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吕贝克的中世纪城门和护城河

 九门胡同 2021-02-02

前面铺垫了点吕贝克和汉萨同盟的简单历史,现在来说说这个城市。

首先看吕贝克的地图,老城区(历史中心)被护城河环绕,过去护城河边都有城墙,现在城墙没有了,只剩护城河。准确说,护城河也是由西边的特拉维河(左)和东边的吕贝克-易北河运河(右)组成。

特拉维河(Trave,也译作特拉沃河),向北流入到波罗的海。特拉维河西边的护城河有可能是人工挖掘而成,护城河外过去曾是城堡式的城墙,19世纪全被拆除。护城河与特拉维河之间夹着一个细长的小岛。过去是汉萨同盟的港口和码头,吕贝克的地标霍尔斯腾门也位于这个小岛上。

东边的易北河-吕贝克运河(Elbe-Lübeck-Kanal),是14世纪时部分由人工挖掘而成,全长近百公里,从南边的易北河流向吕贝克,再汇入特拉维河流向波罗的海。这条运河与易北河连接处再往西就是汉堡。也是汉萨同盟重要的运输水道。

我们先从吕贝克的地标霍尔斯腾门说起。因为我们就住在城门外不远,经常要从城门经过,所以拍到不同天气下的城门,有大雾,有阴天,有阳光。

城门对外的方向,有很多射击孔,这和中国的城门有些相像。城门里面是吕贝克城市历史博物馆,不过我并没上去看。

城门正面(冲西),上面的拉丁文是汉萨同盟的座右铭,CONCORDIA DOMI FORIS PAX(对内和谐,对外和平)。其实类似的文字最初是在西面的外门上的,现在的文字是19世纪重修城门时做的。

城门上方的这种建筑装饰,在吕贝克非常多见,据说这种建筑样式来自布鲁日。

霍尔斯腾门(Holstentor),得名可能是因为此门通往荷尔施泰因方向。城门下方的门洞可以穿行,前面的广场叫霍尔斯腾广场。

其实城墙对外的一面比对内的厚度要厚很多,这是为了防御敌人的攻击。

从侧面看,城门的倾斜比较严重,有点比萨斜塔的感觉。这是因为数百年来地基下沉的缘故,据说最严重的沉降达50厘米,19世纪采取修复措施后才不再继续倾斜。

城门的内侧(东)就没有射击孔,而是很多窗户了。

城门内侧门洞上方的SPQL,是模仿罗马共和国的SPQR,只是吕贝克的头字母L取代了罗马的首字母R,类似的用法在一些德国或尼德兰城市也常见。

1477是城门最初建成的年份(其实应该是1478年),1871是德意志(第二)帝国成立的年份。

15世纪,欧洲的武器从冷兵器转向枪炮,所以需要建造一座更加高大坚固的城门,有利于防御以及火枪和火炮的使用。

城门下就有个公交站,经过的奔驰公交车色彩很漂亮,因为城市太小,没有机会体验。

城门过去曾经有三道门,13世纪的内门,15世纪的中门(也就是现在的城门,当时也是由两部分组成),16世纪的外门。这是1700年左右的城门示意图。

内门和外门都于19世纪随着城市扩张和修铁路而被拆除,在原来城门的大致位置上,还有一个小的城门模型,用玻璃罩着,提示今天的人们这里曾经有座城门。这是1216年建的内门模型,当时还是由丹麦国王建的。

这是在外门位置的外门模型,建成于1585年,带有些文艺复兴风格。当时城墙是与外门相连的,19世纪时城门连同城墙和海关都被拆除。

当时中门也是由两部分组成,这是中门外(西)的城门模型,也是在19世纪被拆除。

其实我们今天所看到的中门,在19世纪也险些被拆除。1855年,因为城门阻碍了铁路的修建,市民们要求拆除城门,但当时已有少数人有了历史文物保护的意识,争议一直闹到当时的普鲁士国王腓特烈.威廉四世,国王还派出他的国家艺术馆长来调查。

1863年,当地议会以一票之差,决定不拆除城门,而且还要对城门进行保护性修复。这样吕贝克的地标才保留了下来,否则真的是一大遗憾。

这是从城外进城经过的第一道护城河。

这是过了城门的特拉维河,河的东岸有很多商店和餐饮。

特拉维河西岸有建于16-18世纪的六栋老房子,最初是吕贝克的盐仓库。盐是汉萨同盟重要的贸易商品之一,从这里再运往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和波罗的海沿岸城市,因为鱼类等海产品的处理需要大量的盐。

