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点屏成鉴(35)田昌令(清江野老):一首五绝的修改过程

 清江野老 2021-02-03

一首五绝的修改过程

★田昌令(清江野老)

  近日,寒江孤篷先生向我推荐了一位网名叫青桐的诗友,我们很快就加成了微信好友。按我的提示,青桐在微刊《清江诗苑》“群吟荟萃(192)”的页面上留言了四首新韵诗词作品。我反复读过青桐留言的作品,其中一首五绝引起了我的兴趣。

棋趣(一)

邀父下围棋,推说武艺低。

输他八九子,笑语可达级。

  这首五绝的可取之处在于立意,通过与老父亲下棋暗地让子使父亲高兴的细节,表现一个儿女对父亲的孝心,有点类似于“老莱娱亲”的故事。作品通篇没有说出一个“孝”字,却将一颗孝心捧给了读者。

  我细读多遍,总感觉意思没有表达到位;于是,与原作者通过微信进行了一些讨论。

  首先,我提出结句“笑语可达级”似可打磨?青桐回复说“我也总是认为尾句最难写,没有办法突破”,并表示“我试试”。接下来他先后给出三个句子:“勇事笑言提”“勇事又重提”“旧勇又重提”。我一看,他修改的角度把握得不错,父亲赢棋高兴的程度已经表达出来了;于是,我顺手综合了一下,将结句定为“旧勇笑重提”。

  既然作品立意不错,结句又作了比较好的修改,我打算将这首五绝收进微刊《清江诗苑》。在下载到初选作品文档时,我发现第三句的角度好像没有转过来?“输他”还是站在“我”的角度上,而“旧勇笑重提”则是“父亲”。想来想去,只有从第三句将角度转到“父亲”那边去,这一联的意思才顺。我就擅自将第三句改为“他赢八九子”,结句就顺理成章了。

  再往上看第二句,我感觉“武”字欠妥当。下围棋本来是一件“文事”,突然冒出个“武艺”来,多少有点别扭。我猜作者本来是想用“棋艺”,无奈首句将“棋”作了韵字。我想了一下,五言诗的正格本来就是首句不押韵,既然这样,我就先强行将“棋”挖过来用在第二句,回头再想办法凑第一句。另外,第二句头一个“推”字也好像不恰当?我理解这里有“推辞”的意思,既然是主动邀父亲下棋,怎么又推辞呢?为了与第三句的“他”照应一下,我觉得这里用“我”比较恰当,并用“称”替换了“说”,即改为“我称棋艺低。”

  最后看第一句。因为原句的“棋”被用到了第二句,这里就用“博弈”替上;意思虽然没有“下围棋”通俗易懂,也算勉强说得过去。我觉得第一个字“邀”用于此处好像敬意不够,于是,我擅自将其改成了“陪”。

  我将修改稿发给青桐过目,他说“更具诗意”,可见原作者已经认可了。后来,我又反复体味,感觉“我”故意让子的意思在作品中没有很好地表达出来,只好又将第二句的“我”换成了“佯”,这首五绝就成了下面这样:

棋 趣

陪父闲博弈,佯称棋艺低。

他赢八九子,旧勇笑重提。

  回头比较了一下,修改稿只保留了原稿的6个字,作者自己修改了5个字(第四句),我自作主张修改了9个字(占45%)。尽管如此,这首作品仍然毫无争议地属于原作者的原创,因为作品的意境和框架结构没有大的改变,只是将字、词、句的意思进一步理顺了。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只有作品的立意明确、结构稳定,才有修改的基础。

——————————

点屏成鉴 精彩回放

(点击序号即可浏览)

(1)(2)(3)(4)

(5)(6)(7)(8)

(9)(10)(11)(12)

(13)(14)(15)(16)

(17)(18)(19)(20)

(21)(22)(23)(24)

(25)(26)(27)(28)

(29)(30)(31)(32)

(33)(34)

——————————

关注清江诗苑,

升华诗意生活!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