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杂文||论小小说情节的藏和露

 冬歌文苑 2021-02-03

论小小说情节的藏和露

杨帆||江苏

小说和散文有很多不同:散文像是水果沙拉,切碎了放点酸奶搅拌一下就可以食用。而小说却是大餐,得要精心烹调,炒爆熘炸烹煎等方法都得用上。

小小说以小见大,作为一种快餐文学,被广大读者所喜闻乐见。它特别讲究“制造悬念、曲径通幽”。对于情节型的小小说来说,设置符合艺术规律的戏剧冲突是一个非常值得探讨的课题。罗伯特·奥佛法斯特说:“小小说必须高度浓缩,富有戏剧性,完整地包含短篇小说应有的情节。”

小小说是在螺蛳壳里做道场。这种先天性的缺陷,给小小说创作提出了更高的技术指标。要做到在小小的麻雀之腹中游刃有余地叙述事件、塑造人物,凸现主题。作者必须要精心地布局谋篇,娴熟地驾驭语言,用心地塑造人物。

小小说情节的安排最忌讳的是读者看了开头就知道了结尾。优秀的小小说大多会在情节上耍许多“花招”,引诱读者进入认知盲区,只到文章的最后才把关键情节,即所谓的“包袱”抖开,让读者一下子觉得豁然开朗,原来如此。所以小小说情节的安排上就有藏和露的讲究。

小小说的情节,首先要在铺开中有所伏笔,有所藏匿,甚至“误导”读者,比如潘新华先生的《雨夜》,如果开头就交代这个女子想自杀而去买安眠药,读者就会失去阅读兴趣。如果开头便交代出租车司机发现了女子想自杀,而故意“纠缠”,读者就没有必要读下去了。

我举一个笑话作为例子:两只青蛙结婚了,却生了一只小蛤蟆,男青蛙怒问:贱人,怎么回事。女青蛙惭愧地说:对不起,人家结婚前整过容。

如果换一种表述方法:一只女蛤蟆爱上了一只男青蛙,为了达到结婚的目的,把自己整成一只青蛙,结婚后生了一只小蛤蟆。男青蛙怒问怎么回事,女青蛙如实交代。

显然两种叙述方法都把事情说清楚了,但前一种叙述更艺术,为什么呢?因为这种叙述方法把关键的地方“藏”了起来,只到最后才“露”,这样才让读者产生好奇心和阅读情趣。

再如小小说《钱包》,作品一共有五个细节单元:

A.他从饭店打完工,在回家的路上忽然被一个小个子亚洲人撞了一下,他警觉地一摸裤兜,发现钱包没了。

B.他立即用英语大叫:“Wallet, Wallet!”(钱包,钱包)。那撞他的人不但没有停,反而加快脚步跑开了。

C.他奋起直追,且边跑边用英语喊:“赶快站下,把钱包拿出来。那撞他的人就更加慌张,跑得更快了。

D.他以百米赛的速度猛追。那撞他的人绕着树跑,企图用灵巧的身躯摆脱他,而他也绕着树追。就在他马上就要追上的时候,那个撞他的人扔下钱包跑了。

E.他捡起钱包回到自己的住处。当他打开钱包查看时,才发现钱包不是他的,里面有800多元美钞、几枚硬币和一张工资结算单。原来那个撞他的人也和他一样是在饭店里打工的。他看看自己的裤子才猛然想起,早晨起来时换了一条裤子,自己的钱包还在原来裤子的兜里。

   拆开这篇作品的结构,我们发现它的情节是这样运行的:

   “A、钱包被偷 B、追 C、猛追 D、绕树追 E、追回的钱包才发现不是自己的。”

  从这个简化的情节运行的轨迹中我们看到:这篇作品的精巧构思有这样一个特点:作品以一个道具(钱包)的戏剧性变化作为单一事件,然后抓住这个单一事件中的一个情节元素(追回钱包),向上做了一系列的延伸发展(追,猛追,绕树追)。追回钱包的单一事件经过这一步比一步猛烈的行动描写才达到情节高潮,于是,当作品的紧张气氛被渲染到顶点后,情节突然一个下跌反转,追回的钱包原来不是他的,而是对方的。显然,前面艺术铺垫的内容都是为了把事实真相“藏”住,到了文章最后,才把事实真相“露”出来,情节开端与情节结尾构成强烈反差,这种意外的结局能给读者带来极强的艺术感染力。这种小小说的结构模式一般叫做情节反转。

讲究情节反转的小小说的模式一般是这样的:从﹣A到﹢A,或者是从﹢A到﹣A。潘新华先生的《雨夜》做到了。读者以为那个跑上门来要钱的出租车司机是个敲诈讹钱的坏人,到最后才知道他是一个有爱心的好人。在这里我有一个小小的建议,潘先生应该在开头司机出场的时候,把他的外貌写得“凶”一点,这样可以固化读者的错误判断,认为他是个坏人,从而为女主人翁的未来担忧,悬念便产生了。有了这个“凶”的铺垫,当读者读到下文司机上门要钱时,更会产生错觉,以为他一定是来讹钱的。

要实现小说的情节反转,一定要有“藏”的功夫,“藏”住了,“露”才显得惊奇,才有出人意料的结果。

我的小小说《惊魂》就是采用这样方法,从﹣A到﹢A。读者即便读到全文的三分之二还认为主人公是个劫匪,只到最后才知道他是一位抓劫匪的警察。

由于受到小小说篇幅的限制,我们很难在短时间的艺术描写和叙述中迅速完成大容量的叙事,这使得小小说作者不得不在情节上做足文章。小小说一方面要求艺术篇幅越短越好,另一方面又要求艺术信息量越大越好,这种艺术的二难境地,使得小小说许多技巧迎”而生

在小小说有限的篇幅中,科学合理地安排情节,在叙述策略上,做到先“藏”后“露”,使“结尾出人意料”,在故事发展的进程中,悄悄设下阅读“陷阱”,出其不意地将读者诱导进去,残忍而彻底地粉碎读者原有的阅读期待,才能收到不同凡响的艺术效果。从而才会使小小说具有可读性和艺术性。

插图/陈颖

作者简介

 

杨帆,中学教师。热爱生活,喜欢码字。相信每一个成功者都有一个艰难的开始。出发了就要义无反顾地走下去。

用诗和远方,陪你一路成长

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冬歌文苑工作室

名誉顾问:戢觉佑 李品刚

文学顾问:周庆荣 王树宾 白锦刚

总编:琅  琅 

副总编:蔡泗明

监制:倪宝元 陈俊泽

编审:吴秀明 孟芹玲

主编:汤燕萍 孔秋莉

美编:陈 颖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