穿后,新皇帝降罪于她,让她在奉陵邑庆州城为皇帝和皇后守陵念经赎罪。经文上说建造七级浮屠可以洗刷一切罪恶,她便捐出平生所有积蓄乞求佛祖的保佑。佛祖看她心诚,一夜之间造出了一座玲珑宝塔来。

因此,这座塔又被当地人称作“金鸡白塔”。

其实,上面的这个民间传说是有史料依据的,只是有些欠准确。那个黑丑的妃子是真实存在的,叫萧耨斤,在《辽史》中可以读到有关她的记载。

据史料记载,萧耨斤的确曾经长得很丑,面色黝黑,目光像恶狼一样。但由于出身贵族,是辽太祖皇后述律平的弟弟阿古只的五世孙女,辽圣宗耶律隆绪还是把她娶进了后宫。只是,耶律隆绪嫌她长得太丑了,从未把她当妃子看待,而是把她安排到母亲萧绰也就是那个著名的萧太后的帐中当宫女使唤。

一天,萧耨斤正在给萧太后打扫床榻时,偶然拾到一只金鸡。恰在这时,萧太后进帐,萧耨斤在慌乱之下吞下了那只金鸡。没想到,这金鸡竟然是鸡状的神药。过了几天,萧耨斤的皮肤竟然变得光彩照人了。对此,萧太后非常惊异,感叹道:“你日后一定能生下奇子!”于是命令隆绪与其同房。

开泰五年(1016)二月,萧耨斤生下一子,取名木不孤,即为耶律宗真。因子而贵,耶律隆绪封萧耨斤为顺圣元妃。

萧耨斤当上元妃后,却毫不知足,野心勃勃,傲慢无礼,在多次陷害皇后萧菩萨哥无果后,又暗中收罗亲信,培植势力,为日后专权奠定了基础。

太平十一年(1031年),隆绪病死,耶律宗真即位,即辽兴宗。临死前,隆绪告诫萧耨斤说:“我死了之后,你别怨恨皇后。你是太子的生母,我也不会亏待你的名分,皇后虽尊为齐天太后,你为皇太妃,但我会打破惯例,以你为法天皇太妃。”但萧耨斤却私藏了遗诏,自立为太后,窃取军政大权,并以自己的生辰为应圣节,从而开始了四年之久的残暴统治。重熙元年(1032),上尊号为仁慈圣善钦孝广德安靖贞纯宽厚崇仪天皇太后(或作仁慈圣善钦孝德安景贞淳宽厚崇法天皇太后)。

萧耨斤得势后,最想除掉的当然是皇后萧菩萨哥了。她与她的同党们罗织罪名,诬陷菩萨哥与其弟谋反,菩萨哥的两个兄弟因此被处死。继而,萧耨斤又派人去刺杀菩萨哥。菩萨哥不堪凌辱,含恨自尽身亡。

皇后萧菩萨哥死后,萧耨斤更加的变本加厉,甚至将把耶律宗真的一举一动也都置于自己的控制之下,使得这对母子的关系非常紧张。萧耨斤担心宗真亲政后,自己的权力会被剥夺,于是就与她的兄弟萧孝先合谋,企图废掉宗真,另立自己的小儿子耶律重元为帝。但耶律重元却不为所动,将母亲所谋告知皇帝哥哥。宗真不甘被废,暗中策划,先发制人,夺回权力。

重熙三年(1034)五月,萧耨斤和宗真去行宫消暑,萧耨斤的亲信都留在中京。宗真见时机成熟,先找借口扣押了萧孝先,逼他招供废立阴谋,接着带着200命亲兵包围了行宫。耶律喜孙带人直闯萧耨斤的卧帐,杀死她身边的数十名内侍,然后用一辆囚车把她押往庆州软禁起来,并在第二天下旨废萧耨斤为庶人,萧耨斤集团就此铲除。

重熙十六年七月,宗真将年近七旬的萧耨斤迎回奉养,但她却毫无悔意。于是,母子间的积怨越来越深,互相提防,即使偶尔一起出去,也要隔着几十里远。

重熙二十四年(1055),宗真去世。萧耨斤却一点儿也没有悲伤的样子,见儿媳崇圣皇后萧挞里悲泣如礼,对她说:“汝还年轻,何必哀痛如此!”

