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今巴林右旗北部的辽庆陵,俗称“王坟沟”,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大型帝陵建筑之一。这所陵园规模宏大,占地几十余里。依序葬着中国史上比较有名的辽代三位帝王和五位皇后。 庆云山 庆陵是由辽代圣宗的永庆陵,辽兴宗的永兴陵和辽道宗的永福陵组成的陵园建筑群。这3座帝后合葬的陵墓,按其位置人们又称之为东陵、中陵和西陵。陵园北依庆云山,柏桦丛生,地势向阳,下面是开阔的草原,牧草青青,小溪流水,景色极佳,风水极好。这其实是熟谙道释儒三教,精通阴阳风水的辽圣宗为自己这脉家族在皇位之争中寻觅家族风水宝地所选的茔地。表面原因却是圣宗爱恋这里的山水。“吾万岁后当葬此地”简短几字,却隐藏着政治玄机。 2016年拍摄辽庆陵遗址 庆陵修筑时期,正是大辽国国运最盛时期,不仅有着比同时代的南宋大一倍的国土,而且军事、经济等实力某种程度上远超南宋。据说,当年哥伦布出海航行,就是为了寻找他仰慕已久的契丹。只是阴差阳错的发现了新大陆;13世纪的欧洲和阿拉伯人等都把中国称为契丹(Cathay)。直到现在,这个词还偶尔出现在欧洲人的著作中。今天的俄文和拉丁文中,还把“契丹”作为对中国或中国人的通称。事实,巴林草原做为辽皇朝的腹地,当时也确实是陆地上的丝绸之路中心。四方朝拜,交通顺畅,经济繁荣,物质丰富。而契丹族人又是个非常重视死后陪葬物的民族。由此不难想象庆陵内随葬器物是何等丰富众多、何等豪华侈奢。陵墓全部砖木结构。陵墓形制与中原皇陵截然不同,挖凿于地下,陵墓作穹庐形。帝陵从辽圣宗在世时便开始修筑。庆陵建成以后,历九十余年,其间经几次森林火灾,也经多次修葺、兴建、扩充,仍为辽代中晚期重要的政治活动中心。庆州是庆陵的奉陵邑,(专为陵地修建、祭祀、维护的城池)此地于辽穆宗时即有城池,号黑河州,穆宗每岁来幸,射虎障鹰。辽圣宗将此州改名为庆州后,此州便开始成为三朝帝后的奉陵邑,一度十分繁荣(今巴林右旗白塔子附近区域)。《金史·地理志》记载,城中有辽帝行宫,比它州为富庶。辽时制此郡者,非耶律肖氏不与。庆州城也因此成为辽末最富庶的州城。辽王朝的宝货财富,多聚藏在这里,正因为庆州、庆陵的富庶豪华,所以才招来历史上多次被抢掠盗掘的命运。 日本著名学者鸟居龙藏在辽庆陵考察 辽末天祚帝时,天灾人祸频繁,政权飘摇,民怨载道。公元1115年(辽天庆五年),皇族耶律章奴叛乱,见天祚帝被金兵所败,谋立耶律淳不成,起兵攻掠上京,转至祖州、庆州,祭告祖庙后,便开始大肆掠抢,此是庆陵初次遭受严重破坏。是辽皇朝内部自相矛盾所致。仅仅过去五年,庆陵便遭受了第二次毁灭性的劫难。却是势不两立的敌对已久的金人。公元1120年(辽天庆十年)四月,金太祖趁天祚帝到呼图里巴山打猎之际,亲率数万兵马,分三路直取辽上京,又挥师祖州、怀州、庆州,焚毁了太祖崇元殿和庆州的望仙、望圣、神仪三座宫殿,皇妃子弟影堂等建筑也焚烧殆尽,纵兵抢掠,发掘金银珠玉,据说运走几十车宝物。陵寝再次受到严重损毁。金进士王寂因而感叹作诗《咏辽山陵》:“珠襦适足贾身祸,金碗传闻落世间。惭愧汉文遗治命,瓦棺深葬霸陵山”。金代文人赵秉文也作诗感叹:“蔼蔼西陵树,萧条吹歌声。客愁连雁断,地古更荒城,山色娇新雨,河流怒不平。浮云台上起,不尽古今情”。历史上的这两次损毁致使辽庆陵的地表建筑几乎全部损失殆尽,地下建筑也是损毁不小。 2016年拍摄辽庆陵遗址 元、明、清时代,是否遭到人为破坏,史料无载,不得而知,但各代对庆陵不再维修保护似是事实。因为笔者翻阅史料发现这三个朝代无论官方和野史均没有任何对庆陵维修的记载。倒是庆州城的白塔(今巴林右旗辽代白塔)在清代有过官方出面维修的记载。 2016年拍摄辽庆陵遗址 清末民初,社会动荡不安,国弱民穷,战乱频仍。一代名陵再次惨遭破坏。19世纪末,有一上百人的盗掘团队又强行打开圣宗陵,盗走各类明器及银饰车仗等随葬物品若干。附近百姓自身尚且难保,哪还有能力管什么千年之前的庆陵。清政府当时已腐败透底更是没有任何作为。1922年林西县长王某假借官方之名,继续对圣宗陵盗掘,运走仁德皇后哀册篆刻。这些哀册分别用汉文、契丹小字镌刻,书体有楷、行、篆三种,碑身高大气魄,刻工刚健有力,保存完整,为我国稀世珍宝。1945年日本投降后,这批哀册被截留沈阳,其后由东北博物馆收入《辽陵石刻集录》一书,完整的保存下来,大大丰富了我国古代文化遗产。1930年初夏至1931年8月,军阀汤玉麟之子汤佐荣纠合军警若干对三座陵墓实行了大规模的野蛮盗掘,所有随葬物品席卷一空,许多珍贵文物下落不明或被盗运国外,墓室遭到彻底破坏。可怜葬有三个皇帝五个皇后的辽代陵寝在遭受有据可查的5次大规模损毁抢掠掘盗之后只剩空穴。没有记载或不知的损毁抢掠掘盗不知有过几多,其中的宝物除有限留存于国内外的博物馆,几乎都损毁或不知去向。但也从这频繁的掘盗中可见辽庆陵内葬存宝物之多。引了中国史上近千年间贼心妄胆之人的不停觊觎。 辽庆陵东陵壁画 庆陵的不幸,实为中华民族之不幸,赤峰之不幸。巴林右旗之不幸! 但人世间从不缺乏人性和正义的脚步,只不过这人性和正义的脚步有时会迟到。 1953年日本京都大学文学部,根据田村实造、小林行雄调查、挖掘的零散材料出版了《庆陵》一书,这是目前关于辽庆陵的最完备的材料之一(但笔者暂无缘拜读该书,所以本篇文章无法参阅引用)。 辽庆陵哀册 1988年1月,辽代庆陵被国务院确定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2年内蒙古研究所曾对道宗陵进行再次清理并重新摄制幸存的壁画。此后,国家文物部门对辽庆陵也开展了多次的勘查和保护;尤其最近欣闻,巴林右旗地的辽庆陵、辽怀陵安防工程方案已获得国家文物局批复。辽庆陵的保护和研究俨然提到日程上来了。 2016年拍摄辽庆陵遗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