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清江诗苑—点屏成鉴(43)曾祥科(空山新雨):挽方纪申先生联作浅析

 清江野老 2021-02-03

挽方纪申先生联作浅析

★ 曾祥科(空山新雨)

近年来,长阳诗词楹联学会逐年加大对楹联的重视程度和推广力度,改变“重诗词轻楹联”的局面,会员的楹联整体鉴赏能力和创作水平都得到显著提高。尤其是近几年,在对陈哈林、向自助、刘宗琳等长阳文化人士的悼念活动中,挽联的整体创作水平得到了充分的展示。

8月7日晚,长阳诗词楹联学会发起人之一、原副会长兼秘书长方纪申先生因病逝世。会员和联友们纷纷以挽联的形式参与悼念,寄托哀思。下面,笔者尝试对部分挽联作一些浅显的评析,供联友们讨论和商榷。

首先,看挽联的表现形式。

一是重字。多位联友在挽联中应用了重字的表现手法,大大增强了作品感染力,读来印象深刻。如:林大谟的“离休哪里休”“吟草并非草”;刘先华的“多灾多难”“立品立言”;周道云的“能屈能伸”“立言立德”;曾祥科的“事业兼诗业”“他乡亦故乡”;梅月生的“有品有节”“多才多艺”;田昌令的“游子由来为赤子”“忠魂终未作冤魂”;江诗平的“可歌可泣”“当鼓当吹”等。

二是自对。自对在各种类型的楹联中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合理应用自对,使得联友们在一定程度上放宽了手脚,可以更自由、更流畅地表达出作者的思想和感情。如:梅月生以“人生真爱,国粹华章”对“旧业再操,诗情不改”;林大谟以“发起又兼管理”对“京城南下长阳”;田昌令以“功劳”对“索取”等,上下联相应位置的词性或结构不同,是典型的自对。又如:覃万馥的“诗苑联坛”“唐风宋雨”,覃守宪的“历坎坷、秉忠诚”“兴教化、扬国粹”,段义钵的“巴方楚塞”“绿水青山”,孙少权的“足蹬银浪,头枕长风”“名动深山,文传后世”等,既是句内自对,又能上下联互对,是为“互成对”。另外,田昌令的“少背家乡”联,整副挽联多处应用自对,其中上联的第一、第二分句构成自对,第三分句内部构成自对;下联亦然。

三是借对。如陈金祥以“武落”对“八千”,可以看作以“武”的谐音“五”来对“八”,以借音来达到工对的目的。当然,这只是笔者的揣测,作者本意未知,所谓“作者未必然,读者未必不然”。

四是拉人作衬。在写人物的联中,当代很多联家对拉人作衬的手法情有独钟。此手法应用得好,可以起到烘托、共鸣和拔高作用。方松的挽联分别拉来方孝孺、孙轶青两位人物,来衬托自己所挽对象。一方面,所拉人物知名度较高。另一方面,所拉人物与所挽对象是有联系的,方孝孺与逝者同姓方,挽联中用“羽化归宗”来关联;孙轶青是中华诗词学会的发起人之一(曾任第三任会长),且曾为《长阳诗苑》会刊题写刊名,而方纪申先生是长阳诗词协会的发起人之一,两人都为诗词作出过重要贡献,而且,孙轶青先生为《长阳诗苑》会刊题写的刊名是方纪申先生求得的,挽联中设想逝者去“会访”孙轶青先生,也是合情合理的。挽联对逝者虽有拔高之嫌,不管评价是否恰当,至少拉人作衬的手法应用是成功的。

五是句式多样。除了最常用的“四七”、“五七”和“七四”句式,根据内容和表达的需要,联友们采用了其他多种类型的句式,使挽联句式整体呈现多样化。比如:林大谟的“六五五七”句式,梅月生的“四六四”句式,周道云的“五四四七”句式,裴刚的“四十”句式,覃万馥的“四五”句式,覃世本的“七七”句式,覃守宪的“三三七”和孙少权的“四三三七”句式,陈金祥和何松林的“四六七”句式,段义钵的“四六八”句式,江诗平的“六四八八四”句式,杨玲玲的“四四八”句式,王方林的“三五”句式,覃庆华的“五四六六六”句式,宋兴宏的“五七五”句式等。不同的句式,其节奏急缓、气息强弱、停顿长短、音调高低等,读起来感觉各不相同。

其次,看挽联的联意表达。

一是构思。以笔者个人理解,一副挽联质量如何,有两点较为重要:内容是否贴切,评价是否公允。

贴切与否,主要看挽联是否有个性,是否因人量身定制。挽联内容应符合逝者个人情况,尽量做到不虚一字。一般来说,挽联可以从逝者出生地、平生经历、兴趣爱好、工作业绩、专业成就、年龄、逝世原因以及作者与逝者间的交往等方面,选择其中感触最深的一、二点来切入,来立意和构思挽联内容。从贴切性来讲,很多联友的挽联都值得称道,甚至可圈可点。如:蒋育林的“一生坎坷”、林大谟的“右派误青春”、刘新平的“公从燕北来”、刘先华的“多灾多难”、田昌令的“牛棚廿载”、陈金祥的“且问蒙乡何处”、段义钵的“永定河边”、江诗平的“尽献六十九年春华”、何松林的“自有京华气质”、杨发兴的“寿方米寿”……不一而足。

