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散文||失落的家园

 冬歌文苑 2021-02-03

失落的家园

 袁福成||江苏

中国人把结婚叫做成家。这也意味着拥有自己的“小家”是从结婚开始的。在以往,只要父母健在,小夫妻拥有的是“小家”,父母的家依然是“大家”,“小家”是“地球”,“大家”是“太阳”,地球始终绕着太阳转,是中国人家庭生活的常态。

未结婚便无"小家",父母所在的家自然也是我的家。我是从上大学读书开始才第一次远离父母、远离家。未离开家的时候并不觉得家的珍贵。但离家上学不久便情不自禁地开始想家。七十年代,别说手机(当时称做“大哥大”),平民百姓家中连座机电话也没有,有急事需专门到邮电局打长途电话或发电报,打长途电话得有专人通知对方到有电话的地方接听。发电报也得有专人送达,除了漫长的.等待之外还得要交上不菲的费用。没有迫不得已的突发情况,一般都不会去也舍不得去。和亲人之间的联络主要靠邮寄书信。邮寄书信的邮票全国统一价仅为八分钱,邮寄书信最大的好处还在于能将要说的话尽情表达,但不足之处在于邮寄的周期较长,从学校寄封书信短则三五天,长则七八天,甚至十天半个月才能到达。收到回信至少是半个月之后的事。邮递人员将平信(非挂号信)推迟送达或弄丢的事也时常发生。去信后期盼回信,但在农村能识字并回信的人并不多见,加上父母亲忙于生计也无瑕顾及,他们觉得只要知道我在学校平安无事即可。所以,写信后很少收到回信,一个学期能收到父母的一两封回信便欣喜无比。想家的时候,经常拿出父母的往日回信反复阅读,以解想家思乡之苦。由于通讯上的落后与不便,离家越久,对家的依恋越深、思念越迫切。

大学毕业后进城工作,结婚后有了自己的“小家”,但对父母之家的依恋并未减弱。逢年过节,携妻儿回父母的“大家”过年过节仍是天经地义的事。父母也常说,别以为你们长大了,成家了,在我们眼里,你们永远是我的孩子。的确,天下父母都是这样认为的。也有父母在嘴上说你们成家了,独立了,从此我们不再管你们了。其实,小家的点点滴滴父母时时刻刻都记挂在心。一旦“小家”有需要,父母仍全力以赴,从不讨价还价。“小家”有什么事瞒着父母,一旦被知道,便少不了一顿数落。在数落中都让你感受到这根本不是什么责怪,而是充满怜惜和关爱。时常我们也和父母开  玩笑说,在外国,孩子年满十八岁就要被赶出家门,不再让孩子和父母同住,孩子回家吃住还得向父母支付费用。父母立马就会反驳说,别听报纸和广播里的胡说八道,外国人难道是从石头缝里蹦出来的?难道就没有父母和儿女之间的亲情?家靠亲情维系着,而亲情又依靠传统的共同生活、相互扶持或邮寄书信、时常见面的方式加以巩固。

的确,在中国的传统文化和伦理思维中,父母的和儿女间的亲情是维系家庭的纽带,亲情是不容许用金钱加以计算,也不容许以物质加以称量的。如果亲情用金钱或物质算得一清二楚,这不仅是对亲情的“亵渎”,更是对“家”的背叛。这是老一辈人绝对难以承受的,在此种价值观的引领之下,儿女们回到父母之家享受各种恩泽就变得理所当然,甚至不少儿女从没想过对父母要有回报。而父母对儿女的付出也从来不计成本、不惜代价。父母对儿女无尽的索取听之任之,为儿女的无私奉献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家就在这样不对称的"麻花"状态下得以维持。随着父母的年老,尽管父母对家的奉献和维持的力度也逐渐减弱,但父母在家中的地位和权威仍不允许有丝毫的动摇。读过《红楼梦》的人都知道,在贾府,王熙风虽是实际掌权的大管家,但贾母在贾府之中依然一言九鼎,贾母的话就是“最高指示”。贾母决定的事,即便有不妥也得遵照执行,连堪称“风辣子”的王熙风,在贾母面前还得俯首贴耳,唯贾母马首是瞻。在中国的传统道德伦理中崇尚父慈子孝,百事孝为先,行孝顺为首。不听从父母教导、违背父母的意愿去行事便被视为不孝和忤逆。即便已经有了“小家”,在父母的“大家”面前永远处于从属的地位。人过百岁终有一别,只有当父母相继离世之后,“小家”才可晋升为“大家”。原有的“大家”土崩瓦解,新的“大家”又自然产生,这样世代相传,循环往复,形成了独具中国特色的家的文化传承。

