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无反夜之眼再登场Z 6Ⅱ+Z 50/1.2 S室内人像拍摄体验

 遇8866 2021-02-03

  2020年-2021年,这个跨度范围内,Nikon Z 50mm F1.2 S或许是话题性最强的摄影镜头,不仅是因为这颗镜头出自原田壮基之手,更在于Nikon在无反时代实现了自动对焦的F1.2大光圈镜头设计。

  新一代无反夜之眼Z 50mm F1.2 S镜头重量1,090g,长度150mm,最大直径89.5mm,搭配尼康Z 6Ⅱ重心还算好控制,并不会觉得「头重脚轻」。

  Z 50mm F1.2 S镜身尾部搭载了无级控制环,镜头中部LED对焦距离显示窗旁是DISP按钮,下方是L-Fn按键,可以自定义设置。

  搭配Z 6Ⅱ使用,Z 50mm F1.2 S的对焦表现非常好,当可以触发人眼识别模式时,即便是暗光环境下,人眼的识别和捕捉也非常灵敏。尤其是Z 6Ⅱ的影像处理器单元比初代有升级之后(双处理器),可以明显的感受到原先受制于运算性能的对焦表现,现在有了非常流畅、快速的响应。

  光学表现是很多人都非常关心的,毕竟这支Z 50mm F1.2 S的确承载了许多Nikon用户的期望。而Z卡口第一颗50mm定焦镜头Z 50mm F1.8 S以无可指摘的表现珠玉在前,更让人们期待F1.2的表现。

  从设计角度来说,Z 50mm F1.2 S采用了远近平衡的设计风格,在近摄时,尤其是拍摄人像的距离下,营造近乎完美的焦外过渡,同时呈现较为柔和的画面表现。而远距离拍摄时,提升像差矫正幅度,大幅提高锐度,在拍摄风景、静物时,有最好的分辨率表现。

  实际拍摄时,这颗镜头的确在F1.2大光圈的前提下,实现了非常好的全开光圈画质表现,锐度反差都令人非常满意。焦点内画面配合Z 6Ⅱ有很清晰锐利的呈现,而焦外过渡非常柔和自然,光斑内外透彻干净,口径蚀控制也称得上良好。

  焦外是这颗镜头拍摄人像时,最先感受到的优点,除了F1.2大光圈可以将背景、前景大幅度的虚化之外,焦外的风格也非常柔和自然,有单反时代AF-S 58mm f/1.4G那样的高层次焦外表现,实际上很适合人像拍摄的各种场景。

  AF-C状态下的人脸人眼识别,即便是全身构图,也就是有较远的距离下,Z 6Ⅱ和Z 50mm F1.2S配合起来工作的也很可靠,在取景器中人眼识别框的尺寸会缩到很小,但触发之后锁定仍然非常稳定,当距离持续拉开或者光照条件明显恶化时,眼睛识别模式会切换为人脸识别模式。

  Z 6Ⅱ搭载的人脸识别和人眼识别功能,在拍摄人像时的重要性毋庸置疑,实际人像拍摄时,80%的照片都通过这一模式来完成对焦。Z 50mm F1.2 S由于全程光圈全开拍摄,实际上在室内、暗光环境下,还是很担心大光圈人眼识别对焦的合焦精细程度的,拍摄结束后100%、300%回看,可以发现Z 50mm F1.2 S在Z 6Ⅱ上的合焦表现还是非常可靠的,焦点都在人眼处,大光圈跑焦这种单反时代非常担心的问题,在无反上几乎再难看到。

  相比较其他全画幅无反,Z 6Ⅱ的一项功能非常让人喜欢,那就是在自动区域自动对焦之外,宽区域自动对焦AF也可以应用人脸人眼识别对焦,可以通过移动选区,利用一部分对焦区域进行对焦,同时还支持人脸人眼识别,这在暗光下的作用非常明显,当不支持人脸人眼识别时,选取的对焦区域也可以进行快速的相位对焦,不用反复切换对焦模式,这点非常省事儿。

  机身颜色管理是Nikon在无反时期作出明显优化的部分,虽然在当下数码相机使用的情景中,RAW可以让摄影师对照片的白平衡、颜色进行充分的调整,但机身的算法所赋予的基础颜色倾向仍然很重要。这不只是JPG的表现,即便是RAW格式也会通过加载配置文件来提供一个底层的颜色呈现。颜色更加还原、准确的呈现,不只是可以直接分享JPG照片,更在于准确的呈现会对后期修改有极大的帮助,可以充分降低后期工作量,减少后期步骤。

  新一代夜之眼Z 50mm F1.2 S搭配Z 6Ⅱ拍摄室内人像,整体可以感知到目前尼康Z系统最新一代机身和光学素质最出色的F1.2大光圈镜头,都反映出了尼康依旧有令人称道的光电、机械技术实力,还有许多细节也可以补全这一点。

  总得来说,Z 50mm F1.2 S和Z 6Ⅱ是目前尼康无反产品阵营中,非常出色的人像拍摄组合,响应灵敏快速的机身以及“刀锐奶化”的F1.2大光圈镜头,是目前非常有竞争力的搭配,可以满足摄影师灵活拍摄、优秀画质以及柔美焦外的创作需求。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