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白水的模样||紫藤花开

 一床书759 2021-02-03

许晴的一句“白水苹果,亿万人的口福”在央视广而告之的时候,陕西省白水县这个名字就在更多人心中打下了新的印记。

白水县位于渭河平原和陕北黄土高原的过渡地处,恰到好处的纬度和地理位置以及土壤环境为优质苹果的生长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白水苹果因其果实饱满,着色均匀,糖分含量适当;口感香脆,味道酸甜适中而被评为“中华名果”,获得“黄土高原上的明珠”的美名。“白水苹果”因此成为全国唯一的以县名注册的苹果商标,白水县被授予 “中国苹果之乡”的称号。虽然头顶殊荣,但是白水人并不满足于栽培已有的苹果品种,他们积极优化和创新苹果品种,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白水苹果试验站成功的培育出了拥有自主产权的苹果新品种“瑞阳”和“瑞雪”,丰富了白水苹果的种类,也为人们增添了新的“口福”。

当白水人远行他乡,向陌生人介绍自己和家乡的时候,总是自豪地说“额(我)斯(是)赔水(白水)人,就是许晴做苹果广告的那个县的,我们那里的苹果好吃滴很。”那一份自豪从眼光里流露出来,也洋溢在脸上的每一个皱纹里。

(图片来自网络

让白水人自豪的不仅仅是“苹果之乡”的称号,还有仓颉和仓颉庙。

仓颉庙位于白水县城北三十五公里的史官乡,成书与西汉末年的《春秋元命苞》记载仓颉“治百有一十载,都于阳武,终葬衙之利乡亭。”利乡亭,即今日之白水县史官镇。有传说仓颉出生于今白水县北塬镇阳武村,后来他曾经在今庙东一里的武庄村生活居住过,为了纪念仓颉,后人修建了仓颉庙,建筑年代无从考证,据《仓颉庙碑》据记载,汉延熹五年(162年)已颇具规模,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了。仓颉古庙内现有千年古柏48棵,列全国三大古庙古柏群之首;现存古碑18通,碑石《仓圣鸟迹书碑》上面所镌28个象形文字,传说是当年仓颉所造形象文字的原形。

传说是黄帝的史官,首创中华方块字,因而被誉为“造字圣人”、“中华字圣”,也留下了仓颉造字的传说。《春秋元命苞》记载:“仓帝史皇氏,名颉姓侯刚。龙颜侈哆,四目灵光。实有睿德,生而能书。及受河图绿字,于是穷天地之变化。仰观奎星圆曲之势,俯察龟文鸟羽山川,指掌而创文字。”关于仓颉造字的传说在汉代淮南王刘安著的《淮南子》有“昔者仓颉作书”、汉代史学家司马迁在《史记》一书中也说“造端更为,前始未有,若仓颌作为……是也。”历史传说有了文字的记载,有了实物的印证,有了源远流长的民间地域性的纪念活动,传说便有了史实的意味。

白水人把对仓颉及其造字功绩的敬仰,对文字和文化的尊重之情寄托与仓颉庙,体现在自汉代以来流传至今的纪念活动上。每年谷雨节四邻八乡的老百姓赶往仓颉庙,祭拜仓颉。这个活动源远流长,《淮南子》记载的“天雨粟,鬼夜啼”。传说仓颉造字成之日,举国欢腾,感动了上苍,上苍把谷子像雨一样哗哗地降下来,吓得鬼怪夜里啾啾地哭起来,庙会就被称为“谷雨节”。随着历史的发展和演变,早期偏重于祭祀活动的“谷雨节”已经演变为今天白水人弘扬仓颉文化、吟诗作画,书写楹联、比赛书法、走亲串友、商贸物资交流活动。“谷雨节,拜仓颉” 也由民间祭拜改为政府的祭拜组织祭拜,白水县每年主办一次,每五年由渭南市政府主办一次,每十年由陕西省政府主办一次。为纪念仓颉造字,教育部将“仓颉造字”纳入中小学课本,联合国将“谷雨”这天确定为“中文语言日”。

(图片来自网络

白水人的先祖除了仓颉造字,还出现了杜康造酒、雷公造碗,因而白水人傲娇的称自己的家乡是“圣故里”。

杜康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酿酒始祖”,历代典籍多有记载。传说杜康出生于白水县,在今白水县城北的十多公里的杜康镇杜康沟造酒,沟里有纪念杜康造酒的庙宇,庙宇边还有泉眼,传说当年杜康造酒用的就是这个泉眼出来的泉水。如今已经没有泉水,只有保留下来的泉眼依稀叙说遥远的年代杜康造酒之轶闻和数里之外的酒香。三国时期曹操的《短歌行》中“何以解忧,唯有杜康”杜康酒传华夏大地

雷公指雷祥,据说生活于黄帝时期,生于白水县城东的大雷公村(生卒年月无考)。能医善陶,擅长泥塑工艺制作,是中国陶器业之祖,他发明创造了“碗”。他既是中国医药学创始人之一,又是制陶业的先祖,多地窑神庙均供奉。雷祥去世后,葬于大雷公村东北处,墓地建有雷祥庙。

从古至今,许许多多的豪侠志士大碗喝酒,高唱“大风起兮云飞,威加海兮归故乡。”或者豪放的诗人吟诵“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抑或是送别故人时的“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都离不开杜康的酒,雷祥的陶器;而且,不论是酒,还是碗,从古至今已是寻常百姓生活的必需品了。从这个意义上来说,酿酒和陶器制作与仓颉造字一样深刻地影响着中国人和中国文化,再加上在白水槐沟河造纸的纸圣“蔡伦”白水县因此而称为“四圣故里”,也是名副其实,实至名归了。

