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薛婷婷||遇见你,三生有幸

 一床书759 2021-02-03


一个个青涩的大学生,变成了一个个孩子的娘。

一个个城里娃,变成一个个乡村教师。

一个个外县人,变成一群群乡村留守教师。

我亲爱的云台乡中,我们大半个青春,都度过在你博大的怀中。为了你的成绩,为了你的孩子,多少个日日夜夜的辛苦,我们,送走了一届学生,一届学生,又一届学生。往后余生,又得是,多少届学生,我们没有想过。只是想,趁着还很年轻,便贡献了这所有的力量,将这云台的孩子,送得更远。只是想,趁着还能干,便发挥了这所有余热,将你的品牌,打造得更响,便不负这特岗计划的使命。

她个子不高,却挑起了学校大梁;她言语不多,说起理来却头头是道;她脾气极好,训起学生来,却极具威严;她与同事相处愉快,评起课来却不留情面……

她叫王丽萍,是白水县2010届特岗教师,云台初级中学教导主任,课改验评组组长,八年级年级主任,八一班班主任,带八年级两个班数学,带七年级两个班音乐。她是县级教学能手,县级优秀教师,她最美乡村教师,她让我们自豪的,又何止这些。

王丽萍,来云台乡中已有九年。九年,她从一个青涩的大学生,成为两个孩子的母亲。她的孩子,三岁,小名叫果冻,王老师是班主任,她每天都是五点多起床,六点准时进教室,班主任队伍里,她永远都是起的最早的。晚上十点多,王老师便去查宿舍,也常常督促学生到十一点多,班主任队伍里,她回的总是最晚。早起巡查的领导、八一班的学生,我们常常都看得见果冻,大冬天的上身一件秋衣,下身一个小裤头,留着长长的鼻涕、眼泪,闭着眼睛,张着嘴巴,哇哇的便走上教学楼。下了晚自习以后,我们也常常看得见果冻,坐在八一班附近的楼梯口,脸贴着腿,呼呼睡着,他在等,正在给八一班做思想工作的妈妈。果冻也常常,大晚上,身着睡衣,跟着王老师,走进一个个宿舍,跟宿舍的哥哥姐姐,一声声说着"乖乖睡觉",稚嫩的语气,总逗得宿舍的同学,一阵哄笑。幼儿园的老师,总是反馈,小果冻,上课爱睡觉,总是询问,果冻是否睡眠不足。心疼果冻的同事,也劝王老师,辞去班主任工作。王老师却说:"领导是真的再找不到合适的班主任人选,我体谅学校的难处"于是,小果冻继续跟着她,跟班、查宿、安静地在教室外等她加班。

这次八年级的分班,因为领导的信任,王老师班里调皮的学生相对多一些。为了让这些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王老师给八一班教室后面准备了一张办公桌,她便常常坐在那里,每天至少坐三节课,每周,她的听课记录,少说,也有十五节。我和王老师一样,是带数学的,我却算不出来,她每周的课时量,到底有多少。我更是算不出,她每天那么认真的备课,那些工整的导学案,又花费掉她多少时间?还有那,督促八年级整个年级纪律,每天无数次的纪律巡查,再加上八年级的年级例会、家长会、统考动员会、地生中考动员会。还有课改推进会、以学定教裸备竞赛、绘制知识树竞赛,这些活动的设计和策划,所有所有这些,又折合多上时间?我真真算不清,王老师,一周,有多少工作量?你可有,算清楚?

最让我羡慕的不是王老师的家校情怀,更不是王老师这庞大的工作量,而是她对学生那种倾情忘我地付出。我和王老师比较要好,我看得见她为了七年级的音乐课自费购买的音响。更是,总见得她,网购一堆学习用具,有钢笔,有中性笔,有文具袋,有记录本,有字帖,有直尺圆规,更有小型订书机,这些学生日常的学习用具,她每次一购买,便是五六百元。她在她的班级,实施小组积分赛,这些,便是她给获胜小组,准备的奖品。她也常常,购买励志书籍、经典名著,放在教室图书角,让学生们自行阅读。还买来绿萝,墙纸,贴画,将孩子们的教室,布置的漂亮异常。学校组织研学旅行,孟浩强同学,因为家庭条件,便没有报名,是王丽萍老师,默默的支付了他几百元的旅行费。是她,总觉得,乡村学生,留守儿童太多,于是努力将班级营造得像家,她带着学生打雪仗,踏青,她和学生们一起过中秋,端午,元旦,一个又一个的节日,让孩子们快乐而没有遗憾。她也常常用她手机,让学生与外地父母视频。母亲节,孩子们感动的泪水,都源于她提前让母亲写给孩子的信……

