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散文||小集市,小自在

 冬歌文苑 2021-02-03

小集市,小自在

过了桥,附近有个还没拆的村子,一个家家户户挂满绿萝的小村子。村口有截窄路,每天都有人经过,时间长了,就成了小集市。

我给二舅家送月饼,一上桥,先遇着一个背菜筐的女人。女人戴着大宽沿帽子,相貌秀气,衣裳浅淡。她的筐子里放了几只形状怪异的南瓜。女人寻一个凳子坐下了,从筐子里取出一个茶杯,喝几口茶,润了润嗓子,再慢慢清理脚下的细碎。卖菜的人多了,她也跟着在地上铺一个干净的麻布袋,把筐子内的南瓜放在袋子上。南瓜不多,很随意地摆放。她的表情也是放松的,随意的。

女人这个架势,并不像是做买卖,反而像是来农村旅游的游客,拙山朴水的,心一静,忽然不想走了,想寻个偏僻地方先歇歇脚儿,恢复恢复元气。

我提着东西,现在不方便买南瓜。路边的小菜红红绿绿,看花人眼。对村里人来说,土地不能光着,撒点什么就是什么。地上蔬菜多了,洗洗剪剪,拿出去卖。瓜果熟了,吃不了烂了可惜,也可以换钱的。

都是很干净的。小菜用绳子细细扎紧了,水珠还挂在菜叶上,保留最朴实的本真。卖菜人也和他脚下的小菜一样纯朴,中规中矩,等待挑拣。你问他应。你不问,他也绝不主动兜售。一切都是自然而然。

送完礼回来,返回村口,卖南瓜的女人还没走。她借着梧桐树遮阴,继续坐在凳子上,继续安静地喝茶,很有信心东西能卖光。

“这只番瓜蛮大的。”

“是啊。它想长多大,就长多大,随它。”

“就是有点丑。”

“是啊。”女人笑了一下,“丑归丑,好吃是好吃的。”

“你是专门卖菜吗?”

“不啊。吃不了,不就拿出来卖啊。”

女人穿越城乡,在闹市区的金店上班。她相信自己卖的都是好的,亲手种出的,还更宝贝一点。卖金子和卖南瓜有什么冲突?东西不同而已。下班脱掉紧致的工服,离开珠光宝气的工作台,在田野里散步,人还自在一点。

好像过了很长时间才到中午。越是偏僻的乡下,时光越是缓慢。

已经有菱角了。一个卖乌菱的老阿姨,认出我,悠悠地喊我,你是不是**家的三侄女呀?“又脆又嫩,塘子里瞎长的,送你一点尝鲜。”她说小时候我还到过她家,和她的一个外甥女耍过呢。

还有一个性格活泼的卖鱼少妇。浓绿的裙子,银白的鱼。她麻利地收钱,抹着口红的嘴随便说了几句什么,那些围簇过来的男主顾就呵呵地笑。

摊子最末,是个卖豆浆的中年妇女。有人坐在小凳上端着碗大口大口地喝,喝得满头大汗。再有人靠近,妇女摇摇手:“只有这么多,我要回去了。”

集市收摊了,买菜人渐渐地散了。

不远处的农田里,“布谷布谷”的声音开始叫起来了。 

                                         图片/网络

 

作家简介

闻琴,江苏靖江人,江苏泰州市作协会员,江苏网络作协会员,会计师。出版小说两部,在各类报刊发文多篇。

长|按|二|维|码|关|注

用诗和远方,陪你一路成长

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冬歌文苑工作室

顾       问:王树宾  戢觉佑  李品刚

总       编:琅  琅

副  总  编:蔡泗明

执行主编:倪宝元  吴秀明

责任编辑:汤燕萍  孔秋莉

稿件请用word附件形式发至:183074113@qq.com,并注明姓名、笔名、微信号、作者简介及照片。从即日起,给作者发放稿酬,文章刊出一周后通过微信发放,请加主编微信hyd196711。稿费全部来自赞赏,20元以上(含)的80%发给作者本人,其余留为平台维护。七天内阅读量超过一千的,另奖励20元;超过两千的奖励50元。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