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散文||有个喜欢看书的女儿真好

 冬歌文苑 2021-02-03

有个喜欢看书的女儿真好




流云||黑龙江

退休了,每天忙得不亦乐乎。记得退休前,很多人跟我说,退休在家没意思。那时我就特向往退休后的生活,觉得自己肯定不会像他们所说。事实证明,我的退休生活,不说是丰富多彩吧,但感觉每天都过得特别充实,特别开心。由此我得出个结论,人一定要有健康的爱好,否则无趣的日子会很无聊,也会很煎熬。

今早,女儿说她要去单位取书,网购的书到了。女儿是教师,已经放假了,死冷寒天为了取书去学校,这份执着令我钦佩也很欣慰。

女儿喜欢看书,这种习惯是从小养成的。我不是为了邀功,而是觉得我的某些教育理念与经验对于即将面临养育孩子的年轻人也许会有所启迪与帮助。

女儿还没出生时,我就给她买了《格林童话》和《安徒生童话》等书,出生几个月后,我就开始给女儿念书,讲故事。抱着出门,看见什么就会指着那些东西,用汉语说完,再用英语,反复重复教女儿说话,做各种有趣的动作。四个多月的时候,她就会按着你的指令,眨眼睛,摸鼻子,用牙和舌头打响,她的眼睛会跟着你走。你给她念书的时候,她会聚精会神地听。女儿七个多月就开始冒话,一个字两个字的称呼等。不是蒙的,而是有意识的,口齿相当清晰。

女儿满六个月开始,我就抱着她坐单位通勤车上下班。女儿长得好看,小脸儿白白净净,眼睛大大的,睫毛长长的,一笑嘴角还有个小酒窝,又聪明伶俐,成了车上的焦点和同事们的开心果。一路上,各种节目上演,通勤车里笑语声不断。三岁时,她把《卖火柴的小女孩》背得滚瓜烂熟,而且指着书上的字,一字不差读完,看样子似乎她所有字都认识。我平时给她讲书就是指着字读的,她竟然都能记住。那段日子,其实我是很累的。到单位门口下通勤车,我就抱着她步行二十分钟左右,把她送到跟我一个单位退休的住在单位家属区的刘姨家,雇刘姨看管。下班前再把女儿接回到厂门前坐通勤车回家。爱人那时很忙,经常不在家,我一个人,既要照顾孩子,又要做饭和做其它家务。晚上,女儿得听着故事或看着书睡觉。有时给女儿讲书,讲着讲着我都要睡着了。女儿的习惯是,每晚一本书必须从头到尾念完她才肯睡觉。早晨我还要起早做饭,带着孩子上班。这样周而复始,一天又一天。那时特别希望孩子快点长大,直到孩子上大学了,一下子轻松了,发现自己也老了。这时才意识到,宁愿累点,也不愿孩子长大。所以每每遇到年轻妈妈们谈及她们特别疲惫且盼望孩子快点儿长大的时候,我就会劝说,别盼了,孩子很快就会长大,现在虽然辛苦,但青春还在,忙碌的过程也都是很美好的。

女儿上小学后,字认识的越来越多,开始自己看书了,而且成了小书迷。有时周日休息,我就把她带到新华书店,或陪她坐在书店里看书,或我去逛商场,逛完回书店接她。后来给女儿在市图书馆办了个借书证,再后来,女儿看书,就不用我操心了。她学会买书,订书,家里她的书开始泛滥。

女儿喜欢的书,没遍数地看。大到《红楼梦》,小到《哆啦A梦》。床上,卫生间,总能看到这些书的影子。为了方便女儿在卫生间看书,特意把卫生间灯换成亮的,并在坐便旁放一个木制方凳。

《红楼梦》被女儿翻得封皮都掉了,后来她又买了一套其他版本的。都初中三年级了,她还是捧着《红楼梦》床上看,卫生间看,上学放书包里背着,真的是爱不释手。而且书中内容,大段大段的,女儿也是张口就来,倒背如流。她对于《红楼梦》的理解与诠释,与她的年龄完全不符。难怪开班会的时候,老师总是用思想深刻来评价她。而《红楼梦》也就算了,《哆啦A梦》也是百看不厌。记得高中时还见她翻看,当时我还跟她开玩笑说,都多大了,还看这个。

女儿文笔很好,课讲得也精彩,我想这跟女儿喜欢看书,看的书多是分不开的。

女儿是真正喜欢看书,而且从字里行间都能品出味道的人。前段时间,我说我喜欢宋词,女儿正好刚买了一套书,其中有一本是《宋朝好声音》,她推荐给我看,并读了里面的一些精彩句段,一下子就把我吸引进去了。我不由得感叹:有个喜欢看书的女儿真好!

退休了,越来越感觉到兴趣爱好的重要性。与书相伴,永远不会感到孤独寂寞。我相信,将来女儿退休了,日子也会过得很优雅,很闲适惬意!

插图/陈颖

 

作者简介

井晓云,笔名流云,国企退休职工,喜欢用文字抒发情感,记录生活中的点滴,尤其是喜欢以散文诗歌的形式美化生活,愉悦生活。也愿把我的快乐,带给每一个人。

长|按|二|维|码|关|注

用诗和远方,陪你一路成长

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冬歌文苑工作室

名誉顾问:戢觉佑 李品刚

文学顾问:周庆荣 王树宾 白锦刚

总编:琅  琅 

副总编:蔡泗明

监制:倪宝元 陈俊泽

编审:吴秀明 孟芹玲

主编:汤燕萍 孔秋莉

美编:陈 颖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