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温柔雨丝】| 卧书斋主作品:父亲 .村庄

 枸杞文学 2021-02-03


看新闻说,国庆节上海来旅游的爆多,新闻标题都是:全世界来到了大上海……高峰期我回老家了,再次与全世界人民擦肩而过,又一次被孩子妈妈抓住了机会,应证了她的观点:全上海人走向全世界,你就知道回老家。






世界总是辩证的,平时忙在大上海,假期让给全世界。毕竟三个月没见到二小子了!必须用三天的相聚弥补三个月的离别。尽管我在村子里过了二十多年,老父亲成天忙于农活一家生计,在村子里少有父子般如许的经历,家兄也是一个沉默的人,只能偶尔相对饮几盅。这难得的几天时间,去寻找父辈劳作的痕迹和流淌的汗水,去温习父子可能有过的交集。所以,我带着小二子走遍了村里的山山水水,田间地头,老屋祠堂,湾里湾外,去触摸他爷爷曾经耕种的土地,收割剩下的谷桩,码起的草垛,爬过的大树……走过的路,趟过的河……拔草种豆的田埂,采摘油茶果和板栗的山林……也包括他父亲摸鱼游泳玩过的小河,放牛奔跑的田野谷地,砍柴的山坡小林,采摘野果的河沟和林边……基于土地的血缘和亲缘在这太多共同的连接点得到迅速的恢复,这似乎是天然的存在,这仿佛是根源的流传。






然而,不能否认的现实是,他们哥俩可以在这里的草丛中欢笑,可以趴着路边树木哭泣,可以到村头张望,可以蹲在碾子旁怅然……他和他的哥哥已经不属于这里,即使这里是他父亲、他父亲的父亲的来处,却已经不是他们未来的归途。 






父亲.村庄

     

父亲在这里,      
母亲在这里,      
我也出生在这里,      
大儿子却说:这是爷爷奶奶的家!      
小儿子也说:这是爷爷奶奶的家!


这里是爷爷的拐杖敲响巷子回声的村庄
这里是父亲的犁耙耕种一辈子的村庄, 
这里是母亲的炊烟漂染一辈子的村庄,      
这里是我第一眼看人间留下永远底色的村庄。

     

孩子们啊,
你从来处的童年
触摸着父亲童年的来处
你可以去村头张望,      
你可以去谷田悠荡,      
你可以在老树下乘凉       
你可以在磨盘旁惆怅……      
但这里,      
已不是你们的村庄。
本栏目主编:韩阳



作者简介: 卧书斋主,本名韩晓永,河南新县人,曾从事中小学教育工作,虽误入“法”门,但未皈依深处,居低而仰望,市井寻自然,现工作生活于上海。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