丨本文由小陈茶事原创 丨首发于头条号:小陈茶事 丨作者:村姑陈 《1》 对于爱喝茶的人来说,谁还没有一只称心如意的盖碗呢? 盖碗,又被雅称为“三才碗”。 上有盖、下有托、中有碗,别样的造型深受茶友喜爱。 难怪就连鲁迅先生都说,“喝好茶,是要用盖碗的。” 并且,从一只小小的盖碗中,便能看出主人对于喝茶的讲究。 一只优秀的盖碗,承担着泡茶、闻茶、鉴茶的重任。 比如,当我们将茶汤从盖碗中倒出之后,便可以揭盖闻香,感受盖香。 在冲泡结束之后,还可以观察叶底,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判断茶叶的品质。 凡此种种,盖碗的作用功不可没。 时常有茶友抱怨,家里买了太多茶具,因为泡不同的茶要用不同的茶具,太麻烦了。 事实上,盖碗被称为“万能”,几乎适合所有茶的冲泡。 不管是岩茶、红茶、白茶,都能在盖碗的映衬下释放出自己美妙的风味。 而作为一个“万能盖碗”,它通常需要具备以下这3个特点。 《2》 特点一:材质以白瓷为佳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 看着市面上琳琅满目的盖碗,有紫砂、玻璃、粗陶、瓷质等材质,各个都模样俏丽,不禁想让人开启“买买买”模式。 但最终,理性打败了感性,平日里使用频率最高的,依然是那只朴素的白瓷盖碗。 故而,有不少茶友曾经提过一个问题,“为什么你总喜欢用白瓷盖碗泡茶呢?” 情有独钟,它必然是有优于常人之处。 首先,白瓷盖碗在烧制时,表面覆盖了一层釉质。 光滑细腻,我们平日所说的女明星“0毛孔般的瓷肌”便是如此。 这层釉质,就像一个自然形成的屏障,将茶汤与盖碗完全隔离,自然不会吸附茶叶的香气和滋味。 得益于此,白瓷盖碗能够很好地展现出茶汤的原汁原味,香气和滋味也不会受到影响。 不论是鲜香醇爽的白茶,花香岩骨的武夷岩茶,亦或是花果香、桂圆汤突出的正山小种红茶,都能完美地彰显特点。 而若是选用紫砂、粗陶材质的茶具,则由于它们在烧制时,表面并未施釉。 因此表面粗糙,既会大量的吸收茶香,过度饱和后还会吐出香气,严重影响了好茶原本的滋味。 最糟糕的情况,是窜味。 例如,一个紫砂材质的盖碗,以往很长一段时间是用于冲泡红茶,但如今开始冲泡白茶。 那么,便会发生茶汤中既有白茶的味道,又有红茶的味道。 虽然不同茶类各有特色,但混合在一起,却成了四不像。 即便品质再好,不是原汁原味又有什么品饮的价值呢? 除此之外,白瓷的材质,能够将茶叶的颜色衬托得更加明显,便于茶友们观察叶底的颜色和形态。 并且方便清洗,用清水加上纳米擦便能轻松将茶渍洗净,让盖碗恢复光洁。 如此看来,白瓷盖碗真是一个上等选择啊! 《3》 特点二:容量不大也不小,110毫升左右正合适 之前去一位朋友家拜访时,见到书房背后的架子上,摆放着一个超大容量的盖碗。 虽不能准确地估计其体积,但估摸着也在200毫升左右。 碗口的大小,估计和一些女性茶友的手掌一般大了。 而如此大容量的盖碗,对于大多数茶友来说并不友好,且手掌大也未必能操作自如。 更别说一些新茶友,还在学习泡茶的初级阶段,对于碗口太大、太重的盖碗,使用难度直线上升。 若是手腕的力量不足,或是使用不当,很容易将其打翻,烫伤自己。 因此,容量太大的盖碗,并不实用。 反倒是110毫升左右的标准盖碗,容量适中,方便茶友们抓握,相比之下更实用。 