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散文||我的两个爷爷

 冬歌文苑 2021-02-03

我的两个爷爷

我的两个爷爷,一位是我的亲爷爷,一位是爷爷的哥哥,我的大爷爷。爷爷是我最怀念的人,大爷爷是我最崇敬的人,虽说没有见过大爷爷的面儿!

爷爷是老中医,在那个年代方圆百里提起爷爷无人不知,被誉为神医。提到爷爷的大名人们都会竖起大拇指道:“于先生是最好的先生,医术精湛,没有先生治不了的病!有于先生在,我们这一方有福呀。”那时对中医大夫都尊称“先生”的,就像大作家陈忠实在他的巨著《白鹿原》对有名的名医便使用“冷先生”的称谓。

爷爷的好名声我是在别人的谈论中一点一滴认知的。记得我年纪很小的时候人们会对不认识这个孩子的人说:“这是于先生的孙子”,问的人听后会对我十分亲切并百分的夸赞。在孩提时爷爷就时常叮咛我读书的重要,并说一些简单的诗句教育我,如“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寸金失去有处找,光阴逝去无处寻!”这些语句我始终言犹在耳不曾忘却,也不会忘却!那时爷爷就对我说,中医的四门功课就是望、闻、问、切,“切”就是“号脉”!

在爷爷退居乡里的时候,除了四乡村民,还有不远百里、千里来找爷爷看病的人。这些慕名而来的人大多被爷爷治好了。声声相传,有口皆碑,这在我家那样的所谓“穷乡僻壤”的小山村不能不说是一个神话!爷爷只号脉开方,分文不取!有些病人过意不去,一些有工作的人就会拿一些橘子汁,罐头,糕点之类(那时的糕点俗称果子),没有工作的也会拿一些大枣,鸭梨,苹果之类的,那时的苹果是稀罕物呀。爷爷当然不收,但这些病人对爷爷感恩戴德,觉得如果爷爷不收就是瞧不起他们,他们会良心不安!盛情难却,有时这些人把东西放下就走了。他们对爷爷感恩戴德,千恩万谢的画面现在还长存在我的脑海!

当然这些吃食是我的最爱,我从小就是和爷爷奶奶住的,天黑了在睡觉之前奶奶会问我吃什么罐头?记得当时的罐头大多是水果罐头,梨的,桃的,山楂的,橘子的,杨梅的就算缺的了,记得哪会吃过“鹌鹑蛋”的,就觉得稀罕了。这是在上世纪七十年代呀,那时的山里小孩生病也不会吃到这些的,即使县城的小孩也不会常吃的。

能吃上喝上这些好吃食要感激爷爷,可没能孝顺上爷爷,从小在爷爷奶奶身边长大的我直到上学才离开山村。感激爷爷给我童年的好吃食,更感怀爷爷治病救人的大功德。爷爷有五个儿子,我们这代堂兄弟八个。有我这样没念好书一事无成的孙子,也有当处长当局长的孙子,我想,这些都是爷爷为孙辈积下的功德,怀念我的爷爷!

大爷爷是爷爷的哥哥,我无缘得见,大爷爷走得早,三十六岁就不在了!他为人义薄云天是个豪气万丈的汉子。他的性格和爷爷截然不同,好出头,见不得欺负人,不怕坏人,那时的大爷爷就有枪了!

大爷爷是为我的老太爷死的。那时候地方不太平,这样的小山村就更别说了。那时家里有点地,有牛有羊就算山里的财主了!土匪经常绑票,“土匪”在我的乡里的称谓是“贼”!

贼绑走了老太爷,那时贼赎票要现大洋,烟土这样一些东西,太爷这样的土财主能有几块现大洋,贼绑来绑去已经所剩无几了,拿不出贼要的数目!

大爷爷说我去,我去替!大爷爷不食言,第二天就去替我老太爷了!“杆子头”(那时称一伙贼为一竿子,首领称为杆子头)对大爷爷的豪气也十分敬重,本来打算拿不来要的数目也放人,并称愿交大爷爷这样的朋友。后来据说有人对杆子头说了大爷爷的坏话,说大爷爷有四杆枪根本没把杆子头放在眼里,杆子头信以为真,不要大洋,不要烟土,就要大爷爷的命!

虽然对大爷爷没有见过,到我崇敬我的大爷爷,崇敬他的血性男儿,大爷爷当为我们孙辈楷模!怀念纪念我的两位爷爷,两行热泪敬奠我的祖先! 

摄影/网络

作家简介

于永三,男,怀柔区作协会员,诗联协会会员,爱好文学,相信“文学依然神圣”。

长|按|二|维|码|关|注

用诗和远方,陪你一路成长

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冬歌文苑工作室

主       编:冬   歌

执行主编:蔡泗明

责任编辑:吴秀明

征稿启事

征稿要求:散文、杂文、小说、诗歌等,一般在四千字以内。必须原创,必须首发,欢迎自带插图和配乐,15天内未收到用稿信息的可转投其它自媒体。文责自负。

稿件请用word附件形式发至:183074113@qq.com,并注明姓名、笔名、微信号、作者简介及照片。从即日起,给作者发放稿酬,文章刊出一周后通过微信发放,请加主编微信hyd196711。稿费全部来自赞赏,20元以上(含)的80%发给作者本人,其余留为平台维护。七天内阅读量超过一千的,另奖励20元;超过两千的奖励50元。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