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散文||静待飞花入怀来

 冬歌文苑 2021-02-03

静待飞花入怀来

 楚海浪||江苏   

雪舞九天三月花。恰如天赐的辞旧迎新大礼,2018年的第一场雪如约而至。雪浴人,花满枝,犹如一夜春风来,来的清冷苍茫,来的欢天喜地,来的福满人心。

记忆里的雪趣有如在阳光下融化一般,渐渐地在淡忘。我站在窗前,窗外是雪的天地,那翻飞着的更似花一般的雪把我的整个视野打扮得如童话世界。不说那银妆素裹的大地盛装、琼枝玉树,也不想那追逐戏闹雪地上的童趣,只有母亲敲下那屋檐上挂着的冰凌,才是雪天冰地里我儿时视如天赠的“奢侈”食品而记忆犹新。在这大雪天,年迈的母亲一定还会去张望一下,她给我们讲过美丽故事的老屋屋檐,一如无论我长多大她还一直惦记和关心着。

青春也许无芳华,但岁月却会留下美好的回忆。每遇雪舞飞花的日子,我都会忆起那份舔食难忘的母爱,尤其对我更觉得温暖而珍藏。雪后不久,我与母亲陪着父亲到省城检查身体,母亲透过车窗望着田野里斑驳的还未融化的雪痕,像似突然想起来什么事情来说:“再过两天就是你的生日了。”连我自己都记不清的日子,母亲却连年记得这么清楚,也许正是那份刻骨铭心的雪夜里我出生的缘故。我说,小生日就不用庆祝,等父亲身体检查放心了,比我过生日还高兴。都说父爱无言,一向很少与子女有说笑的父亲接过话茬,他说,那怎么也要在南京过生日。听了父亲的话,连母亲都向我望了望,这也是我记忆里第一次听到父亲这样注重我的生日!

路上,母亲讲起五十多年前生我时的苦寒情景。我父亲姊妹七个,且年龄相差无几,他是老大。为了减轻大家庭的生活负担,结婚后时间不长就从大家庭中分出来过,那时只分了八斤玉米种和从大家庭住的隔开的一间半草房。姐姐出生后的第二年11月份,我就在母亲的孕腹中急不可待地要跳出来。母亲说,那年冬天是特别的冷,妊娠的反应让他们担心我会在那个冬天出生感到十分为难,家里既没有取暖的东西,也无为我出生而做的棉衣,连一般人家妇女做月子吃的馓子都买不起。可是,我还是不懂得他们的苦处,固执地选择了在一个大雪纷飞的夜里,来推开隔离我与这个世界的神圣之门,在母亲的疼痛中,父亲冒着雪把接生婆带到家里,任那飞雪入怀,一点都不觉得冷,衣衫湿透了,高兴在胸怀,希望生个能够为他繁衍后代带把的。

公平的生命,不公的天气,冻的我对来到这个世界情绪上一点反应都没有。看到是个带把的,却听不到婴儿的哭喊,父母都在心里顿生不祥之想,我卷缩在母亲怀里,母亲只能靠她温暖的胸怀感觉我生命的存在,父亲一声不响地不停地往火盆里添加柴火取着暖。在母爱父恩的温暖感化下,只到第三天,我才以本能的方式感恩他们,听说,哭的泪珠莹莹、声惊四邻,听说后,庄子上的老少们都上门来看,也是来看看庄子上有了第四代传人“小代表”长的啥样。

来的人不论年龄大小都是我的长辈,也带来了那个年代他们家中好吃的东西。正是他们带来的东西,让母亲度过了月地里的哪个艰难寒冬,把我喂养的白白胖胖、见人就笑。在长辈们的疼爱和关心下,我也渐渐长大成人。记忆里,我连上学、看电影、割草挑菜都有人上门来带着,有的长辈去走亲戚出礼也都要带上我。人生一路走来,无论我是在工厂上班,还是到部队当兵,或是现在成家住在县城,只要庄子上有来人我都做到热心、热情,更热爱着他们,记得我第一次从部队探家时,为整个庄子上的每一位老长辈都买上2斤白糖。生活的路还很长,也会越来越好起来。但无论明天在哪里,我在感恩父母养育的同时,也感恩我的长辈们,也同样会对生活、工作中给予我关心、支持和帮助过的人心存感恩。

