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养生茶』疏风解表茶

 图书 馆员 2021-02-03

『养生茶』疏风解表茶: 蔓荆芪芍茶

原料:蔓荆子5、黄芪3、白芍3、人参1、黄柏1、绿茶5。
       用法:用300开水冲泡后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疏风清热益气。
       用途:外感头痛、咳喘短气;劳疫饮食不节、内障眼病。

       来源:《兰室秘藏》。

『养生茶』疏风解表茶: 葛芪茶

原料:葛根5、黄芪3、花茶3。
       用法:用250开水冲泡后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补气举阳,升清活血。
       用途:高血压气阴两虚;脑血管硬化之气阴两虚;中风后遗症气虚者。

       来源:传统药茶方。

『养生茶』疏风解表茶: 葛龙茶

用法:用300水煎煮葛根、地龙至水沸后,冲泡绿茶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活血通络,清热解痉。
       用途:高血压头晕头痛、项强、肢体麻木;脑血管硬化;脑血栓形成;颈椎综合症;急性腰扭伤。
       来源:传统药茶方。

『养生茶』疏风解表茶: 葛丹茶

功能:化瘀生新,益胃生津。
用途:消渴症兼有血瘀者;高血庄;冠心病;黄疸;高胆红素症;糖尿病。

来源:传统药茶方。

『养生茶』疏风解表茶: 葛香菖茶

用法:用250开水冲泡后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升清降浊,宣化痰瘀。
用途:心胸痹痛。

来源:传统药茶方。

『养生茶』疏风解表茶: 葛升茶

用法:用250开水冲泡后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升散解毒。
用途:胃中郁热所致牙龈肿痛溃烂、口臭;头痛;三叉神经痛;鼻炎;鼻窦炎;麻疹;肝炎;降低转氨菌。

来源:传统药茶方。

『养生茶』疏风解表茶: 葛根苍耳茶

用法:用250开水冲泡后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疏经气,祛风湿,升阳。
       用途:风湿痹痛。

       来源:传统药茶方。

『养生茶』疏风解表茶: 葛柴茶

原料:葛根5、柴胡3、绿茶3。
       用法:用250开水冲泡后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疏散和解,轻清开达。
       用途:温病发热;腮腺炎。

       来源:传统药茶方。

 『养生茶』疏风解表茶:葛风茶

原料:葛根5、防风3、升麻3、桔梗3、前胡3、绿茶3。
       用法:用300开水冲泡后饮用,或用葛根、防风、升麻、
桔梗、前胡的煎煮液350,冲泡绿茶后饮用。
       功能:升阳透疹。
       用途:癍疹初发未透、身大热。

       来源:《全幼心鉴》。 

『养生茶』疏风解表茶:葛根茶

用法:用300开水泡饮,冲饮至味淡。
       功能:升阳解肌,除烦止渴,透疹;解痉,降血糖。
       用途:温病头项强痛、烦热消渴、癍疹不透;高血压;心绞痛。

       来源:传统药茶方。

『养生茶』疏风解表茶: 蔓荆芪芍茶

原料:蔓荆子5、黄芪3、白芍3、人参1、黄柏1、绿茶5。
       用法:用300开水冲泡后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疏风清热益气。
       用途:外感头痛、咳喘短气;劳疫饮食不节、内障眼病。

       来源:《兰室秘藏》。

『疏风解表茶』牛蒡子茶

用法:用300开水冲泡后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疏散风热,宣肺透疹,消肿解毒;抗菌,降血糖。
       用途:风热咳嗽、咽喉肿痛;风疹作痒,癍疹未透;痈肿疮毒。

       来源:传统药茶方。

『疏风解表茶』牛荆茶原料:牛蒡子5、荆芥3、甘草3、绿茶3。

       用法:用300开水冲泡后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疏散风热,解毒利咽。
       用途:风热侵肺咳喘、咽膈不利。

       来源:《本草衍义》。

『疏风解表茶』牛萍茶原料:牛蒡子5、浮萍3、薄荷3、绿茶3。

       用法:用300开水冲泡后饮用,冲饮至味淡。可加白糖。
       功能:宣肺透疹。
       用途:风热袭表,遍身皮肤瘾疹。

       来源:《养生必用方》。

『疏风解表茶』牛蚕茶

原料:牛蒡子5、僵蚕3、玄参3、薄荷3、绿茶3。
       用法:用牛蒡子、僵蚕、玄参的煎煮液300,冲泡薄荷、绿茶后饮用。冲饮至味淡。可加适量冰糖。
       功能:祛风解毒。
       用途:风肿斑毒作痒。

