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57岁亿万富豪为活到120岁:3个月换一次血、定期打生长激素

 丁路遥知事 2021-02-02

“衰老是一个可以解决的问题”,这是硅谷创投极客们的共同信念。首吃螃蟹的57岁的亿万富豪PayPal创始人、《从0到1》畅销书作者彼得蒂尔,每3个月都要从18岁年轻人那获取新鲜血液输入自己体内、定期打生长激素,称“感觉好极了,想活到120岁(人类极限寿命)”。

蒂尔好友,格雷姆斯(马斯克女友)也在为类似信念行动,早在GeNAD走红之前,这位漂亮女歌手就已利用该类分子激活线粒体,以维持年轻状态。2020年MIT评选出的十大重磅科技进展中,衰老延迟技术入选,加之BBC告知全英国居民“第一个能活到1000岁的人或许已经出生”,曾经天方夜谭的技术,如今正逼近现实。

统计数据显示,我国60岁以上人口数量已达2.53亿,其中慢性疾病患者达80%以上,平均带病生存时长8-9年,整体呈现出“人数众多、带病生存时间长”等特点,这类现象已在全球普遍。近日,英国上议院发了一则报告,强调了本国老龄化问题严重,必须加大衰老对抗,提升国人至少5年的健康生存时间,无独有偶,新加坡已将其当作国策来执行以应对不断加深的老龄化危机。

上层对衰老干预的态度普遍乐观,与当下的一些研究成果不无关系。2020年1月,国际顶级医学期刊《Nature》从“动物实验有效、人体指标改善、低副作用”等几大指标,筛选出7大衰老干预技术,包括运动、热量限制、GeNAD等都被列入,同时原本冷门的“衰老干预”在国外已发展成热门学科。

哈佛大学教授David Sinclair是这一领域学术大拿,上榜《Nature》7大技术的GeNAD是其成名关键,早在2014年因为发现这一分子对于衰老干预的作用,被评为“全球最有影响力100人”,获得“澳大利亚骑士勋章”。

2013年他在实验中指出,Genad分子不仅仅对在人体能量代谢有关键作用,还对线粒体供能、DNA修复酶激活、环ADP免疫应答等有重要影响。遗憾的是,人体内的GeNAD 是一池死水,年龄愈大,所剩就愈少。实验中,补充这一分子的老年组,整体健康寿命延长了30%,包括毛发、骨骼、肌肉等都出现年轻化转变。

国际老年营养学会通常根据衰弱指数FRAIL评分来评估一个人的衰老状况,涉及以下几大关键性衰老指标物:端粒长度、线粒体及DNA活性等,上述指标出现逆转被认为是年轻的表现。

在波士顿杂志的个人访谈中,这位52岁教授拿出基因检测报告,数据显示其生物学年龄已降低19.6岁,记者描述道:除了大笑时眼尾褶皱外,他几乎没有皱纹。令人更为震撼的是,比他大30岁的父亲,至今精力超常,《加油加油加油》节目中,这位老人在攀登徒步方面远远甩开年轻人。

哈佛Sinclair出版《可不可以不变老》新书提及保持中老年期健康的3大原因:坚持多年的热量限制、每周必须进行高强度运动、几乎每天不可或缺的GeNAD。后者因商业化特性,逐渐以营养补充剂身份进入消费市场,前首富李超人2017年斥资1.7亿投资并服用这一分子,基因港同年入驻京东。

名人效应下,这一分子引发轰动,早在3年前就已创下近万评论量,截至目前,基因港触达消费人群已超10万人。有意思的是,媒体曾采访消费市场对于该分子有何期待,结果绝大多数人将其视作健康衰老、延迟变老的技术,而非“长命百岁”期待。

华尔街投行美银美林预言在2025年,这一市场规模起码达到6000亿。虽头部企业基因港市场占有率已超60%,但入局GeNAD市场的并非仅此一家,共计17家上市公司已在去年布局,市场大大小小品牌接近4400家。

业内人士表示,已多年未见GeNAD这样现象级产品,但是整个行业是新鲜而脆弱的,亟需规范。为规范这一行业,国家市场监督总局在2021年1月13日,发函排除内贸、非法代理、刷单等不合规行为。

GeNAD不是起点,也不可能是终点。针对不同的衰老“靶点”,白藜芦醇、雷帕霉素及二甲双胍等分子技术的研究突破不断传来。近日甚至有位神秘富豪豪掷10亿美元,用于支持“二甲双胍靶向衰老临床”;人体冷冻技术、基因编辑技术、再生医学、奈米机器人等潜在衰老干预技术也先后迎来突破。

科学家们对人体的认识愈发微观,相关技术更加丰富多元,似乎我们可以期待,在未来,生物技术将不仅仅可以让人健康衰老,甚至有可能帮人类“返老还童”甚至是“长生不老”。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