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李升华七律诗 咏古

 难时方觉影孤单 2021-02-03

咏古

商辛终结借昌姬,天下纷纷揭反旗。

病入膏肓须使药,疴沉腠理必投医。

乾坤玺剑随仁转,社稷功名由义移。

更朝换代寻常事,岂任成汤抱远期。

【注释】读唐李商隐《一片》诗,依韵而咏别事。原诗云:“一片非烟隔九枝,蓬峦仙仗俨云旗。天泉水暖龙吟细,露畹春多凤舞迟。榆荚散来星斗转,桂花寻去月轮移。人间桑海朝朝变,莫遣佳期更后期。”记于2021年2月2日。

这首诗的意思是:苍天让商朝的帝辛终结,借助的是周朝的昌姬,一时间天下纷纷,高举起向朝歌造反的大旗。病入膏肓的时候,必须要使用猛药,重疴沉入腠理,那就一定要逼他投医。乾坤间的传国玺剑,每每是随着仁德流转,社稷的功勋和名称,总是遵循着道义迁移。变更朝廷该换时代,这是几千年来最寻常的事,哪里会任由商朝的开国之君成汤抱持着长远的预期。

首联中的“商辛”,即商纣王,名受,号帝辛,见《韩非子·难四》:“商辛用费仲而灭。”宋代诗人苏辙的《和子瞻司竹监烧苇园因猎园下》诗:“商辛不出抱宝死,曹瞒逸去燋其肱。”还有宋代诗人王禹偁的《仲尼为素王赋》:“商辛、夏癸兮号独夫,又安得比于儒者。”以及明代学者陶宗仪的《辍耕录·发宋陵寝》:“宋之亡,非有商辛流毒,为白旄黄鉞之招也。”

这一联中的“昌姬”,指的是姬昌,即周文王,见《文选·王融<三月三日曲水诗序>》:“跨蹍昌姬,韜軼炎汉。”张铣注:“昌姬谓文王也。”

颔联中的“使药”,指医生处方用药,见《后汉书·方术传·郭玉》:“其为疗也,有四难焉:自用意而不任臣,一难也;将身不谨,二难也;骨节不彊,不能使药,三难也;好逸恶劳,四难也。”

这一联中的“腠理”,中医指皮下肌肉之间的空隙和皮肤、肌肉的纹理,为渗泄及气血流通灌注之处,见《韩非子·喻老》:“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将恐深。”晋代诗人左思的《魏都赋》:“膳夫有官,药剂有司,肴醳顺时,腠理则治。”还有宋代人张师正的《括异志·郑前》:“治平中,武昌县令郑前,尝觉腠理不寧。”以及清代诗人黄景仁的《浴汤池》诗:“腠理觉竖奔,膏肓拟丁凿。”

颈联中的“玺剑”,据汉代小说家刘歆的《西京杂记》卷一记载:“汉帝相传以秦王子婴所奉白玉璽,高帝斩白蛇剑。剑上有七采珠、九华玉以为饰。”后以“璽剑”指传国之宝,如南朝齐代诗人谢朓的《侍宴华光殿曲水奉敕为皇太子作》诗:“璽剑先传,龟玉增映;宗尧有绪,復禹无竞。”还有唐代诗人李白的《流夜郎半道承恩放还兼欣克复之美书怀示息秀才》诗:“一朝让宝位,剑玺传无穷。”以及宋代诗人宋祁的《刘伯诚见惠僕所作中山杂咏石刻》诗:“水府拥宫阙,六姓传剑玺。”

这一联中的“由义”,指遵循道义,见《孟子·离娄上》:“吾身不能居仁由义,谓之自弃也。”还有《孟子·尽心上》:“居恶在?仁是也;路恶在?义是也。居仁由义,大人之事备矣。”

尾联中的“成汤”,指的是商朝的开国之君,夏桀无道,汤伐之,遂有天下,国号商,都于亳。《书·仲虺之诰》:“成汤放桀于南巢,惟有慙德。”孔传:“汤伐桀,武功成,故以为号。”陆德明释文:“汤伐桀,武功成,故号成汤;一云:成,謚也。”《逸周书·史记》:“成商伐之,有洛以亡。”朱右曾校释:“成商,成汤也。”又见宋代诗人欧阳修的《永昭陵挽词三首》其一:“大舜仁由性,成汤治以宽。”还有宋代诗人王十朋的《成汤》诗:“大乙兴仁兽网中,鸣条一战遂成功。归来犹自怀惭德,事与唐虞已不同。”

这一联中的“远期”,指的是遥远的预期,亦指期望久远,见唐代诗人刘禹锡的《苏州白舍人寄新诗,有叹早白无儿之句,因以赠之》诗:“莫嗟华发与无儿,却是人间久远期。”还有宋代诗人叶适的《送郑景望二首》其一:“弥纶康济何曾极,自古忠臣不远期。”以及宋代诗人李流谦的《别临邛知县李允成》诗:“移将远期为近期,天遣从公恐不速。”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