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散文||中秋节,回娘家

 冬歌文苑 2021-02-03

中秋节,回娘家

中秋那天,回了一趟娘家。

“你忙,就不要回来了,菜你帮我买了,月饼也买了……”母亲不停地在电话里说。我说:“弟弟讲来接我,有车方便,我早点收生意,邹小平也会提前下班,我们一家人一起回……”母亲拗不过,便说:“好,那我给你们煮饭,少买点东西,别浪费钱啊!”

娘家的木房子还是原来的模样,房子不老,父母依着木门,迎我归来……

怕我们饿,母亲早早就做好饭了,我们还没进家门,就摆了一桌子好菜。这一次,父母把我们当客人了……

隔着一桌子菜,我好久没这样仔细看父母,母亲的头发又白了很多,父亲的牙快掉光了,又不习惯戴假牙,脸颊明显凹进去了不少……那刻,我心里有一种说不出来的滋味,好想回到懵懂无知的童年岁月去,回到无忧无虑的少年时光去,那样的岁月,父母不老,时光清浅……

父母啊!这些年,我亏欠您们真是太多太多了……当初,不管生活多艰难,您们省吃俭用供我读书,经常说,只有把书读好了,一切才会改变,才会好……不想,我却中途辍学……出嫁,做生意,我想通过努力挣钱改变自己。(我以为凡事通过努力,就一定能得到回报。)一张张钞票,满身臭铜味,究竟是得到的多?还是失去的多?

晚饭里,母亲说:“过节不好,把生意耽误了……”母亲觉得损失好可惜,听得我心里一阵酸涩,这么多年,我真的就因为忙着挣钱,很少陪父母过年过节,想来就觉得很惭愧……

“吊脚楼的墙角关着二姨给的山鸡,那边柑子园里,关着我买来的十几只鸡,猪啊,送来的时候脚伤了,现在好了……”饭后母亲给一边给我汇报着,一边“咯咯咯”嘴里不停地唤着鸡来吃饭,“嗯嗯嗯……”喊着猪来吃食……每一个动作,每一声呼唤,猪啊,鸡啊,它们似乎都懂,它们懂母亲,母亲也懂它们,想来,我还不如一头猪,一只鸡……

老堂屋还是老堂屋,老木门还是老木门,父母还是父母,孩子还是孩子……

中秋的团圆饭很香,是小时候的那种香,饭菜味、炊烟味……直往我的鼻孔里钻……这样的日子,小时候何尝想过有一天要离开娘家的?现在,二三十公里的我家跟娘家仿佛相隔千里,很难相聚,好像我真的就是这个家里的匆匆过客了……

父母有电饭煲,电磁炉,却搁置在一边,很少用,他们说那些玩意儿浪费电,他们喜欢用柴火的锅灶和柴火烧饭菜,他们说柴草烧出来的饭菜香……        

幺伯娘走了,母亲去送,田维翠伯娘走了,母亲也去送……送得两眼泪花……几十年玩在一起好姐妹们,一个个都走了,母亲细数着,叹息着……

在我心底里的父母是永远都不会老去的,然而,岁月无情,父母,似乎再也经不起认认真真地看与读了……

如今,我不想把他们留在乡下,接他们来城里住,父母不肯,好说歹说来了,两三天就要回去。她放不下乡下,放不下熟悉的灶台和忙不完的岁月,乡下里,有与他们朝夕相伴的猪和鸡,母亲说,城里不如她的乡下,城里空气不好,容易感冒,房子又在六楼,难爬楼梯,城里东西贵,还不如自己亲手养的种的东西养人……在父母看来,城里千般好,却没有乡下的自然轻松。也许是父母老了,老了就不再想离开家,离开那个熟悉的老地方了,我不想让父母老,我怕父母老,父母老了,我怕自己有一天会成为孤儿,我怕乡下从此只剩下清冷的故乡……

似水流年,冲不淡的是亲情;韶华易逝,抹不去的是愧疚。赶紧为年迈的父母做些什么,哪怕只是一声微不足道的问候……

插图/网络

作者简介

宋文芳,笔名咫尺天涯,小商小贩,对文字有浓厚的兴趣,一直钟爱文字,期待和大家相聚在这里,分享生活点滴,分享心路历程,分享这美好而易逝的时光……曾在花垣在线发表过文章,感谢一直关注我文字的人们,希望我的爱对得起你们的情。

长|按|二|维|码|关|注

用诗和远方,陪你一路成长

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冬歌文苑工作室

名誉顾问:戢觉佑 李品刚

文学顾问:周庆荣 王树宾 白锦刚

法律顾问:   王    鹏

总编:琅    琅 

副总:蔡泗明  倪宝元

监制:陈俊泽   

编审:孟芹玲  何爱红

主编:孔秋莉  孙   丝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