清宁元年(1055),道宗耶律洪基尊萧耨斤为太皇太后。清宁三年(1057)十二月廿七己巳,这位太皇太后死去,第二年五月初一庚午朔,上谥号钦哀皇后。五月初四癸酉,葬庆陵。即“中会川行宫之寿安殿,旋殡于庆州北别殿之西阶,粤明年夏五月四日癸酉,迁附于永庆陵”。

1988年,当地政府在维修这座辽代大白塔时,发现了建塔碑。碑文记载:“南阙浮提大契丹国章圣皇太后特建释迦佛舍利塔。自重熙十六年二月到重熙十八年。岁次乙丑七月辰朔十五日丙午记。”说明此塔用三年时间建成,兴宗重熙十八年为公元1050年。章圣皇太后即辽圣宗钦哀皇后。《辽史》不但记载了她曾吞食金鸡而变得美丽一事,还记载有她曾在庆州守陵之事。

       


九帝归宿

大辽契丹,共传九帝。这九帝的最终归宿分别为:祖陵、庆陵、怀陵、显陵和乾陵。

辽祖陵位于巴林左旗哈达英格境内,辽太祖耶律阿保机葬于此,由太祖皇后述律氏主持修建。祖陵由陵区和奉陵邑祖州两部分组成;辽庆陵及其奉陵邑庆州位于巴林右旗北部索博日嘎苏木,建造于辽代极盛时期,是我国北方重要皇陵之一。这里山势雄伟,森林密布,溪流纵横,辽圣宗、辽兴宗和辽道宗的三座皇陵依山起势,即东陵、中陵和西陵;辽怀陵位于巴林右旗岗根苏木的一个袋状形山谷之中,由奉陵邑怀州、内陵区和外陵区三部分组成的大型陵园,辽太宗、辽穆宗长眠于此;辽显陵位于辽宁省北镇市,主陵在富屯乡的琉璃寺,是辽太祖耶律阿保机的长子耶律倍的陵墓;陪陵在富屯乡新立村的董家园子,下葬的是耶律倍的长子、大辽第三代皇帝世宗耶律兀欲,世宗的怀节皇后、皇妃珍氏、耶律倍的三子耶律隆先和耶律倍的四子耶律道隐;辽乾陵位于辽宁省北镇市,主要皇陵位置在富屯乡龙岗子村,当地人称此处为“大土包”,据说是辽景宗耶律贤和睿智皇后(俗称契丹萧太后)的合葬墓。另据史书记载,这片陵区内还埋葬着天祚帝耶律延禧以及名臣耶律隆运(韩德让)等数十位辽代声名显赫的人物。

辽圣宗耶律隆绪,公元982年至1031年在位共49年,为辽景宗长子,小字文殊奴。隆绪即位时年仅12岁,由母亲萧太后摄政。统和元年改国号辽国为契丹国,统和四年率大将耶律斜轸、耶律休哥击败北宋军队。统和二十二年大举南进,在澶州与宋真宗缔结澶渊之盟,结束了辽国与北宋的战争。他在位时,颇能选拔使用人才,在辽代有贤明君主之称。