早年,"小家"的诞生还不足以撼动“大家“的权威,也无法取代“大家"的地位。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尤其是现代通讯技术的发达,亲人之间虽天各一方,方便快捷的手机通话、短信微信、视频聊天,使相互间的交往实现无缝对接。"小家"成员对"大家"的依赖或依恋渐渐被弱化。原有的基于自然经济基础之上的家文化也开始发生蜕变。过去数代人或几代人足不出村,生活在同一片土地上和同一屋檐下的状况已难以为继。而今,家有儿女一旦长成,就飞向四面八方,以往的几代同堂的家族景观也日渐式微,儿女子孙各奔前程,散居于天南海北,即便想要生活在一起也无可能,甚至逢年过节也很难聚到一起。传统观念较强的父辈们虽有抱怨但也不得不面对现实。而那些远走高飞的子女们在和亲人的离散之中有了自己的独立生活,"小家”缠绕着"大家"的麻花状态开始出现松散,呈现出并驾齐驱的"平行"状态。随着"小家"的渐渐崛起,“大家”一统天下的局面也随之慢慢动摇,传统的家园渐渐失落,父母即便健在,“大家”的中心地位被渐渐削弱,“小家”在悄无声息之中和"大家"并行,并逐步取而代之成为新的“中心”。

“小家”的崛起之后,家文化也出现了多元化的趋势。再加上改革开放以来,诸多外来文化元素又逐渐被年轻人所接受。“大家”家长秉持的传统和“小家”家长面临的现实就有了尖锐的碰撞和交锋,其结果是传统的“大家”慢慢淡出人们的视野,现实的小家庭逐步占居了主导地位。传统的“大家”慢慢遗失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之中。

传统家园的失落必然带来了家文化的革新和嬗变,当“四海为家”逐步成为当下的常态,传统的“叶落归根”的观念将被动摇,过去“父母在、不远游”的信念也不合时宜。过去,父母年老,子女向父母靠拢也发生了根本性逆转,成了父母年老后向子女靠拢。子女对父母的赡养方式也由在同一地域共同或轮流赡养,变成父母随儿女在多区域、多地点“候鸟式赡养”。过去“小家”必须服从“大家”也变成了“大家”服从“小家”,要得好,老随小,正在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

在传统“家园”失落的背景之下,当今的老人也必须与时俱进,要重新审视原有的主导地位,面对变化而作出相应改变。老人们很难再固守自己原有的家园,不得不背景离乡,随子女四处迁徙;不得不承受和原有亲朋好友离散之苦;不得不放弃传统的权威地位去儿女的“小家”度过晚年;不得不改变传统的生活习性去融入儿女“小家”的生活节奏;甚至不得不放弃传统的居家养老的方式,接受社会养老的全新模式。老人们越是与时俱进,新的家庭生活就会更加和谐。如果固守原有的家庭观念和生活习惯不作改变,家庭生活中老人和小辈间的矛盾就会越来越多。面对社会发展而带来的家庭生活观念和现实的剧烈变化,也要求年轻的儿女们要为老人们提供充裕的转换观念的时间和空间,充分理解老人在过渡期面临的各种思想矛盾和实际困难,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让老人们重新认识新的生活方式和生存的价值,重新找准自己的角色定位,让家的发展和社会的发展保持同步。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的和谐和社会和谐密不可分,创建和谐社会必须从创建和谐家庭做起,必须从传统“大家”的失落和新兴“小家”的兴起中寻找和探索家庭和谐之道。

插图/作者提供 

作者简介

袁福成,江苏建湖人,公务员,文学爱好者和初学者,退休后撰写的多篇文学作品在报刋、杂志上发表。

长|按|二|维|码|关|注

用诗和远方,陪你一路成长

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冬歌文苑工作室

主       编:冬   歌

执行主编:蔡泗明

责任编辑:吴秀明

邮箱183074113@qq.com

征 稿

征稿要求:散文、杂文、小说、诗歌等,一般在四千字以内。必须原创,必须首发,欢迎自带插图和配乐,15天内未收到用稿信息的可转投其它自媒体。文责自负。

稿件请用word附件形式发至:183074113@qq.com,并注明姓名、笔名、微信号、作者简介及照片。从即日起,给作者发放稿酬,文章刊出一周后通过微信发放,请加主编微信hyd196711。稿费全部来自赞赏,20元以上(含)的80%发给作者本人,其余留为平台维护。七天内阅读量超过一千的,另奖励20元;超过两千的奖励50元。

原创作品在本公众号刊发后,视为作者自动授权,本公众号有权择优稿件汇集公开出版。其他网络平台转载本公众号作品,需注明出处,否则,视为侵权。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