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该如何科学护理?

 钱首相小泉 2021-02-02

攀枝花市盐边县第二人民医院 唐小燕


类风湿关节炎是一种自身免疫型疾病,会对人体的小关节产生严重损害。这种疾病多发于青中年女性,患病后关节滑膜、骨组织等均会受到侵害,从而引发关节畸形病变并逐渐丧失原有功能,与此同时,还会对人体中的肺、肾、心等重要脏器造成损害,因此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一定要重视这种疾病,除了进行规范治疗外,日常护理也很重要。

生活护理

合理安排患者饮食

患者应少食用大量的虾、蟹以及其他油腻食物,这些食物会进一步加重类风湿关节炎病情。可多吃一些富含蛋白质、维生素等的食物,同时要尽量减少脂肪和钠盐的摄入。还需进行体重管理,减轻关节的负重。

注意外部环境变化

外界气候的变化会直接影响患者症状,特别是关节僵硬和疼痛程度,与所处环境的气温和湿度变化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因此,相关的护理人员以及患者家属应该注意天气的变化趋势,并根据具体的变化情况为患者增添衣物。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要尽量安排在阳光充足的房间,还要经常开窗通风,避免房中的湿气过重。

关节锻炼护理指导

护理人员要引导患者及时开展关节锻炼,通过合理有效的关节锻炼避免患者关节功能退化,还能够使患者关节周围的肌肉更加强壮有力,从而更加有效支持关节的活动,还能够放松长时间处于紧张状态的肌肉,使肌肉紧张造成的疼痛得到有效缓解。

需要注意的是,患者在进行关节锻炼的过程中,身边必须要有相关的医护人员进行指导,否则锻炼的手法、力度不当反而会使关节损伤程度进一步加重。患者如果处于类风湿关节炎的急性发作期,则不宜进行关节功能锻炼,在这段时间内,患者应该卧床进行充分的休息。进行关节功能锻炼的过程中应该遵守循序渐进的原则,只有这样才能够取得良好的效果。

心理护理

由于类风湿关节炎在短期内难以彻底治愈,因此很多患者往往需要长时间的住院治疗,再加上自身病痛的影响,患者的心理很容易受到影响,久而久之很有可能出现孤独、恐惧、自卑等不良情绪。针对这些情况,相关的护理人员在日常工作中一定要与患者进行积极主动的沟通和交流,从而使患者的不良情绪能够得到有效的排解。

具体来说,护理人员首先应该给予患者日常关怀,消除患者在医院中的孤独感。护理人员要设身处地为患者着想,对患者的日常生活和治疗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患者的倾诉要耐心听取,对于患者在治疗和生活中的问题,要及时详细的、解答,消除患者心中的疑虑。总之,护理人员要使患者从自己的言行举止上感受到亲切和温暖。

其次,相关的护理人员要注意激发患者的责任感,鼓励他们在逆境中要始终保持自强不息的精神,避免患者整日处于自责自叹的状态中。

再次,护理人员要引导和帮助患者发现自我,从而消除他们的依赖感。护理人员要将功能锻炼的重要性详细讲解给患者及其家属,并配合患者家属引导和帮助患者进行相关锻炼,这有利于增强护患者的毅力。

最后,护理人员要将这种疾病的转归向患者进行详细、反复地讲述,并将成功治愈且重新踏上工作岗位的例子列举出来,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病魔的信心,这样患者才能够更加积极主动的配合医护人员的治疗。

#超能健康团##医师报超能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