辽圣宗在位时,经常到上京西缅山狩猎,缅山即今之瓦仁辉特乌拉南麓群山。圣宗爱其秀美将缅山改名为永安山。

辽太平十一年(1031年)六月,耶律隆绪崩于大福河行宫,耶律宗真即位,号景福元年,“六月乙未,奉大行皇帝(圣宗)梓宫殡于永安山太平殿”,“癸丑诏写大行皇帝御容”,“丁巳,上谒大行皇帝御容,哀恸久之”。此后,新皇帝兴宗将圣宗皇帝的遗物散群臣,将永安山改为庆云山,建望仙殿,在陵南建奉陵邑曰庆州。此即为庆陵之永庆陵,即东陵,还先后附葬有仁德皇后和钦哀皇后。

仁德皇后即萧菩萨哥,圣宗统和十九年(公元1002年)被册立为皇后,号齐天皇后。她通晓百科,善弹琵琶,心灵手巧,尤喜工艺制造。辽中京的清风、天祥、八方三殿就是仿照她用草秸扎制的模型建造。辽兴宗重熙元年(1032年),仁德皇后萧菩萨哥被钦哀皇后萧耨斤谋害后,初葬于上京郊外白马山,后迁葬到祖州陵园。辽道宗时,“大康七年,岁次辛酉,十月甲寅朔八日辛酉,先谥仁德皇后萧氏,发自祖州西之玄寝,迁附于永庆陵”。

辽俗崇东,以东方为上方,东陵西侧的中陵为辽兴宗耶律宗真的陵寝。兴宗崇佛,坐以图存,国势渐衰,于辽重熙二十四年崩于行宫。兴宗死后,道宗即位,于清宁元年(1055年)十一月,葬兴宗皇帝于庆陵,还将陵寝所倚庆云山改名为永安山,即永兴陵。中陵附葬有仁懿皇后。仁懿皇后又称懿德皇后,名萧挞里,因她在平叛“重元之乱”中,存医救社稷之心,洞烛其奸于前,率部围歼于后,遂稳定了辽朝的秩序,避免了一场战乱和灾难,很受朝野的奖赏。她于大康元年岁次乙卯十一月乙未崩于长庆川,旋附殡于祖陵,“即以乾统元年岁次辛巳六月庚寅朔,二十三日壬子,迁座于永兴陵”。

庆陵之西陵永福陵是辽道宗耶律洪基的陵寝。

辽道宗佞佛以至于昏昏噩噩,不视朝事,国势日衰,于寿昌七年崩于韶阳川行在,徙殡于庆陵仙游殿之西阶,于乾统元年迁葬于永福陵。附葬西陵的是辽道宗宣懿皇后。

宣懿皇后即萧观音,姿色动人,才华出众,自制音律,作歌赋诗。她关心国事,忱以诗心苦谏夫君,后遭诬陷被道宗赐死,被送回娘家安葬。辽道宗寿昌七年(1101年)耶律洪基病殁,辽天祚皇帝耶律延禧即位,追封萧观音为宣懿皇后,与道宗合葬庆陵。

 

奉陵庆州

在前面已经提到了,据辽国制度,凡皇帝和皇后死后都要建立陵寝,并在陵寝附近兴修奉陵邑,以供四时祭祀和守卫。

辽庆州城遗址也在今天巴林右旗索博日嘎苏木境内,处辽之黑河今之查干沐沦河西岸的冲积平原上。

庆州是辽极盛时期的重要城市之一,在成为奉陵邑以前是辽帝及大臣们的游猎地。《金史.地理志》记载:庆州有行宫,为辽主常此驻跸。宋沈括在《熙宁使虏图抄》中也说:“庆州塔庙廛庐,略似燕中。”可见此城当时是相当繁华的。庆州在上京诸州中最为富庶,从辽末以后即屡受破坏,先是辽天祚帝时耶律章奴叛乱,纵掠庆、祖、怀等州,庆州首次遭到破坏。辽灭亡后,庆州被金人占据,初延用庆州,天会八年(公元1131年)改为奉州。皇统三年(公元1144年)以后庆州逐渐荒芜、废弃,成为一片废墟。

