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随笔||“痛风”散记

 冬歌文苑 2021-02-03

“痛风”散记

有说“牙痛不是病,痛起来真要命”,其实“痛风”更是如此!有时发作起来简直是几不欲生的感觉。

“痛风”,专门在手脚大小关节部位游移着。专科医生讲,这是尿酸过高引发的。我体检时就检出尿酸高达650umol/L,撒尿时有异味。每当这时,我就立即去医院或药店买降尿酸药、止痛药和消炎药,什么布洛芬缓释胶囊、阿莫西林胶囊、阿奇霉素肠溶胶囊、秋水仙碱片之类的。原先服止痛药一片、消炎药两粒,不到半小时就见效;后来则加量服用,半天才有点缓解的样子。

随着年龄的增大,痛的次数越来越多,也一次比一次厉害。几乎在当地所有医院、诊所、祖传偏方门户,都留下我的脚印,但最终都是治标不治本。据医生讲,“痛风”,世界上还没有药可根治。

记得2012年夏天的一次,我的右脚痛得无法下床,打电话告知儿子。儿子接电话后,风驰电掣般将车开到我上班的地方,与他妈一起把我扶进电梯下楼,再将我抱上车,开往郊区的一个祖传治“风湿”的小门户,叶氏老太婆处诊治。她招呼我立马躺下,从右脚膝盖到右脚跟及右脚背处,通过“抽水”、猛烈地扎针放血、点火吸罐一系列程序,弄得我龇牙咧嘴,忍受着剧烈的疼痛,像皮球泄气似的瘫软在病榻上。而后,在脚上绑了三帖“药饼”,再配了七天“中草药”和“西药”。当时总体感觉是:脚膝盖抽了水,轻松些,其余部位依旧疼痛不止。打完招呼,儿子与老婆将我扶上车,顶着正午的骄阳,平安地开回自家。         

老婆一边做中饭一边煎“中草药”,忙得不可开交。吃罢饭,我喝了“中药汤",歇息着,轻松自如地过了约一天半的时间。星期一,带着老婆煎好的“中草药汤”和未服完的“西药”去公司上班,上午感觉还马马虎虎,下午又痛得难受,继续服药无济于事,其右脚跟部越发肿痛,吃饭时竟咬着牙去公司食堂充饥!

无奈,电话通知驻地小舅子骑电动车来,将我接送至附近的一个小诊所,打了一小瓶消肿盐水,配了两天的“西药”;晚饭后服了药,还真得减轻了许多。反正有病乱投医,第二、三天又去挂两瓶,实效还行。

但好景不长,不到半月又复发。为了方便、省钱,就带着医保卡到就近的社区医院挂点滴,开了一些药片,以缓解疼痛。反反复复,痛了治,治了又复发,复发后又治……习惯了,仿佛老病号一个。

2013年11月8日,一觉醒来,感觉天昏地暗,痛风大发作,左脚痛得在房间地板上打滚!一不做二不休,儿子背着我上车,直奔市中心医院(即市第二人民医院)。我第一次坐上轮椅,被推向二楼风湿科,经三位医生会诊,左脚腘关节四处红肿疼痛,属高尿酸引发的“痛风”,需住院观察五六天;于是入住七楼8号病房。耳闻目睹,该楼九成病人是“痛风”,绝大部分患者一住就是十多天。

我的病房连我一共两个病号,三盏平盘节能灯,四扇明亮的窗户,坐北朝南。透过窗户,极目五颜六色的太阳光照,刚拨开七上八下的晨雾,蓝天、白云、绿树,鸟语花香;远处,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店铺商贾,车水马龙,人来人往,万象皆新,千姿百态,十分壮观!病房内卫生洁净,设施齐全,有数字电视,有冷热水洗手间,舒适、方便;加之医生、护士们服务热情、周到,虽然是有生以来第一次住院,却大有居家的感觉。

通过一天的盐水点滴与药物治疗,以及都市精彩世界的心灵感应,当夜,左脚就可自行挪步,其疗效明显。

天,晴空万里!医患,川流不息。我的病一天天的见好,住了十天即出院了。

这次住院,惊闻该住院部13楼重症科一妹夫的亲戚,也是“痛风”病,在做手术呢!他的明显症状是脚趾、手指关节处长出硬肉块,手脚严重变形,在接受手术割除。他已割了好几处!此时,我终于明白:痛风之病变,不可小觑!

虽然我的“痛风”再痛,也不至于手脚变形;但出院后一直服着市中心医院的药,定期复查,验血,检尿酸,自身调理等,基本上保持理想状态。这样坚持了几年,没有向更坏的趋势延伸。

记忆犹新的是,2019年“五一”劳动节。我和全家兴致勃勃地赴苏州园林城市旅游,当游至拙政园时,在人山人海的步行石街上,闻听沿湖艄公的吆喝旋律,欣赏那古色古香的街坊民居,享受那“洪登记”民厨小吃店里的评弹弦音之际,我的右脚跟关节及右手大拇指关节红肿刺痛,再也无法继续浏览街上别样风物。于是放弃既定旅程,扫兴打道回府,决计顺路到上海大医院一瞧。一路上绿树成荫,风景如画,高楼大厦电掣般而过,不到一小时即达上海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迅即挂号风湿科专家教授就诊,望闻问切后,女教授给开了消肿注射屁股肌肉针剂,又开了西药:非布司他片与秋水仙碱片一个疗程,该院自研制的中西合成药颗粒冲剂两种(一种是虎杖痛风颗粒,用于急性痛风冲服;另一种是茵莲痛风颗粒,用于慢性痛风冲服);并嘱咐:忌口的重要性,什么高嘌呤的食物(动物、禽类的内脏,海鲜类,鲜菇类等等)尽量少吃或不吃;多吃低嘌呤食物(蛋类:鸡鸭蛋,蔬菜类:马铃薯、冬瓜、丝瓜、胡萝卜、芹菜、白菜、青椒,水果类:芒果、梨子、香蕉,其他:如木耳、红枣之类等等)。还讲,只要自己把握规律,药物预备一些,尿酸控制好,低嘌呤饮食,适当活动锻炼,疼痛就会缓解,别无选择。紧接着,我服了教授开的药后,症状即慢慢缓解,第二天就恢复良好。至今,按照专家教授的嘱托,坚持服她的处方药,基本上无发作,只是偶尔手脚关节有点发麻无力而已。

总之,“痛风”一路痛来,我从无被病痛所吓倒!有病得医,绝不放弃!只是深感:有病,盲目去私人和小诊所要不得,因他(她)们要么轻病重医,要么一知半解乱医;去社区医院治疗方便,快捷,立竿见影,但复发几率频繁;去大医院诊疗,虽手续繁琐,程序多,但诊断准确度高,且对症下药,治疗环境好,效果佳。一句话,重、大病,疑难(病变)症,非正规大医院莫属!

插图/网络

作者简介

林春国,笔名:平屹。浙江温州人。喜欢独坐窗台下,品尝云雾茶;欣逢灵感事,拙笔自涂鸦。经常在一些媒体网站发表文章,有时文章被网站公众号编辑录用。

长|按|二|维|码|关|注

用诗和远方,陪你一路成长

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冬歌文苑工作室

名誉顾问:戢觉佑 李品刚

文学顾问:周庆荣 王树宾 白锦刚

法律顾问:王    鹏

总编:琅    琅 

副总:蔡泗明  倪宝元

编审:孟芹玲  何爱红  孔秋莉

主编:石   瑛   赵春辉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