盐仓库后面就是霍尔斯腾门,19世纪后,盐仓库还改做过其他商品的仓库,现在属于一家纺织品公司的办公用房。

从南边看盐仓库,桥是霍尔斯滕桥。

从城门内看盐仓库和城门。红色的是自行车专用道,和北京地上画的很像,但人家的专用道真的有路权。

这是晚上的霍尔斯腾门内。

门外

中世纪的吕贝克曾有四座城门,现在只剩两座。除了霍尔斯腾门,在汉萨同盟博物馆附近还有一座城门,叫做城堡门(Burgtor),其他城门和城墙都在19世纪被拆除了。

城堡门建于1444年,晚哥特式风格。比霍尔斯滕门还早要三十多年。1806年缪拉元帅率领的拿破仑法军就是从这个城门进入吕贝克,布吕歇尔逃离。

头盔式塔楼顶是17世纪增建的,巴洛克风格。

下图是从汉萨同盟博物馆方向看到的城堡门。城堡门的得名也是源于博物馆这一带过去曾是最早的城堡(12世纪)。

从霍尔斯腾门,沿着特拉维河向北,往城堡门方向走,沿途见到一些机帆船,实际是吕贝克的博物馆港(Museumshafen),或者也许该叫港口博物馆,具体我也不是很明白。

一些船只可能是按照当年汉萨同盟的样式打造的。

这些船到底是实用性还是表演性,搞不太懂。

再往北对岸有个建筑。

建筑是吕贝克旋转桥(Drehbrücke),所谓旋转桥,就是当有船来说,桥梁旋转90度,等船通过后,再转回来。旋转桥建于1892年,当时是公路铁路两用桥,最初采用的是蒸汽动力,所以要有配套的锅炉房和控制室,也就是我们看到的哥特式红砖建筑。

1905年,蒸汽动力被改成了电力,原有的烟囱被拆除,建筑留下来做控制室。大概在几年前,可能因为操作和维护太麻烦,桥的旋转功能被取消,只是一座固定的铁桥了。

过了旋转桥,对面的是特拉维河与护城河中间的人工岛,最早有城市防御功能,后来是港口和货仓,那些红色砖式建筑大多是19世纪末建造的,现在被改做商业用途。

几架过去港口用的龙门吊,特地被保留下来,做为曾经港口的纪念。

因为现在岛上的公司以媒体为主,所以也叫做媒体岛(Media Docks),这些百年的老式仓库,内部改造的非常现代。除了商业外,还有一些配套的餐饮和停车场。

河边的一艘灯塔船。

河岸边的这座老仓库,也有了新的用途,我查了一下网址,大概是与海航文化有关的主题餐厅,还有宴会和婚礼服务等。

建筑上的数字9,应该是曾经的9号仓库吧。

从汉萨博物馆的高处可以看出,左侧的是特拉维河,由人工岛再分成护城河和特拉维河,右侧的则是易北河-吕贝克运河。两河汇合后,还是叫做特拉维河向北流入波罗的海。

易北河-吕贝克运河上,还有一座老式吊桥(Hubbrücke),建造于1896年-1900年间,据说是德国现存在用的最古老的吊桥。这座吊桥与前面的旋转桥都是由同一位工程师设计的。新哥特式红砖塔楼是用来安放液压装置的。

与前面看到的旋转桥不同,当有船来时,吊桥是通过(液压)动力装置,将桥梁向上提升。

吊桥一共分为三个独立部分,左边的是铁道桥,中间的是双车道公路桥,右边的是人行桥。铁路桥和公路桥都有两百多吨重,人行桥也有五十多吨重。

吊桥一直正常工作了八十多年,直到近几十年开始故障不断,而且配件缺少以及维修成本太高,造成了两侧的桥梁不再使用,中间的公路桥也被固定而不再升高。

照片中能清楚地看到左边的铁路桥被顶起,地面的铁轨早已不用(2009年停用),但还能看出轨道的痕迹。右边的人行桥也长期处于升起状态。

在吊桥的修复问题上,据说吕贝克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有分歧,但也许未来几年内吊桥的升降功能还能被修复。毕竟这座桥相当于德国百年机械技术的博物馆。

威廉时代的新哥特式塔楼高25米。

从高处看运河、媒体岛和仓库。

你还可以乘坐观光船游吕贝克运河。一趟下来差不多一小时,成人13欧。

运河边看城市。

吕贝克还有个特征,就是五座大教堂共有七座高高的尖塔,所以吕贝克在过去也号称“七塔之城”。我们下篇就说说那几座教堂。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