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乡土的记忆 平素喜欢站在桥上看风景。桥是架在河上便民通行的。《说文解字》注释为:“梁之字,用木跨水,今之桥也。” 行走在三里伝石村汇水河边,总能看见一座古朴、结构稳固的石桥。 通观桥位于上林县三里镇三里社区伝石庄。架设在云石庄至三里圩路经之汇水河上,始建年代不详,明代正德六年(1511年)重建,为平面尖墩单石板长桥,无桥栏,通观桥原有29孔跨,全长78米。因桥面部分青石板断裂,于断裂处增建石墩,桥孔增至36孔跨。 青石板桥面,它有沟、有斑驳的痕迹,五百多年的岁月记录在桥面上了,看起来非常沧桑古老,石桥是必经之路,人来人往、 车、 马亦留痕。这些石块都埋藏着深厚的历史文化气息。 石桥有几节保留了当年初建时的原汁原味。青石板下面的石墩两头翘起来锁住石板,防止石板被洪水冲击而桥身变形。 通观石桥,应可称得上是文物级的。不仅有历史价值,而且有科学价值和艺术价值。然而,令人非常遗憾的是大青石桥板、古石基和古石墩虽在,但已废弃在河底。 桥南面有一通碑记,碑额、碑身、碑座己残破,碑身左右龙凤图案,中间直书两行暃新通观桥碑记。该桥对研究上林地区的经济交流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 ![]() 重修于正德六年辛未岁二月初二。 ![]() 广西灵川县匠人莫世锺、莫世锦、莫其相等字眼依稀可见。 ![]() 碑身有祥云纹 ![]() 桥上直通城厢圩(唯见这几个字眼,其余看不清) ![]() ![]() ![]() 伝石桥旁边有一玉皇庙宇,从残留的高大石柱来看,想必当年肯定是香客如云,香火长盛! ![]() ![]() 遗憾的是碑文已被风雨带走! ![]() 重修《玉皇庙宇》碑记 ![]() ![]() 这石桥,展示了历代造桥工匠精湛的技艺和丰富的创造力。这些见证岁月沧桑的石桥为我们研究上林县桥梁发展史、古建筑史以及地方民风民俗史提供了丰富的实物资料。 ![]() 这些石桥牢固耐用、造型独特古朴,独具田园韵味。经岁月的洗礼,如今通观石桥实物及文字将被湮灭,于心不忍,特撰此文以铭记。 ![]() ![]() 乡村乡土的记忆 1.1万篇内容 20.4万人参与 更新于 01-28 打开美篇,查看更多内容 |
|
来自: zzm1008图书馆 > 《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