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散文||“三多”师徒

 冬歌文苑 2021-02-03

“三多”师徒

2019年秋季学期伊始,学校“青蓝工程”再次启动。这次,我很荣幸地成为了年轻教师---妙妙的师傅。

拜师仪式结束,我们师徒的故事也就开始了:

一 

“妙,来,读一读这句话!”我一边说一边递给她一张A4纸。

“是,师傅!”徒儿快速接过纸张大声地读了起来:一日不读书,无人看得出;一周不读书,对手看得出;一月不读书,智商输给猪。徒儿刚读完这句话,我立刻从抽屉拿出刚从图书室借来的两本与班主任工作有关的书籍《热情魅力责任—班主任工作漫谈》、《班主任工作与班级管理艺术》,交到她手上,并嘱咐她认真读,希望她学有所得。在班主任工作这一块,我一直在暗中观察她并适时地教教她。然而,仅凭我个人的经验还不足以让她快速成长,要想博采众长,唯有读相关书籍。

 徒儿没有让我失望,两个月后,她不仅读完了这两本书,还写了内容详实的心得体会。更可喜的是,副科老师们都反映妙所带的班级班风越来越好了。

“师傅,我一定谨记您的教导:多读!”妙以这样坚定有力的一句话结束了她的心得体会。

“妙,明天上午第二节课我和陈老师一起去听你上课。”我说。

“好的,师傅!”妙有点紧张地回答。

第二天,我们如约而至。徒儿紧张地上了一节课,效果不是很理想。课后,我和陈老师认真地给她评课。

不仅师傅要听徒弟的课,徒弟更要多听师傅的课。在我上《父爱之舟》时,妙和陈老师来到了我的课堂,我尽可能地用多种方法来教授这篇课文,希望徒弟能从中得到启发,并学以致用。课后,陈老师随口问妙一句:“听了这节课,你有啥收获?”

“我师傅上课思路很清晰。”妙想了想轻声回答。

“思路清晰是你师傅的事情。你听课前有没有想过,要去向师傅学什么呢?”陈老师着急地说。

妙迷茫地摇摇头。哎,我的徒弟还是太年轻了,对于教学技能学习的目标不太明确。我告诉她不管听谁的课,主要任务就是去学习别人的教学方法,注意观察授课老师的教风,技能,学别人的优点,为己所用。我要求徒儿多去听听本校或者网络上其他优秀教师的课,并且听课后都应该向这些教师学习至少一个地方,这是不断提高自身教学水平的一种途径。

经过一段时间的听课学习,是时候检查徒儿的学习成果了。于是,我向学校申请让妙上一节汇报课,学校同意后,我们着手准备。选定课文《四季之美》,妙从备课、试课到磨课都一丝不苟。12月10日的汇报课上,她尽可能地绽放了属于她的美丽。

“你徒弟进步真快!”汇报课结束,听课的老师们纷纷向我道喜。

“师傅,谢谢您的指点:多听!”说完还调皮地向我眨眨眼。

“师傅,您又有文章在《少年文艺》发表了!”徒儿走进办公室开心地喊到,手里还挥舞着一本崭新的《少年文艺》。

“知道了,”我漫不经心地答道,“你这个月的月记写完了吗?”

“还有一点收尾没写好,您等等,马上就完成。”说完,她立刻坐到自己的电脑前,开始忙碌起来。
       做我的徒弟,不仅要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平时还应注意反思、积累,多写些东西,朝科研型教师发展。在我的要求和指导下,妙坚持每个月写一篇月记,记录自己本月的工作收获与成长。刚开始写作时,小姑娘半天没挤出一句话,一篇月记要写好几天才能完成。写完后,我会当面认真地批改,并指导她一些写作技巧。如今,她的写作速度稍快了,水平也见长了。

“师傅,我写完了,发到您邮箱了!”话还没说完,人已来到我身边,等待我的批改。

“青出于蓝胜于蓝了!” 批改完她的月记,我由衷地赞美了这个努力的徒弟。

“师傅,过奖了!我一定向您看齐:多写!”

没错,多读、多听、多写!这就是我们“三多”师徒不断进步的法宝!

插图/作者提供

作者简介


 

王雪荣,广西壮族自治区人,坚信知识是力量 ,良知是方向。

用诗和远方,陪你一路成长

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冬歌文苑工作室

名誉顾问:戢觉佑 李品刚

文学顾问:周庆荣 王树宾 白锦刚

法律顾问:王   鹏

总编:琅  琅 

副总:蔡泗明  倪宝元

监制:陈俊泽  吴秀明 

编审:孟芹玲  何爱红

主编:汤燕萍  孔秋莉  梁会娟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