       来源:《方脉正宗》。

『疏风解表茶』牛旋茶原料:牛蒡子5、旋复花3、绿茶3。

       用法:用250开水冲泡后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祛痰止痛。
       用途:痰厥头痛。

       来源:《圣惠方》。

『疏风解表茶』牛苍茶

原料:牛蒡子5、苍耳子3、菊花3、绿茶3。;用法:用300开水冲泡后饮用,冲饮至味淡。功能:疏风明目。
用途:风热头痛连睛、昏涩不明。

来源:《方脉正宗》。

『疏风解表茶』牛蒡消痛茶

原料:牛蒡子5、羌活3、生地3、黄芪3、豆鼓2、花茶5。
       用法:用牛蒡子、羌活、生地、黄芪、豆鼓的煎煮液350,冲泡花茶后饮用。也可直接冲饮。
       功能:疏热除湿止痛。
       用途:风热成历节、肢节赤肿麻木,甚至攻肩背两膝。

       来源:《本事方》。

『疏风解表茶』牛蒡解肌茶原料:牛蒡子5、丹皮3、石斛3、元参3、薄荷3、绿茶5。

       用法:用400水煎煮牛蒡子、丹皮、石斛、元参至水沸后,冲泡薄荷、绿茶饮用。也可直接冲饮。
       功能:疏风解毒消痈。
       用途:头面风热;颈项痰毒;风热牙痛。

       来源:传统药茶方。

『疏风解表茶』疏风茶原料:柴苏叶2、防风3、荆芥1.5、陈皮2、香薷1、绿茶5。

       用法:用400水煎煮紫苏叶、防风、荆芥、陈皮、香薷至水沸后泡茶饮用。也可直接冲饮。
       功能:疏风解表,祛湿化饮。
       用途:内蓄湿饮、外感风寒,无汗头闷、憎寒、四肢无力。

       来源:传统药茶方

『疏风解表茶』清和茶

原料:菊花3、桑叶3、麦冬3、竹菇3、绿茶3。
       用法:用300开水冲泡后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解表清热。

       用途:外感风邪、内蓄滞热,胸满烦急。

解表药蔓荆子

性味辛苦微温

归经肝肾

功效疏散风热 清利头目祛风止痛

主治

风热感冒,头昏头痛

目赤肿痛 耳聋耳鸣

风湿痹痛

用法用量5-10g,煎服

疏风解表120茶方(一)

1、荆芥茶。

  原料:荆芥10g、绿茶3g。

  用法:用250ml开水冲泡10分钟后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疏风解表。

  用途:外感发热、头痛;痈肿;流感。

  2、荆石茶。

  原料:荆芥5g、石膏3g、绿茶3g。

  用法:用250ml开水冲泡后饮用,可加白糖,冲饮至味淡。

  功能:清热解表。

  用途:风热头痛。

  3、荆桔茶。

  原料:荆芥5g、桔梗3g、甘草3g、绿茶3g。

  用法:用250ml开水冲泡5~10分钟后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疏风清热利咽。

  用途:风热壅肺之咽喉肿痛。

  4、荆薄茶。

  原料:荆芥5g、青薄荷3g、绿茶3g。

  用法:用200ml开水冲泡后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清热祛风。

  用途:口眼偏斜。

疏风解表120茶方(一)(薄荷茶)

  5、荆大茶。

  原料:荆芥5g、大黄Ig、绿茶3g。

  用法:用200ml开水冲泡后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疏风泻热。

  用途:小腹急痛,肛门肿痛。

  6、荆金茶。

  原料:荆芥5g、金银花3g、十茯苓2g、绿茶3g。

  用法:用250ml开水泡饮,冲饮至味淡。

  功能:疏风清热解毒。

  用途:一切疮疥。

  7、荆风茶

  原料:荆芥5g、防风3g、柴胡3g、薄荷3g、绿茶5g。

  用法:用300ml开水冲泡10分钟后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疏散宣通,和解退热。

  用途:风热咽痛;泌尿系感染。

  8、荆桂茶。

  原料:荆芥5g、桂枝3g、绿茶3g。

  用法:用200ml开水冲泡后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转扬疏散,解肌发表。

  用途:外感风热。

  9、防风茶。

  原料:防风10g、绿茶3g。

  用法:用250ml开水冲泡后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疏风解表,祛湿止痛;抗菌,解热镇痛。

