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闲步朱家角

 浣花山房 2021-02-03

朱家角

桥横溪槛波涵绿,寺倚江天雨润青。

深巷枝横花气酽,谁家古乐出闲庭。

       8月底过沪上,偶得闲暇,遂就近一览水乡朱家角。

      朱家角为上海四大古镇之一,面积达1.5平方公里,为周庄面积的三倍多。漕港河将朱家角分成两半,北岸井亭港,南岸北大街,两岸遍布蜿蜒曲折的小巷,花岗岩石的街面, 青砖黛瓦的明清建筑及众多的历史遗迹。 镇以北大街、 大新街、 漕河街为商业中心,旧有“长街三里,店铺千家”之说。

       朱家角最具古镇特色的人文景观,是一桥、一街、一寺、一庙、一厅、一馆、二园、三湾、二十六弄。

      一桥,指沪上第一石拱放生桥,也是江南地区最大的五孔大石桥,气势磅礴。

      一街,指的是沪上第一明清街北大街,久经沧桑,还保存得原汁原味,老式店招林立,大红灯笼高挂,成为江南古镇最热闹的古老街道,是江南其他古镇所莫及的。

       一庙,是城隍庙,已有200多年历史的城隍庙, 青瓦黄墙,飞龙翘角,吉祥葫芦, 花格落地长窗,呈现 古意盎然、香烟袅绕、肃穆壮丽的景象。其中“ 斗拱戏台”、“ 木刻横梁”及“ 中堂画轴”(现已废)被称为城隍庙“三宝”,十分罕见。 

      三湾,即:三阳湾、 轿子湾、弥陀湾。人行街上,前后左右都是房,以为到了路尽头,直角拐弯,一街市面在眼前,令人产生别有洞天的奇妙感觉,这种在老街上出现奇特拐弯的景观,是其他古镇难得一见的。 

  二十六弄:其实朱家角的古弄何止26条,每街每路都有弄,路通街,街通弄,弄通弄,形成网络式棋盘格局,朱家角的古弄幽巷又以多、古、奇、深, 名闻遐迩,穿弄走巷,如入迷魂阵,趣味无穷, 寻古探幽,领略北方胡同式的情趣,又有着异曲同工之妙。近年,“古弄旅游”越来越受到 外地人和老外们的青睐。

       朱家角迷人之处还有是世人所谓之“三多”:名人多,明清建筑多,河埠缆石茶馆多。 古镇气候宜人,是读书做学问的风水宝地,历来文儒荟萃,人才辈出,明清两代共出进士16人,举人40多人。

       文风既盛,便吸引着富贵人家和文人雅士在此建园造宅,全镇古宅建筑有四、五百处之多,风火墙、石库门、墙门人家随处可见。“三泖渔庄”、“王昶故居”、席氏厅堂、 陆氏世家、陈莲舫故居、仲家厅堂等数十处,还有无数沿街明清建筑,飞檐翘角,黛瓦粉墙,明清风格组成一幅明清水墨画卷。 

       古镇又是水的故乡,水多桥多,河埠多,紧挨在一起的缆船石,也不计其数,造型各异的水桥,千姿百态的缆船石,布满全镇的大河小巷,这些江南水镇特有的景观是历史、文物、建筑、风情、艺术等内容构成的综合体。有凸出石驳岸的“两面河滩”,有凹进石驳岸的“单面河滩”,更有“人从前门进,河滩从屋后出”的“隐身河埠”。而那些镶嵌在 水巷石驳上的花岗石浮雕缆船石更是琳琅满目:牛角,宝剑,怪兽,如意,各具形态,呈现吉祥、古朴的美,将古镇点缀得更具风韵。

       人文积淀既深厚,历史又足够悠久,古镇就有一种从容不迫的气韵,众多的茶馆自然就孕育而生。桥头、巷口、临水的小楼,转角的铺面,随处一角皆能遇见古朴的招牌、低垂的旗帜、暖暖的灯光,为古镇平添许多浪漫温暖的气息。

往期回顾:

田子坊:偶得浮生半日闲

兴坪佳境胜名高

山水桂林:阳朔西街有味道

上海豫园老街

束河:守护丽江残存的静谧

大研古城:沦落的浮华

寻梦徽州 宏村韵味

寻梦徽州,老街之夜

晋江五店市传统街区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