现在,从庆州遗址中还可以看到,这座城由内、外两城组成,平面作“回”字形。外城东西长1440米,南北宽1880米;内城东西长1090米,南北宽930米。内城保存较好,建筑遗迹基本清晰可辨,外城只有西、北两面城墙遗迹,东、南两墙多已破坏无存。城墙全夯筑,墙高约四至五米,基宽十米。内城城墙上每隔百米左右有马面建筑,高一到两米。四面设城门,四门外均有瓮城,作四方形。门两侧有高大封土堆,是为门楼建筑。

内城东门以北有一道水沟,向西流环绕中部建筑群,折而向西南出城,在主要建筑群附近形成人工池塘,东部地面有人造假山玲珑石三处,为庆州园林建筑的组成部分。城内偏北正中,有一高大建筑群,东西长50米,现高两米,可能为前殿建筑群,两侧有方形土台,似为东西配殿,北侧有两个高大土堆,东西42米,南北30米,应为主殿。在主殿以北,还有许多附属建筑。内城主要建筑群中轴线上,有一条宽约17米的大街,直通南门,此处当为主要宫殿、衙署所在。内城西北角有一建筑群,两侧有长形回廊。北侧有后殿,东西砌有围墙,边长各250米,呈四方形。附近曾发现过经幢。横街之南也有一条东西大街,内城西半部可能居民和作坊区,在内城外还有大片建筑遗迹和大街遗迹,地表上砖瓦、瓷片极为丰富,城面还存有经幢、砖塔等珍贵文物。

洗劫一空

在上面为您讲到了,在历史上,契丹族人曾视赛罕乌拉主峰(黑山)为魂魄回归之所在,大辽契丹皇帝每年都要主持大型的祭山仪式,还要观金莲,赏天池。《辽史》对此有较详记载,“黑山有池,池旁生金莲”。在当地,还有这样的传说,赛罕乌拉金马驹子在春季降生后,喝天池水,食金莲花,夏季便在查干沐沦河岸吃草,在西拉沐沦河水中浴身,在千里草原上奔驰。于是,草原风调雨顺,六畜兴旺。

据《辽史.礼志》记载:“冬至日,国俗,屠白羊、白马、白雁,各取血和酒,天子望拜黑山。黑山在境北,俗谓国人魂魄,其神司之,犹中国(中原)之岱宗云。每岁是日,五京进纸造人马余事,祭山而焚之,俗甚严畏,非祭不敢近山。”近期,在对辽黑山祭祀遗址进行挖掘时,出土的文物主要有崇善碑和一些建筑构件。崇善碑是一通硕大的辽代残碑,质地为花岗岩,碑身宽154厘米、残高244厘米、厚18厘米。碑文是汉字直书,分段横排,残存153行,每行有19至26个字,残存汉字2800多个,是目前已经发现的辽碑中文字最多的碑文之一。碑额的文字为“欲崇善,迹长存,世而名不(朽),不其伟欤”。考古认为此碑为辽晚期辽道宗为祭黑山而立。

另据《辽.地理志》记载:“黑水之地,岩石险峻,圣宗秋畋,爱其奇秀,建号庆州,驻跸,爱慕曰:吾万岁后,当葬此”。庆州北之庆云岭,有辽代兴宗、圣宗、道宗三帝及其后之陵寝,是为辽庆陵。

辽亡后,庆陵为金兵所毁。《契丹国志》记载:“天庆九年(1119年)金人攻陷上京路,祖州则太祖之天膳堂,怀州则太宗之崇元殿,庆州则望仙、望圣、神仪三殿……并皇妃子弟影堂焚烧殆尽,发掘金银珠玉。”此次劫掠,将庆陵地上建筑尽毁。中华民国九年、十九年,热河军阀又对庆陵进行了两次大规模盗掘。据《林西县志》记载:“十九年夏,来一姓郭的委员,派民夫百余名在其地大肆挖掘,搜出哀册十四块。据目睹者云,墓室内部全是香柏做的板壁,上涂彩漆;置尸之床和前面供桌,用玉石做成,雕镂花纹,镌刻金字,还有玉碑及罕见之物,均被盗去。”