  用途:外感风寒、头痛项强;破伤风。

  10、防葛茶。

  原料:防风5g、葛根3g、荆芥3g、绿茶3g。

  用法:用200ml开水冲泡后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疏风解表。

  用途:风邪伤卫、恶风有汀。

代茶饮常用的9种解表中药及用量 以菊花,桑叶,白芷等更为常用

被老百姓广泛应用的代茶饮在处方遣药上有其特点。下面简要介绍下代茶饮常用解表药物,便于分析认识各代茶饮方的功效应用,也利于在临床上辨证应用这些代茶饮方。 代茶饮方中常用解表药有以下九种,其中尤以菊花,桑叶等更为常用。此外,羌活、防风、白芷等解表药也有使用。

(一)菊花

为菊科植物菊的干燥头状花序。叶串、甘、苦,性微寒。归肺、肝经。能疏风清热,平肝明目。治风热感冒,头痛、发热;肝火、肝热,目赤肿痛;肝阳上亢,头痛,头晕、目眩等。用量3~6克。

代茶饮常用的9种解表中药及用量 以菊花,桑叶,白芷等更为常用

桑叶是常用代茶饮解表药

(二)桑叶

为桑科植物桑的干燥叶。味甘、苦,性寒。归肺、肝癌。有疏散风热,清肺润燥,清肝明目之功效:治风热感冒,发热、头痛、咳嗽;燥热伤肺,咳嗽痰稠,鼻咽干燥;肝经实热或风热,目赤涩痛;肝阴不足, 目暗昏花等。用量3~6克。

(三)薄荷

为唇形科植物薄荷的干燥地上部分。味辛,性凉,归肺.肝经。功能疏散风热,清利头目,透疹。用于风热感冒,温病初起,发热、头痛,微恶寒;风热上攻,头痛目赤;·风热壅盛,咽喉肿痛;肝气郁滞,胸胁胀闷;麻疹初起,风疹瘙痒等。用量3~6克。

(四)蔓荆子

为马鞭草科植物单叶蔓荆或蔓荆的干燥成熟果实。味辛,性苦。归膀胱、肝、胃经。能疏散风热,清利头目,治风热感冒,头痛头昏,风热上扰,目昏或目赤肿痛,多泪,头晕目眩。用量3—6克。

代茶饮常用的9种解表中药及用量 以菊花,桑叶,白芷等更为常用

蔓荆子

(五)柴胡

为伞形科植物柴胡或狭叶柴胡的干燥根。味苦、辛,性微寒:归肝、胆经。有和解退热,疏旰解郁,升举阳气之功效:用于感冒发热,寒热往来,胸胁苦满,口苦,咽干、目眩;疟疾;奸气郁结,胸胁胀痛,月经不调;气虚下陷,脱肛,子宫脱垂等。用量3—6克。

(六)葛根

为豆科植物野葛或甘葛藤的干燥根。味甘、辛,性凉。归脾、胃经,能发表解肌,退热,生津,透疹,升阳止泻,治 外感发热头痛、项背强痛,热病烦渴;消渴证口渴、多饮; 麻疹初起,疹出不畅;热痢,泄泻;高血压头痛、眩晕、项 强。用量4.5~9克。

(七)荆芥

为唇形科植物荆芥的干燥地上部分,其花穗部分为荆芥 穗。味辛,性微温。归肺、肝经。有散风解表,宣散透疹功 效:用于风寒感冒,头痛:风疹瘙痒,麻疹透发不畅;疮疡 初起有表证者。用量3~6克。 ·

(八)紫苏叶

为唇形科植物紫苏的干燥叶(或带;嫩枝),紫苏的干燥 茎为紫苏梗。味辛,性温。归肺、脾经。能解表散寒,行气 和胃,解鱼蟹毒。治风寒感冒头痛、鼻塞、咳嗽、胸闷;脾 胃气滞呕恶,妊娠呕吐;食鱼蟹所致腹痛吐泻。紫苏梗能吧 气宽中,止痛,安胎。治胸腹气滞院痛、痞闷,嗳气呕吐, 胎动不安。用量3—6克。

代茶饮常用的9种解表中药及用量 以菊花,桑叶,白芷等更为常用

(九)生姜

为姜科植物姜的新鲜根茎。味辛,性微温,归肺、脾、胃经,有解表散寒,温中止呕,化痰止咳之效。用于风寒感冒,胃寒呕吐,风寒客肺或寒痰所致咳嗽。用量3~6克。

常用中成药1解表药3解表胜湿:九味羌活丸、荆防颗粒、午时茶颗粒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