(图片来自网络

当白水苹果被人们所熟知,并随着现代物流业的快速发展,以极其方便的方式到达千家万户的时候,白水豆腐也从乡村走向了城市,不仅以豆腐、豆腐干等形式出现在都市人的餐桌上,而且其系列产品和不同形式的精美包装,也成了馈赠佳品。

关于白水豆腐的来历,据说与西汉刘安的门客有关。刘安偶尔发现豆浆溅到石膏上就生成了白色膏状东西,比豆浆还好吃,就命门客拿了一些石膏碾碎,倒进了正在烧制的豆浆锅里,并不停搅拌,一会儿工夫,锅里凝结出了白糊状的东西,这就是最早的“豆腐”。后来,人们用大块的布把这些糊状的东西包裹起来,上面压上青石板,或者有一定重量的东西,把糊状东西里的水分挤出来,就像形成了一大块豆腐。

后来刘安起事失败自杀,一位门客为了活命,从淮南一路向北逃亡,最后落脚在了现在尧头村。白水一带素有种植大豆的习惯,门客为了谋生,就在家里建起了豆腐坊,做起了卖豆腐的生意,这样刘安制作豆腐的手艺就被保留和传承下来了。据白水县志记载唐贞观年间,同州刺史尉迟恭监筑白水县城时,曾用白水豆腐切成块,摆放模型。清朝梁善长编《白水县志》也有“白水产豆,俱可榨油做乳,俗谓豆腐。”

(图片来自网络

在历代制作豆腐师傅不断的实践和总结经验的过程中,白水豆腐以它的细、嫩、筋、豆味香浓、口感既绵又弹而著名。白水人吃豆腐的方法多种多样。豆腐单独吃、配菜吃、拌着吃、炒着吃、煮着吃,味道都各不相同,但非常鲜美。而有着豆腐村之称的尧头村才是品尝白水豆腐的首选之地。那里的厨师把白水豆腐的吃法做到了极致,摆满一大桌子的豆腐宴没有重样的做法,因而其豆腐宴名声大噪,不仅吸引了不少回乡的白水人去享用,也成了白水人款待远道而来的贵宾的选择。

(图片:雷村中心校张蕊提供)

除了苹果和豆腐,白水还有一道让人吃过之后爽快淋漓的汤。洛河从白水县域中间流过,白水人习惯把洛河以北说成分成“河北”,以南就被称为“河南”。“河北”的辣子汤是“河北”人的骄傲,就像白水人说本县出产白水苹果一样。

辣子汤本名“操就”,“操”在本地的方言的意思是用筷子夹着吃;“就”指的是吃馍等主食的时候,边吃菜,以菜化解主食的单调。这个名字含着辣子汤的两吃法:把馍泡在辣子汤里。“操着吃,或者边吃馍,边“就”着汤菜吃。

(图片:雷村中心校张蕊提供)

标准的辣子汤里有猪大肠、豆腐、凉粉,配以多种调料,表面一层红汪汪的辣子油,因而色红、味香下饭。“河南”人看到辣子汤上面的红油,就简单说是“操就”是辣子汤,这个名字多多少少减弱了“操就”的温婉与含义。如今,“河北”的辣子汤早已跨过洛河,在县城有了几家店铺,人们吃一碗热气腾腾的辣子汤,立马神清气爽,精神倍增,生活中所有不尽人意的事情都被这一碗辣子汤融化了。

(图片:放马薛枫提供)

(图片:放马薛枫提供)

(云台村跑马社火:同剑彬老师提供)

解决了温饱问题之后,白水人在日常的岁月静好中找到了展现生命力,释放生命激情的精神文化活动方式,或者说是娱乐方式,那就是社火。根据冯雷镇雷牙村专用以扮社火的红楼上所刻,翻修年代为“顺治九年”(1652)可知清初社火已在白水盛行。清末至民国时期,每逢春节或庙会,由一村独演或数村联合表演,社火规模愈来愈大。其表演形式有高跷、芯子、锣鼓、跑马、划船之类,迄今几无变化,但是表演的内容已经随着时代的变迁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民国中期以前多为《郭巨埋儿》《三娘教子》之类;“七﹒七”事变后,增添《抗战到底》等内容;建国后多是《大生产》《送子参军》《抗美援朝》《夫妻识字》等。

(图片:放马薛枫提供)

除了社火,鼓舞也是白水城乡逢年关必有的活动之一,几名鼓手在村头巷尾敲老鼓,老鼓的直径有足有八、九十公分,几个行家里手边敲边舞,名日敲跑。鼓槌火红的飘带在响过爆竹,弥漫着硫磺味道的寒风里舞动,铿锵的鼓声响彻整个村庄,村村如此,遍及全境。另有扇子鼓、对子鼓、小花鼓、十面锣鼓等,均附于社火、秧歌,不单独表演。热热闹闹的过年气氛鼓起了人们心中的生命激情,在岁末年首之际,人们以这种喧闹的方式抵消过去一年中种种不幸,并且祈祷和迎接来年的好运。

而“河北人”还有自己的秧歌,一种叫老秧歌,一种叫山秧歌,两者大同小异,均边扭边唱,伴有狮子、漂船、跑马等。

白水人发扬先祖敢为人先的精神,继承先祖的智慧和勤劳,在白水这块古老而年轻的土地上书写着新的华章。

这才是白水县的模样。

(文字:紫藤花开,一个爱白水的白水人。)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