日伪时期,日本侵略者大肆破坏庆陵,随葬文物几乎被洗劫一空。日寇还将庆陵哀册等文物运至长春,准备弄到日本国去,时值1945年8月苏联对日宣战,中国人民抗战取得胜利,这些文物方得以完整保存下来,现藏于辽宁省博物馆内。

新中国成立以后,按照国家有关部门的规定,文物部门对庆陵进行保护性调查,发现庆陵规模宏伟,工程浩大,占地方圆10余里。从遗址上的遗物分析,三墓之前各有祭殿,殿前各有牌楼。地面遗有汉白玉柱础、硫璃瓦片及屋顶之鸱尾等。

在对辽庆陵的东陵进行整理发掘时,发现陵墓形制与中原皇陵的构造截然不同。陵墓挖凿于地下,墓顶呈穹庐状。从墓门进入即为圹道,圹道以内便是三进墓室。第一进墓室在圹道两侧,有甬路通连,墓室圆形,直径为2.9米;第二进为中央墓室,圆形,直径5米,两侧各有墓室。侧墓室仍为圆形,直径2.9米;第三进为后墓室,圆形,直径4.8米。所有圹道、甬路、墓室壁面都涂有白灰。壁间绘有人物。墙壁上部、棚顶及各室门楣上都彩绘装饰花纹。中央大型墓室壁绘有彩色四季山水图画。室中置棺,棺前排列随葬木偶。

建国以后,党和国家十分重视文物保护工作。1988年1月,辽庆陵被国务院确定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巴林右旗政府建立了保护标志,划定了保护范围,制定了保护办法。其保护范围为北至瓦仁辉特乌拉分水岭,东、南、西面由陵址处向外辐射4公里以内,总面积50平方公里。

惊雀金铃

庆州城建筑于大辽契丹最兴盛时期,为辽王朝最后一座奉陵邑。在庆州城的西北隅,有一座保存完好的八角七级空心楼阁式砖塔,即保存至今的辽庆州白塔,因塔身涂满了白垩土而俗称白塔子,大名叫“释迦佛舍利塔”。

庆州白塔是辽代空心塔的代表作,背靠连绵起伏的苏克鲁斜群山,面临滔滔不息的查干沐沦河。据考古学家在其塔刹内发现的“造像建塔碑”和“诸色工匠碑”记载:这座释迦佛舍利塔为辽庆陵的奉陵邑塔,是辽兴宗耶律宗真生母章圣皇太后所建,动用工匠数百人,历时两年半,于公元1049年完工。“当年七月十五日,于相肚中安置金法舍利,异四面安置九十九本杖竿陀罗尼及诸县供具莫不依法,臻至严法”。建塔工程的官方第一主持人是“玄宁军节度使、检校太师、守右千牛卫、上将军提点张惟保”,工程的佛家第一主持人是“庆州僧录鲜演大师赐紫沙门蕴”。

庆州白塔高71米,造形玲珑优美,浮雕极为精巧,是中国现存古塔中的珍品。塔座为八角形,素面砖砌。塔座的上部为一周一米高的仰莲雕饰,塔身建造于仰莲之上。塔第一层的八个边每边长12.2米,从第二层起往上逐渐内收。每层均设腰檐平座和木围栏。塔身全部为仿木结构,每面转角处均为砖雕圆柱。柱上有柱头铺作。柱与柱之间施行相间铺作三朵。铺作用斜拱,拱上施檐枋。每个转角檐上有脊。脊前螭首下挂铁马。檐共7层,结构一致。唯从第四层往上铺作不用斜拱。第七层即最上一层的八条脊上各铸一铜人。铜人双手拱揖作虔诚祈祷状。铜人前各有一铜制螭首,螭首前面有一铜凤,这些铜饰物全部鎏金。每檐上均有栏杆,上挂风铎。风吹铎铃,响声悦耳。铎铃不仅美观,而且实用,铃声响,鸟儿飞,防止鸟雀栖息损坏塔之结构,因此民间称之谓“惊雀铃”。

