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随笔||王熙凤的“能”和惨

 冬歌文苑 2021-02-03

王熙凤的“能”和惨

杨青||江苏

“金紫万千谁治国,裙钗一二可齐家。”

“机关算尽太聪明,反送了卿卿性命。”

这说的是谁呢?说的是《红楼梦》里大管家——王熙凤。

一、王熙凤在红楼梦中人物关系

王熙凤是贾母的孙媳妇,是贾赦和邢夫人的儿媳妇,是贾政的侄媳妇兼外侄女。是王夫人的内侄女,是贾琏的妻子,是巧姐的母亲,是贾蓉的远房婶娘(贾蓉媳妇秦可卿),是贾宝玉的舅表姊兼堂嫂,是薛宝钗的舅表姊兼堂妯娌,是林黛玉的舅表嫂子。

按理说,偌大的荣国府是轮不到作为一个孙媳妇的王熙凤呼风唤雨、不可一世的,但她却得贾母恩宠和王夫人赏识,在权贵层左右逢源、如鱼得水,成为荣国府的实际掌权者和财务总裁。

二、王熙凤的“能”借协理宁国府登场

在贾蓉的妻子、尤氏的儿媳秦可卿去世的当口,尤氏突发心疾(似装病),贾珍又悲伤得几乎生活不能自理,正乱成一团的时候,贾珍请王熙凤来帮他料理这场丧事。

王熙凤一进门一接手便一个人坐在抱厦里沉思默想,找出宁国府管理的五大症结:

“头一件是人口混杂,遗失东西;第二件,事无专执,临期推诿;第三件,需用过费,滥支冒领;第四件,任无大小,苦乐不均;第五件,家人豪纵,有脸者不服钤束,无脸者不能上进。”

这里明写王熙凤,暗里未必不是在写本该肩负起理家职责的尤氏,但凡她有王熙凤一半能耐,怎么会把这个家料理成这样?

借尤氏出场,尤氏其人?说到这位尤氏看似有点窝囊。

她在李纨房间里梳洗,她的丫鬟炒豆儿只是弯腰捧着脸盆让她洗——按规矩这丫鬟是该跪着的,大丫鬟银碟乖觉,骂道:“一个个没机变的。说一个葫芦就是一个瓢。奶奶不过待咱们宽些,在家里不管怎样罢了,你就得了意,不管在家出外,当着亲戚也只随着便了。”唬得炒豆儿赶忙跪下,尤氏还为她打圆场:“你随她去吧,横竖洗了就完事了。”

偶尔在荣国府吃个饭,主子吃的细米饭没了,添饭的人就把下人吃的米饭盛来给她,倒是鸳鸯站起来打了个不平,要人把三姑娘的饭拿来添上,尤氏还赔笑说,我这个就够了。鸳鸯白她说:“你够了,我不会吃的?”

然而,她得机露峥嵘时,会让你觉得很不简单。

第六十三回《寿怡红群芳开夜宴,死金丹独艳理亲丧》写道:余音尚未散尽,丧钟已然敲响,贾珍之父贾敬去世的消息陡然间传来。

在这一节里,表彰了她的优秀事迹:“独艳理亲丧”。五个字,哪里有一点窝囊迹象?

尤氏当时面临的情况,比当初凤姐协理荣国府时更加困难。正赶上一位老太妃去世,贾母王夫人贾珍等人,全部送灵去了。即便贾珍得了消息,快马加鞭往回赶,也得半个月,王熙凤病着,其他人也顾不过来,所有的情况,都需要尤氏当机立断。

且看这时尤氏的表现:首先命人赶到玄真观,将所有的道士都锁了起来,她没有被突如其来的死讯弄乱手脚,要确定老太爷的死因,道士们大呼冤枉,她也不听,只命锁着,等贾珍回来发落。

另一方面,她知道天气炎热,没法等贾珍回来再下葬,当即“自行主持,命天文生择了日期入殓......一面做起道场来等贾珍。”尤氏一点也不含糊。

她还严丝合缝地顾及路上的人,怕贾珍父子着急忙慌地朝回赶,老太太路上没人,派两人前去护送老太太,贾珍听说后都赞不绝口。

宁国府的乱还真的乱,公媳的乱伦把个大家庭弄得乌烟瘴气。媳妇一死婆婆一气公公一悲,给王熙凤创造一个“能”的登场空间。同时也为她的日后“能”的发挥埋下了一个得意变猖狂的祸伏。

三、王熙凤为什么协理宁国府料理秦可卿的丧事?