不管是新茶友、女性茶友还是手腕力量较小的茶友,都能很好地使用标准盖碗泡茶。 除开标准盖碗更加称手的原因之外,另外一个好处,是利于掌握茶水比例。 无论冲泡什么茶类,都应该注重投茶量。 而一般情况下,泡袋装的武夷岩茶一泡8克,红茶一泡5克,搭配标准盖碗恰好合适。 而冲泡白茶,也只需要5克干茶即可。 只要控制好后续正确的冲泡,便能轻松得到一杯浓淡适宜的茶汤。 但如果盖碗太大,则需要按照以上的比例进行换算。 故而在冲泡时,容易出现“一袋太少,两袋太多”的情况,若没有将包装内剩余的及时喝完,便容易导致茶叶跑气,造成浪费。 所以,与其费尽心思的换算比例,不如按照黄金茶水比例来泡茶,省时又省力。 一人独饮,标准盖碗能满足品茶需求。 三两好友相伴,同样也能给众人带来极佳的喝茶体验。 太大容量的盖碗,反而过犹不及。 《4》 特点三:器型处处都有亮点 曾经有茶友收到了我们家的盖碗之后,反馈使用起来十分轻巧、称手。 但市面上的白瓷盖碗如此之多,却不知道它具体有何不同之处。 首先,器型呈现出一种倒钟形,且碗身是看起来像一个“大肚子”,好处在于能够容纳体积蓬松的干茶。 这一点,在冲泡白茶中的寿眉时,格外明显。 除了碗身以外,碗沿宽的盖碗,使用起来更加的得心应手。 碗沿,指的就是碗的边缘,有的盖碗碗沿较宽,而有的碗沿较窄,甚至于有些盖碗像是吃饭的碗一般,没有碗沿。 宽碗沿的作用,在于更快、更好地散热。 当沸水注入盖碗中后,热量随着碗壁不断向上升高,当达到顶部时,便会均匀地散开。 而碗沿较宽,也就意味着热气所发散的面积更大,散热效果更加。 我们在冲泡茶叶时,通常是用大拇指和中指端起盖碗,再翻转手腕,倾斜130度左右倒出茶汤。 只要速度够快,正确使用下便不会感到烫手,收放自如。 相较之下,窄小的碗沿散热效果差,盖碗此时就像一块烫手的山芋,只想快速将其丢弃,因此在冲泡时手指可能被热气所烫到。 难以想象,在使用没有碗沿的盖碗泡茶时,场面该有多么的惨烈。 此外,高盖钮也是挑选盖碗的重要因素之一。 当沸水的热量不断往上升时,除了会蔓延至碗沿,还会向上延伸。 盖钮太低,则可能导致在出汤的那一刻,食指按压在盖钮上时,被热气烫到,影响使用。 高盖钮能够提升散热效果,使用起来也更安全放心。 标准的白瓷盖碗虽然看起来简约,却处处暗藏“心机”,一点也不简单! 《5》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泡好茶,必然需要准备一个合适的茶具。 与其沉浸在众多器具中,不如挑选一个称手的万能盖碗。 有时候,华丽不如简约,贵重不如平价,精致不如顺手。 作为一个万能的盖碗,应该舍弃那些浮于表面、虚无空洞的要求。 而是处处以“茶”为本,以“人”为本。 材质的选择上,突显好茶的原汁原味,彰显个性。 容量和器型的选择上,仍然注重泡茶时的滋味。 同时,也考虑到了冲泡者的使用情况。 如此看来,能对得起“万能”二字,必然不是虚有其表。 更重要的是,能不辜负好茶,不辜负爱茶者的一番苦心。 原创不易,如果您觉得这篇文章对您有帮助,请帮忙点个赞。 关注【小陈茶事】,了解更多白茶,岩茶的知识! 小陈茶事村姑陈,专栏写手,茶行业原创新媒体“小陈茶事”主笔,已出版白茶专著《白茶品鉴手记》,2016年-2020年已经累计撰写超过4000多篇原创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