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散文||碎碎念,女儿三岁前

 冬歌文苑 2021-02-03

碎碎念,女儿三岁前

       有一次,女儿和我闲话,说起她大学有位苏州籍同学,家境优越。从小出入都是小汽车,同学没学过骑自行车,更不用说夏天雨中筑坝捉鱼的刺激,冬天桥下生火烤山芋的乐趣。我说:“如果可以选择,让你们互换一下角色,你愿意吗?”女儿不假思索地摇了摇头。可我还想说生活不仅有诗意,也有些许尴尬。比如说……


(一) 


        流行一种说法:孩子降临人世,谁第一个抱孩子,他(她)就跟谁亲。这句话我信。

       我十月怀胎,经过两天两夜的阵痛的折磨,女儿呱呱坠地了。

       那是个大雪初霁的早晨,太阳映照下,窗户金光闪亮,阳光洒满了屋子。妈妈第一个抱起刚出生的女儿,仔细包裹好,塞进我怀里说“生了个糖缸子。”侄女、侄子不畏严寒,涉着半人深大雪赶来,聚集在床头,叽叽喳喳“小桌子、小凳子、小椅子”乱叫。给小屋增添了欢快的气氛。

      我天性愚钝,不懂妈妈话里话的含义。一面心里嘀咕:“究竟是男孩还是女孩啊?”一面目不转情看着这个面色赤红,满脸皱纹的婴孩,满心的喜悦,床前的小哥哥、小姐姐比我还兴奋,任凭他们的爸爸妈妈一遍遍地呼唤,谁也不肯离开。

       女儿会走路了,我妈带她到人群里扎堆。有邻居假意推妈妈,边推边说:“拖婆奶奶下河。”女儿就一面拼命地拽母亲的衣服,一面大声地哭喊:“不要啊,不能啊。”

我从学校回来,邻居看见我,也拉我,假意推我下河。女儿对人家瞅瞅,又朝我看看,一副半信半疑的样子,神情有些紧张,并不哭闹。然后人们再拉母亲,她仍又拽又哭。

        一肚闹心!

(二)

       女儿会跑路之前,我带她出门的方式很麻烦。先将她放在摇篮里,然后把摇篮绑在自行车上。她安安静静地躺在摇篮里,不哭也不闹。到了目的地,我揭开遮在她脸上的毛巾,她眨巴着眼睛,似醒非醒的样子,还会对我微微笑着,配合我,有时令我心生愧疚。

      为了生活,丈夫常年辛苦在工地,  年底丈夫放假回来,到我妈妈家接我们娘俩。天太冷了,考虑到女儿坐摇篮,就不用担心挨冻。丈夫将摇篮绑自行车上,想载着女儿回家。女儿却不依,“啊啊啊!“她大声哭闹,以示抗议。他只好把女儿从摇篮里抱下来,哄她不哭了,丈夫又把女儿放进摇篮里,女儿扭着小身体,哭得更凶了。如此三番。丈夫无奈,只好将女儿用大衣裹好,左手抱女儿,右手扶车把。女儿紧紧偎依在她爸爸怀里,一副小鸟依人的样子。丈夫一路颠簸,骑了四里多路,女儿居然精神抖擞,毫无倦意。一双眼睛骨碌碌转悠,一会儿看我,一会儿看她爸爸。

       小不点女儿渴望父爱,可她还不会用语言表达,也许她用这种求抱的方式,获取父爱吧。

        满满 辛酸!

 (三)

       我到工地大概第四天下午,弟媳妇冒着垀呼北风,挺着大肚子,开着木兰,火急火燎地赶来。

       “圆圆不吃不喝,急人呢!”弟媳妇说。

        圆圆是女儿乳名。我第一反应孩子会不会病了,不肯吃饭。

        跟丈夫简单交待了一下,晚饭也没有做,我匆匆坐上车回家了。

        老远,女儿跌跌撞撞向我跑来,张开双臂投入我的怀抱,搂着我的脖子,久久不愿松开。

       晚上,我抱女儿坐在膝盖上看录像。画面上,有个襁褓中小孩被遗弃在大路上,孩子在哇哇大哭,多路人从孩子身边匆匆走过,谁也没有停下来抱小孩。

       女儿小脸沉了下来,仰起头来指了指电视,清晰地对我说:“宝宝不要了,宝宝不要了!”

       弟媳妇告诉我,在我离开的这几天,我女儿天天要看这个片子,而且看到刚才那段镜头就哭得梨花带雨,后来她沉默了,再后来就拒绝吃饭……

       二周岁的小人儿,过早尝到了离别之苦。莫看孩子小,她用行动告诉我,她懂得什么是个家,家里里有妈妈,谁也代替不了她。

       很是心疼!

                                         图片/网络

作者简介

周桂稳,70后,盐城人,自由职业者。

长|按|二|维|码|关|注

用诗和远方,陪你一路成长

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冬歌文苑工作室

顾问:王树宾  戢觉佑  李品刚

总编辑:冬   歌

副总编:蔡泗明

执行主编:倪宝元

执行主编:吴秀明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