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散文||新菜园小记之二

 冬歌文苑 2021-02-03

新菜园小记之二

连续加班,很多事儿都顾不上,我的菜地已经芳草萋萋鹦鹉洲。

今天得空,一大早前往。满地的马齿笕正在不断蚕食版图,扩张领地。其实,马齿笕是我最爱,这些都在我去年《新菜园小记》里有记录。

雨后的菜地里,有些泥泞。我从除草开始,收拾起了园子。清晨的露珠晶莹剔透,溅在身上,还有一丝凉意。五单元的谢哥他们也正在菜地忙活着。

史师傅指导我,花生地里的草,如果这几天不赶紧清理,就没法下针结果儿了。急得我赶紧行动,生怕耽误了花生的季节和一年的收成。

蹲着除草,是件很辛苦的事儿,不一会儿功夫腿就麻了,只好不断调整姿势,不时站起来舒缓一下胳膊腿儿。

今年疫情下,蔬菜长得也不如往年,光豆角就补种了好几次,豆苗始终也没有出齐。黄瓜和西红柿长势不错,正顺着架杆不断攀结。

夏天,拍摄淡季时,空余时间我就钻在菜园里侍弄这些宠爱。

黄瓜秧要不断绑结,否则会垮塌下来影响结果儿。黄瓜沉甸甸压弯了架子,这家伙爱渴,隔两天就要喝水,否则就变得驼背起来。西红柿已经涨红着小脸,但她多余出来的枝蔓必须掐掉,这样才能提高产量。

大葱在旁边严阵以待列队守候,辣椒颜值最高,顾盼生辉、摇曳多姿,南瓜悄悄藏在叶子里不服输使劲长个儿.....

每逢蔬菜采摘后,老爸总会把大院儿里他的老哥儿几个聚在一起,小酌一杯。在煮花生和黏玉米、蒸南瓜的香甜气氛中,忆昨日金戈铁马,看今日玉帛笙歌。

等他们心满意足后,再捎上一些马齿笕或荆芥和西红柿等回家。伯伯们临走时感慨万千:“丫头,我们这些老家伙就知道吃现成的,你不会有意见吧?”“哪里话,能让您们吃得满意,高兴,舒心,才是九儿的福气。”

“哈哈哈”,几位老人美得合不拢嘴儿。

黏玉米的糯感以及玉米水的清甜记忆犹新。很多人吃过我种的玉米后,从此世面再无春华,连玉米水都是甜的。

杭椒炒肉让人"杀戒大开",那份美味以及成就感由舌尖滑向心底。嗓子不舒服时摘几片薄荷泡水很快缓解,荆芥凉拌时的味道尤其开胃下饭。吃不完的豇豆除了泡菜外,用开水焯一下晾干后,放在冬天炖五花肉,令人垂涎三尺,怀念悠远......煮花生、南瓜粥、南瓜蒸馒头全是我的最爱,"勤苦守恒业,始有数月粮"。

可以说,我这十年来种植的蔬菜,环保绿色,无污染,成了我家餐桌上必不可少的风景。就这么块菜地,能让这么多人得到满足,那些挥洒的汗水、蚊虫叮咬等,算得了什么?那些腰酸腿疼又算得了什么?

繁星闪烁的夜晚,我喜欢坐在楼下凉亭里,路灯下,看菜园累累硕果,嗅瓜果蔬菜之香。想起了范成大的"梅子金黄杏子肥......日长篱落无人过,惟有蜻蜓蛱蝶飞"的意境。看着近旁的菜园在月光下,幽凉如水;昆虫在菜地里“唧唧”弹唱,一切都罩上了一层薄雾面纱。薄荷和荆芥独有的香气随夜风飘散氤氲,沁人心脾让人沉醉。

豆角黄瓜叶片在夜风里缓缓起舞,音乐在耳边萦回、在心间流淌。一份恬适划过眉间,停留心际,所有的辛苦劳碌在这一刻都停滞,忘却了时光的匆忙。月光沉静安若,真希望就此休止。所有的辛劳换来的收获,在这一刻的满足感里如此惬意。

从当兵开始,我就没再花过家里一分钱。老话说,爹有妈有不如自己有,两口子有,还借道手。多年来秉承红色传统的家教,用我勤劳的双手、兰心蕙质的处世之道、不懈的努力,创造了属于自己的天地。

踏过的荆棘上血泪斑驳,泥泞的道路上星星点点,我依然无怨无悔。相信快乐就在自己手中,阳光会在明天依旧升起,幸福就在坚持的奋斗中!

愿流年不负、愿青山依旧、愿时光静好.......

插图/作者提供

 

作者简介

陈颖,笔名十月女泽,医疗机构就职,酷爱音乐、摄影、古典诗词等。行走半生,仍是檐下听雪阅梅的女子。

长|按|二|维|码|关|注

用诗和远方,陪你一路成长

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冬歌文苑工作室

名誉顾问:戢觉佑 李品刚

文学顾问:周庆荣 王树宾 白锦刚

法律顾问:   王    鹏

总编:琅    琅 

副总:蔡泗明  倪宝元

编审:孟芹玲  何爱红  孔秋莉

主编:石   瑛   赵春辉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