出于对逝者的尊重,一般来说,挽联对逝者的评价允许适当拔高,这一点读者也是容易接受的。但应注意的是,评价不可张冠李戴,也不可高得离谱。若过于夸张,读来令人发笑,则反而是对逝者的不尊重了。挽方纪申先生的联作中,蒋育林的“长阳诗苑奠基人”、林大谟的“方家半壁有英名”、覃守宪的“气正襟怀垂典范”、田昌令的“辛勤十载有功劳”、杨学军的“撷韵群中少一师”、杨玲玲的“诗词学会赖公发起”、覃庆华的“还传半壁诗书”等,评价是比较中肯、恰如其分的。

二是情感。笔者个人理解,若是逝者死于意外,或是英年早逝,那么挽联宜写得情感沉痛,突出悲的成分;若是逝者去世时高于平均年龄(本地方言称“顺头路”),且是自然死亡或病逝,那么除了作者至亲外,其他人的挽联不宜过分强调悲伤,或可评价逝者功绩,或可追忆相互交往,均以沉稳庄重为宜,不可恢谐或轻佻。在情感基调方面,笔者认为绝大多数挽联都把握得当、分寸适度。

三是切入点。由于挽联对情感的特殊要求,导致不同作者对同一人物的挽联,其内容和风格极易类似和雷同。如何写出别具一格、让人眼前一亮的挽联?切入点很重要。从新颖、别致的角度来看,孙少权、方松、梅月生等人的挽联值得称道。孙少权的挽联从“虽未相识”切入,表达了对逝者的仰慕、曾经的愿望和永远的遗憾。由此说明,只要切处点选得好,即使与逝者不熟悉,也能写出好挽联。方松的挽联则从逝者的姓氏、诗坛影响两个方面来切入,上下联分别拉来两位名人作衬,构思可谓别出心裁。梅月生的挽联也较别致,上联设想逝者“移步那边”以后“旧业再操”,用语委婉,同时言明逝者平生兴趣;下联则回忆逝者生前,与爱人相濡以沫,圆梦想著书立说。限于篇幅,仅举三例。

最后,看挽联的不足之处。说一说部分挽联还有待提高的地方。由于成联时间仓促,挽联中有瑕疵,实属正常。不过,作品成稿后还可以不断修改,多次打磨,以致更加完善。

一是对仗。部分挽联存在对仗不够工整的地方,比如“奠基人”对“红晚照”、“诗坛半壁”对“同姓纪申”、“精耕”对“情系”、“载大名”对“奠基者”、“伤悲”对“何处”、“驻足”对“聆听”、“梦醒”对“惊闻”等处,还可以再斟酌。

二是联意。如“纪申”对“方老”、“垂泪”对“含悲”,意思相近,有合掌之嫌,联意表达还可再开阔一些。又如“长阳诗苑创风骚”,与所挽者关联不够紧密,感觉用在其他地方也可以,内容有些空泛。

三是分句字数。依我个人喜好,单个分句的字数以不超过8个字为宜,否则朗读起来就会感觉有些吃力。建议9个字以上的分句,可以尝试着改成两个分句,如果读起来确实影响联意的准确表达,那就保留原样不改;否则,就毫不犹豫地改成两个分句。比如,“犹忆当年南下胸怀壮志”,建议改成“犹忆当年南下,胸怀壮志”。又如,“排律吟唱领绝艺音留后世”,建议改成“排律吟唱领绝艺,音留后世”。

本文旨在共同讨论,促进提高。以上评析为笔者一己之见,不妥之处,敬请联友们海涵。

2019年8月10日初稿 

2019年8月17日修改 

作者简介

  曾祥科,网名:空山新雨。1976年生,湖北长阳人。通信企业职员。现为中华诗词学会、中国楹联学会、湖北省楹联学会、湖北省诗词学会会员,长阳诗词楹联学会秘书长。诗词楹联作品及评论文章散见于各地刊物和网络论坛。

—————————————————

点屏成鉴 精彩回放

(点击序号即可浏览)

(1)(2)(3)(4)

(5)(6)(7)(8)

(9)(10)(11)(12)

(13)(14)(15)(16)

(17)(18)(19)(20)

(21)(22)(23)(24)

(25)(26)(27)(28)

(29)(30)(31)(32)

(33)(34)(35)(36)

(37)(38)(39)(40)

(41)(42)

——————————

关注清江诗苑,

升华诗意生活!

点阅读原文,看挽联作品!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