惊世珍宝

清光绪二十五年至二十六年(即公元1899年—公元1900年),这座大白塔的塔体曾被大修,但自刹座到相轮的砌筑部位,仅进行挖补并未按原制复原,对已断的刹杆,因残而就,建一宝顶代替。

1988年,辽庆州白塔连同辽庆州、辽庆陵被确定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后,国家文物局立项整修,1990年正式启动。在维修辽庆州白塔工程中,考古工作者在古塔顶部的天宫中发现一批珍贵的辽代文物,总数达600多件。据考证,这批文物为大辽章圣皇太后所供奉并秘藏,品位极高,内容丰富且保存完好。其中包括百余件密宗杖竿陀罗尼经咒;数十件雕版和手写佛经;百余尊金属和木雕法舍利塔;数百件丝织品以及部分佛、菩萨雕像、瓷器、漆器、药材等。其中,最小的手抄本《金刚经》只有5厘米大;雕版《妙法莲花经》则卷长达205.4米,宽19厘米。据卷末记载,这部经卷首雕于辽开泰二年,即公元1013年,到开泰五年完工,雕经者为樊承尊,燕京人氏。这部经卷比山西应县木塔发现的辽太平五年即公元1025年官刻存契丹藏《妙法莲花经》还早8年。特别是在发现的200多件丝织品中,最精美的是一方悬鱼锦幡和一幅联珠及云龙丝绣帐,为研究我国11世纪的丝织业,特别是北方草原地区的蚕丝、染织、刺绣工艺的发展,提供了实物和依据。

在庆州白塔内,还发现小型法舍利塔109座,两座极其精致的佛和菩萨雕像。有许多塔身外雕刻七佛金像,佛像均贴黄金,塔身涂红蓝绿等色彩,至今仍然崭新夺目。在这些法塔中,最为精美的是“凤衔珠银鎏金法舍利塔”,堪称一绝。这批文物分别藏于塔刹的覆钵、相轮樘和塔刹底座内,按照仪轨,以塔刹为中心分层按序排放。供物中大都放有防虫防腐药材,丝绸等均做为衬垫以保护主要供物,经卷则用金属錾板将雕版佛经与手写佛经分开。

按照佛教修建舍利塔的惯例,在塔即将竣工之际,要由主持人将象征佛骨的舍利子放置于金银制作的棺或宝塔中,分别放置在塔的天宫和地宫中。在庆州白塔的天宫中也出土了一件盛放舍利子的鎏金银塔。据考证,这座舍利塔正面的两人应是辽兴宗耶律宗真和章圣皇太后,兴宗头戴硬角方形幞头,身穿及地长袍,双手合什。章圣皇太后与兴宗并排而立,头戴云朵型大冠,身穿绣满瑞鹤图案的祥服,佩戴各种珠玉装饰品,双手合什。在这座塔的其他五个面上,还刻有五组人物,均为男性,头戴官帽,身穿长袍,做礼佛状,他们可能是皇族成员和重臣。

在对辽庆州白塔维修施工的过程中,还发现了两通与建塔相关的砖刻碑铭,碑铭发现于塔刹座内刹杆南北两侧的砌筑体中,皆为青砖质地,但形制不同,一同为螭首,一通为圆道。

螭首造像建塔碑铭,由碑座、碑身和碑顶三部分组成,通高111.5厘米,额中雕一龛室,内刻一佛二弟子造像,并由额顶各雕二龙,分别向两侧下垂。这种螭首雕刻彩绘造像碑额与黑色的碑身,是辽代石碑鲜见的。铭文楷书为12行,340个字,并有墨书题记3则。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