听着母亲的述说,想着他们为了一家的生活吃辛受苦,度过了人生中多少个艰难岁月,一生清贫也无怨无悔。他们吃的苦、咽的泪比子女流的汗多,而日子好起来的我们,去过的城市、景点比他们为了养家糊口去过的集镇多。如今,他们都已年高体弱,第一次来省城却是他们为子孙后代的幸福和前程,在身体耗尽元气后不得不来就医的。我的心里涌起阵阵情感在撞击,几欲泪盈,却只能强装着迎合他们的开心谈话,几次我不得不背过脸去看着车窗外面,让父母心存一生无私的厚爱刺痛着我,我内疚的心里在竭力地调整着情绪,而不被他们察觉。

俗话说,子多老命苦,一家的生活如同无形的包袱压在父母的肩头。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一家八口就靠父母劳动挣工分维持生活。我姐弟六个,前面五个人相差不到7岁,很难帮上家里去劳动挣工分。父母为了维持家里的基本生活和我们读书,经常是起五更、睡半夜去忙田里收种、到几十里、上百里的集镇上买卖家禽和生活用品从中赚利。那时候,我们也从没有想到哪一天父母会买回什么好吃的、好玩的。即使这样,一家人的日子过得都紧巴巴的,甚至有时候还去向人家借粮过日子,是谈不上给每个孩子专门过生日的。

当冬天来的时候,我们便会盯着母亲要那挂在屋檐上的冰凌。几个人分工明确,母亲站在我们抢着搬来的凳子上,两个人扶住凳子,两个人稳着母亲的腿,一个人端着脸盆接着,最小的一个会迫不及待把母亲敲下的冰凌,拿给几个还在帮忙的姐姐哥哥轮流品尝。为不融化掉,母亲还会把冰凌分开放在提篮里用雪覆盖起了,放在屋后阴凉处,待到我们要吃的时候,她就拿出来分给一人一个。有一年我过生日的时候,母亲带回白、红沙糖让我们用冰凌沾着吃,那直透心底甜的感觉至今让我难以忘记。敲下的冰凌有的一直能持续到过年的时候,每次品尝边听她讲那冰凌美丽的故事。她说,雪是仙女撒的花瓣,落在富人房上叫瓦上霜,富人家不怕冷;飞在穷人房上叫草上花,穷人家的草开花,生活才能有希望。长大后,我们才知道那是母亲编出来的,而这美丽的故事伴着我走过了生活中的每一个困难和挫折。

走在飞花似的雪天里,我如雪浴一般舒畅而沉醉,心情却不是当初我的父亲那样,我欣赏着大自然的美景,感悟着人生的得失,体会着生活的甜蜜,任凭花一样的飞雪滋润与描绘,如同精灵般的雪花嗖地钻入怀里,又瞬间躲得无影无踪,让你顿感肤如吻,心似颤,人沉醉。脚下踩着厚厚的发着吱吱响声的积雪,蓦然回首时,茫茫雪地上清晰地有我的如银步痕。

插图/作者提供

作者简介

楚海浪,男。86年入伍,先后在北海舰队训练基地与大连舰院士官班任战士,班长,文书,教员,学员,报道员,特约记者。2000转业在响水报任记者,编辑,现在县残联托养中心副主任。先后在人民日报,解放军报等各类报刊用稿1200余篇,获奖10余篇。

长|按|二|维|码|关|注

用诗和远方,陪你一路成长

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冬歌文苑工作室

公众号 hyd19671125

微信号 hyd196711

邮箱183074113@qq.com

征 稿

征稿要求:散文、杂文、小说、诗歌等,一般在四千字以内。必须原创,必须首发,欢迎自带插图和配乐,一周内未收到用稿信息的可转投其它自媒体。文责自负。

稿件请用word附件形式发至:183074113@qq.com,并注明姓名、笔名、微信号、作者简介及照片。从即日起,给作者发放稿酬,文章刊出一周后通过微信发放,请加主编微信hyd196711。稿费全部来自赞赏,10元以上(含)的80%发给作者本人,其余留为平台维护。七天内阅读量超过一千的,另奖励20元;超过两千的奖励50元。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