与王丽萍老师是一届特岗的仍坚守云台乡中的,还有王华老师。她和王丽萍一样瘦小,但却有刻进骨子里的坚强。她是渭南临渭区人,女儿半岁的时候,她就带来她的婆婆,驻扎在云台乡中。她带九年级物理,带七年级两个班地理,负责学校仪器室,还兼职着学校的党务干事。初代地理的她,每节课,没有五六个小时研究教材,根本是不敢进教室的。好在王华老师天生聪明,她的地理课,才那么生动有趣,孩子们都上的很是带劲。七年级的地理,更是平均分高出兄弟校十几分。比地理更让人称赞的,是她的物理。她坚持让学生们做实验,从实验中观察现象,从实验中得到结论。学校破旧的器材,总是让她一次又一次的改进,修补,才得以误差最小。学生就是这样,在她的引导下,取得了全县第二的优异成绩,她,也得以被评为县级优秀教师。她常常给我说:"婷婷,我看其他人都调走了,你像我一样,从不心慌。"我回答她:"娃都接来云台念幼儿园了,父母都跟着进农村了,心慌啥呢。"

物理和化学总是合卷参评的,为了理化取得更为优异的成绩,王华的搭班老师冯永妮,那可谓是,撸起袖子拼了命。偌大的实验室,除了王华,便是她。各种实验,光是试做,没个三五回合,又岂敢放心演示给学生。再看冯老师,婆婆住进医院,需要她照顾的时候,已经请假的她,却还坚持每天来学校,调着上完自己的课,才赶回去伺候婆婆,早上来,下午回,来回车费就得二十,这样一坚持,便是一个多月。好容易,冯老师的婆婆出院了,她自己却病倒了。于是,每天晚上挂着点滴,等那点滴打完,便是十一二点。云台乡中,就她一个化学老师,她是那样担心,毕业班缺少她,孩子们的化学成绩会下滑,她更是担心,理化综合,拖了王华老师后腿。于是,只得克服了一切困难,以学生为重,以学校为重。她和我是一届特岗,来学校八年了,带了八年毕业班,没完没了的补课,占用了她多少周末……

10届特岗,剩下王丽萍和王华。11届特岗,剩下我,冯永妮,景旦映,景老师,一直都是两个班的语文还有班主任。12届特岗,郑静,田小娟。郑静老师,从七年级开始,便追赶着兄弟学校的英语,差距十几分,到几分,到零点几分,这次全县二模考试,高出了四分,成了全县第一。田小娟老师,更是我们特岗中的考神,外号"考不到",不管是她的专业生物,还是她的兼职数学,都是年年拿的奖金,年年令人羡慕。

还有新来的,一届又一届特岗教师,他们的成长都是非常迅速和可喜的。那做了德育主任的孙小宁,还有做了教导干事的王凡,对待工作一丝不苟、任劳任怨,打破了我对九零后这代人的偏见。那么多,那么多特岗教师,我该如何一个一个,细细说给你听?怕是一年时间,一本书都陈述不完,倒不如你来云台乡中看看,也或者,你看看云台乡中中考、统考的成绩。

我知道,我必须承认,我们,没有拿过全县第一,但是,我相信,这样的日子不远了。我们有着如此奋进的团队,有些如此英明的领导,有着如此刻苦的孩子,我们的好日子,就要来了。我,我们,可都盼着那一天,也一直撸起袖子,做着新时代的追梦者。

云台乡中的特岗教师是我们云中学子的榜样,我虽没有鲜花献你,没有奖金发你,可我的骄傲,我的自豪,却都是这般得意忘形的。因为,我在我大好的青春年华里,遇见了你们这个砥砺奋进的团队,这么有幸的成为你们的排头兵,我这是上辈子做了多少好事才修来的福气。我遇见你,是我的福气;云中学子遇见你,是他们的命好,云台乡中遇见你,是她的运气好,我,我们,都倍感,三生有幸。

作者简介:薛婷婷,白水县云台初级中学副校长。热爱文学,喜欢用笔记录一切感动的瞬间。工作之余,写写教育感悟,生活之余写写散文。文章散见于《陕西教育》、《班主任之友》、《教师报》、《文化艺术报》等杂志,以及新锐散文、丝路新散文、四圣文学馆等文学平台。

往期推送:


1、不是因为文学名义,而是因为存活的温情(有关《过往》3)

2、郭学谦||阅读,让我们抵达幸福

3、郭学谦||期中考试后,写给女儿十二岁的生日

4、薛婷婷:文字,让生活富有诗意||有关《过往》9

5、重磅散文||林皋中学,那些不曾忘却的记忆碎片

6、姚斌强||云台乡中九零级往事

7、郭学谦||舌尖上的酸菜

8、薛婷婷||在云台乡中,一群人, 一个梦

9、郑影:记录过往,品味人生 ||有关《过往》11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