王熙凤到了宁国府去看望生病的秦可卿,王熙凤说了:“你公公婆婆听见治得你好,别说一日二钱人参,就是二斤也能够吃得起。”她安慰秦可卿。

秦可卿在临死之前,向王熙凤托梦,她以密友的口吻,对王熙凤一番充满真知灼见的告诉,并提供了可操作的实践方案。不仅如此,秦可卿还预言了祸福。

秦可卿是贾蓉的妻子,但同时与其公公贾珍关系暧昧——焦大说“扒灰”就是说的她。秦的情况王熙凤能不知道?如果她真的把这一暧昧看作是不道德、乱伦、“禽兽行径”,那她就接受不了秦可卿。如此交好,可见王熙凤道德㡳线不高。外强内孤的她对秦可卿的死必定也很伤悲。

贾珍求请,而“那凤姐素且最喜揽事办,好卖弄才干,虽然当家妥当,也因未办过婚丧大事,恐人还不服,巴不得遇见这事。”

这是更重要的原因——王熙凤借机在搞施展才华的形象工程。

这么说,就有答案了。王熙凤和秦可卿是好友;王熙凤巴不得有一个历练的舞台。而宁国府的乱和尤氏一时的软弱,则刚好是为她提供了契机。

四、王熙凤的“能”

稍能安分的人还真的不愿去宁国府协理的。①临时差使。不是说王熙凤贪吗?不错,王熙凤确实贪。可是料理丧事期间,她能贪个事做还能贪图钱财?②凭她的聪明她能知道此去的复杂性,贾珍要大办,尤氏在装病,她捧着贾珍的脸就不顾尤氏的色?③秦可卿非出名门,名声不好。④“王夫人心中,怕是凤姐未经过丧事,怕他料理不清,惹人耻笑。”⑤少了请示得到贾母应允这个环节,这个环节其实很重要,你少了个起码地级副市长的头衔到邻县去指手划脚。

但是,她是王熙凤。

在理出五件症结实是宁国府中风俗之后,且看她如何处治。

一是先造势。

宁国府原班人马议论纷纷:“那是个有名的热货、脸酸心硬,一时恼了,不认人的。”

二是摸底。

即命彩明(自己人)钉造簿册,即时传来升媳妇(宁府都总管),兼要家口花名册摸点查看。

三是讲究权术。

那宁国府中婆娘媳妇闻得到齐,只见王熙凤与来升媳妇分派,众人不敢擅入,只在窗户听觑。

为什么传来众人只与来升媳妇分派?这一做法着实高明。一是初来乍到,有恐宁府的乱可能导致没大没小,再是抓住来升媳妇高抬一眼对其言听计从,此情此景为后来悉数弄权者提供了范本:小会布置,逐层落实。而“不敢擅入、听觑”则见效果。

四是大刀阔斧,令行禁止。

“既托了我,我就说不得要讨你们嫌了,我可比不得你们奶奶好性儿,由着你们去,再不要说你们府里原是这样的话,如今可要依着我行,错我半点,管不得谁是有脸的,谁是没脸的,一例现清白处治。

执行起来不打折扣。一人上班迟到,拖出去挨了二十大板,还要进来叩谢。凤姐道:明日再有误的打四十,后日的六十,要挨打的只管误。从此众人不敢偷闲,自此兢兢业业,执事保全。筹画得十分的整肃。”于是合族上下无不称叹者。既是十分风光。

(这一段“能治”一度被作为管理学的教科书,并尊为大刀阔斧改革者的模板形象。)

五、王熙凤的惨

在经历了协理宁国府的丧事之后,王熙凤更加逞能了,得罪的人可真不少,有时候王夫人会出面帮王熙凤解决一些麻烦事,但是对于王熙凤个人来说,锋芒太露导致人缘极差,这个是没有办法靠别人来解决的。

王熙凤特爱招摇,性格强势。比她位置高的人看不惯,像尤氏这样和她位置差不多的人性格软弱,在夫权社会里,在当时尴尬的家庭环境下,受窝囊气能有什么意气风发、果敢担当?她无一点同情,一句“我可比不得你们奶奶好性儿”,恁是谁听了也不觉得是夸的。在她管束的范围内,让人是又敬又怕更有诅咒她不得好死。

王熙凤本事大,野心也大。敛财无德,德不配位。

王熙凤的结局是凄惨的,因命案入狱,遭丈夫抛弃,得不到女儿巧姐的任何消息。除了大的环境因素变化外,不能不说是她的“能”种下了祸根,想干事干大事变成了胆大妄为能闯祸、闯大祸。最后又羞又气又急,那致命的“血山崩”焉能不爆发?纵使她紧握住支配权不放,那瘦弱的身子也容不得她争强斗智了。这个果敢而且强悍的能人,一面制造别人的悲剧,一面也葬送了自己。终于在寒冷的“狱神庙”,在一点一滴的流血中撒手人寰!如果王熙凤不积累那么多的怨恨或许他的结局虽不定有多完美,至少也不会如此之惨状吧。

插图/网络

作者简介

杨青,男,60后,江苏滨海人。经济师,从事自由职业,喜欢文学中的生活、喜爱生活中的文学。

长|按|二|维|码|关|注

用诗和远方,陪你一路成长

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冬歌文苑工作室

名誉顾问:戢觉佑 李品刚

文学顾问:周庆荣 王树宾 白锦刚

法律顾问:王   鹏

总编:琅    琅 

副总:蔡泗明  倪宝元

编审:孟芹玲  孔秋莉

主编:石   瑛  赵春辉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